共找到16條詞條名為中國法制史的結果 展開
中國法制史
中國法制史(第四版)曾憲義趙曉耕
《中國法制史》(第四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
作 者:曾憲義 趙曉耕
全書以歷史時序為經,以每一王朝的法律思想、立法概況、主要法律制度為緯,對作為中華法系代表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在具體編寫中,力求做到思想與制度相關,典籍與事例互證,重點與特點突出。全書約38萬字,分總論及15章,內容涉及自夏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中國法律歷史發展進程。本次修訂,對本書中某些觀點和內容、引文和文字等諸方面進行了修正、核實與改定,增加了延伸閱讀、相關案例、深度閱讀、練習題等欄目,並增加了許多圖片,進一步完善了本書的內容。
全書以歷史時序為經,以每一王朝的法律思想、立法概況、主要法律制度為緯,對作為中華法系代表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在具體編寫中,力求做到思想與制度相關,典籍與事例互證,重點與特點突出。全書約38萬字,分總論及15章,內容涉及自夏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中國法律歷史發展進程。本次修訂,對本書中某些觀點和內容、引文和文字等諸方面進行了修正、核實與改定,增加了延伸閱讀、相關案例、深度閱讀、練習題等欄目,並增加了許多圖片,進一步完善了本書的內容。
曾憲義,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律史專業博士學位點主持人和博土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主要學術成果:《新編中國法律史》、《中國法律制度研究史通覽》、《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通覽》、《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海峽兩岸關係中的法律問題研究》等。主要社會兼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博士后管委會法學與教育學專家組召集人等。
總論1
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13
第一節 中國法的起源13
第二節 夏代的法律制度16
第三節 商代的法律制度18
第二章 西周時期的法律制度27
第一節 西周時期法律思想的發展27
第二節 西周時期的主要法律形式及禮刑關係29
第三節 西周時期的刑法制度31
第四節 西周時期的民事法律制度34
第五節 西周時期的司法制度36
第三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律制度40
第一節 社會變遷與儒、法學派的主要法律思想40
第二節 春秋末期的“鑄刑鼎”事件43
第三節 戰國時期法律制度的發展及《法經》46
第四節 商鞅變法與秦國法制的發展48
第四章 秦代的法律制度51
第一節 統一後秦代法制發展概況51
第二節 秦代的行政法律規範54
第三節 秦代的刑事法律57
第四節 秦代的民事、經濟法律規範62
第五節 秦代的司法訴訟制度63
第五章 漢代的法律制度67
第一節 漢代法律指導思想的變化67
第二節 兩漢的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72
第三節 漢代的刑法制度及刑罰改革75
第四節 漢代的行政、民事、經濟制度82
第五節 漢代的司法制度85
第六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法律制度91
第一節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法制概況91
第二節 法律制度的主要發展變化95
第三節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司法制度101
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105
第一節 隋代法制概況105
第二節 唐代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108
第三節 《唐律疏議》的主要內容113
第四節 唐律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精神119
第五節 唐律的特點與歷史地位124
第六節 唐代的主要司法制度128
第八章 宋遼金元時期的法律制度136
第一節 宋代法律制度136
第二節 遼金兩代立法概況及法制特點151
第三節 元代法律制度152
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158
第一節 明代立法思想與立法概況158
第二節 明代法律內容的發展及其特點162
第三節 明代司法制度的發展變化178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184
第一節 清代立法概況184
第二節 清律的主要發展變化192
第三節 清代的司法訴訟制度201
第十一章 清末法律制度的變化208
第一節 清末法制變革概況208
第二節 清末變法修律的主要內容212
第三節 清末司法制度的變化223
第四節 變法修律的特點及影響227
第十二章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法律制度232
第一節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立法思想與主要立法活動232
第二節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司法制度241
第十三章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247
第一節 社會背景與立法概況247
第二節 北京政府的司法制度256
第十四章 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的法律制度261
第一節 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立法概況與“六法全書”體系261
第二節 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的主要法律內容265
第三節 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的司法制度279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義時期人民民主政權的法律制度284
第一節 工農民主政權的法律制度284
第二節 抗日民主政權的法律制度293
第三節 解放區人民民主政權法律制度307
參考書目317
後記318
《中國法制史》自2009年第三次修訂出版以來,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和支持。同時,我們也得到了一些建設性的修訂意見和建議。
為了更好地服務讀者,增強本書的可讀性、知識性和實用性,藉此修訂之機,我們根據出版社以及專家和讀者的建議,在基本保持第三版教材體例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了部分的刪改和增補,對本書中的某些觀點和有爭議的用詞進行了修訂,對引文和文字進行了進一步的校對充實、完善了本書內容。
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刪除了章前的“本章導讀”和“關鍵術語”,增設了“本章重點知識”,引導讀者把握該章重點知識;正文中,增設了“延伸閱讀”和“相關案例”,增加了一些與內容相關的圖片,以使讀者能更加準確、直觀地理解教材的內容;每章結尾,增設“深度閱讀”,為讀者推薦了進一步閱讀的書目;章末的“問題與思考”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思考題,該部分以本章重點難點為主,提出了一些問題;二是練習題,題型為選擇題,該部分包含了歷年司法考試中的中國法制史試題和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增強了本教材的實用性。另外,在對教材進行修訂的同時,我們還製作了與教材配套使用的網路教學輔助資源,以適應新時期教學模式的發展,歡迎廣大讀者使用並提出意見。
本次修訂由主編趙曉耕教授負責統稿和審訂完成;中國人民大學法律史博士研究生段俊傑、胡雯姬以及碩士研究生張潔、李思巧、賈寶國協助完成了相關具體編輯事項。
由於水平所限,疏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在使用教材的同時,繼續給予我們批評指正,為本書質量的不斷提高提供幫助,以使本書不負廣大讀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