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1994年發行專輯

《迷》1994年4月,王菲發行的首張國語大碟,共收錄10首歌曲,由楊明煌擔任製作人。此張專輯發行第二周便登上台灣金曲龍虎榜國語銷量榜冠軍,並在前十名停留14周。主打歌《我願意》被眾多歌手翻唱,是被翻唱成最多外國語言的中文歌曲。該專輯台灣累計銷量突破80萬,上半年以45萬的銷量成為女歌手銷量冠軍,亞洲累計銷量突破200萬張。

專輯背景


1994是王菲的音樂處處開花的一年,年底創下紀錄的首次個人演唱會,無數的獎項,93年時時而聽聞的天后稱號不但在這一年牢固地確立了下來,還從香港走向了整個華語界。其中第一張正式專輯《迷》當然功不可沒。藝人發普通話專輯往往遵循用台灣創作班子的傳統,王菲的《迷》也將製作人換為後來不幸車禍身亡的楊明煌。這和94年王菲國粵語專輯曲風相離是有關係的。
《軟弱》改編自英國Everything but the Girl的《The road》。

專輯曲目


01,我願意(管弦樂版)
02,執迷不悔
03,變幻的世界在轉
04,軟弱
05,我願意(弦樂版)
06,沉醉
07,冷戰
08,心太野
09,只願為你守著約
10,只有我自己

專輯賞析


《迷》很少會是我聽王菲時的第一選擇,儘管其音樂已經超越別人許多了。兩個版本的《我願意》被奉為經典。沒興緻的時候我一句都聽不進去,但投入地聽這首歌時,時光都好似停滯了。整顆心隨著樂曲自然地舒張驛動。王菲忽強忽弱的嗓音容易讓人想到Dolars O'ridon,不過王菲還多了一分中式的柔情,音符的傳遞之間也多了一層潤滑的感覺。接下來的《執迷不悔》雖是舊作,卻換上了新的編配,錄音也重新來過,王菲唱得更為冷靜堅強。《軟弱》是很慢熱的作品,有很多人喜歡,也有很多人半點感覺都沒有。憂鬱的saxphone伴著王菲冷冷的嗓音,深夜裡聽舒服極了。王菲從《迷》開始的大部分音樂都是屬於夜晚的。寂靜的黑夜,不開燈的房間,窗外吹來習習涼風,又沒太多雜念,王菲的音樂就成了我的好伴侶。《迷》如此,《菲靡靡之音》如此,《天空》更如此。
冷過一頭熱度急升,《沉醉》未必深得人心,在我眼裡卻勝過97年曖昧的《悶》,相比更加有搖滾的味道,爽快淋漓。相信每一張專輯都會有歌曲被聽者錯過,《只願為你守著約》就是這樣一首。記得某年聽台灣中廣一檔節目問某歌手她最有感觸的一首歌時,不暇思索,“王靖雯的《只願為你守著約》”脫口而出,“她的演唱無懈可擊。”每次聽這首慢熱之作總要培養出比聽《我願意》更難得的氛圍,一旦入圍,就深深為之折服,不覺得會輸給讓我感到相似的《矜持》。如此簡略的介紹《迷》這樣一張耐聽的專輯甚至有放不下心的感覺。或許,《迷》,更多的就得靠自己去身心體會,自己用情感去解析。

獲獎記錄


▪1994 第二屆新加坡金曲獎年度最佳專輯獎迷(獲獎)
▪1994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專輯迷(獲獎)
▪1994 香港商業電台“叱咤樂壇流行榜”叱吒十大專業推介我願意(獲獎)
▪1994 香港商業電台“叱咤樂壇流行榜”全年播放次數第二名原創歌曲我願意(獲獎)
▪1994 第一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中文金曲 我願意、天空(獲獎)
▪1994 第十七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十大中文金曲冷戰(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