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春鑼

萍鄉春鑼

萍鄉春鑼是流傳在江西萍鄉一帶的由報春演變來的一種傳統曲藝形式,廣泛流傳在萍鄉市及周邊地區,運用萍鄉方言、兼有說唱的一種民間曲藝。萍鄉春鑼的起源目前還沒有在歷史文獻中找到確切記載。從傳統春鑼唱本內容來推測,春鑼在萍鄉的演唱流傳在清朝中葉就已出現。

傳統的萍鄉春鑼,由一個人表演,演唱者身披一黃色綢緞或布袋,將一面直徑約200公分的小鼓系在左腹部,鼓邊掛一同樣大小的小銅鑼,左手持鼓簽,右手持鑼槌,敲打出曲首的過門和段落之間的間奏音樂。以說唱為主,表演為輔。

2008年6月7日,江西省萍鄉市申報的“萍鄉春鑼“”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類名錄。

遺產序號:756Ⅴ-63。

歷史淵源


萍鄉春鑼
萍鄉春鑼
萍鄉春鑼的起源,春鑼產生於春天,早先的農民對季節變化模糊不清,為不延誤農民播種,每年春季,朝廷就派人到鄉間鳴鑼告示,提醒農民耕種。隨著日曆的普及,春鑼已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成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流傳至今。
春鑼的一般認為由民間“報春”演變而來。舊時曆書未普及,報春人就身背鑼鼓,把二十四個節氣編成歌,挨門串戶提醒人們及時播種。曆書普及后,春鑼逐漸演變成祝賀新年、傳吉報喜、說唱人物故事的一種曲藝形式。藝人的流動演唱還把春鑼傳到了宜春、萬載和湖南醴陵、瀏陽等地。
1956年,春鑼藝人榮孝善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首屆民間藝術節上表演,開創了春鑼登大雅之堂的先例。1998年、2002年,作為江西惟一的代表曲種,萍鄉春鑼先後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和北京長安大戲院參加了第三、四屆中國曲藝節。春鑼儼然成為萍鄉的一張“文化名片”。從單人唱發展到兩人或多人唱,單純的鑼鼓伴奏到增加二胡、琵琶、嗩吶等樂器伴奏,萍鄉春鑼從內容到形式都進行了創新。但沒有專項經費,缺乏活動場地、設施,專業創作人員和演出人才青黃不接,這也是春鑼這一民間珍品當前的現狀
春鑼在萍鄉有近200年的歷史。因為當時的農民對季節變化模糊不清,為了不耽誤農民播種春耕,朝廷每年春季就派員到鄉間地頭鳴鑼告示,動員農民耕作。隨著日曆的出現和普及,春鑼失去了存在的實際意義。於是,從解放前開始,每年的正月一些略懂說唱藝術的民間藝人就以手裡敲著鑼鼓、口裡用萍鄉方言唱讚歌的形式走村串戶,以求得主人賞賜的少許錢幣。春鑼,當時成為了窮人謀生的一種手段。
新中國成立后,萍鄉一批民間說唱藝術的活躍分子將萍鄉春鑼進行藝術加工,在唱腔上作了較大的修改。在50年代,當地著名的鄉間藝人榮某將萍鄉春鑼敲到了北京天安門,唱進了人民大會堂。為了提高萍鄉春鑼的藝術品味,萍鄉市採茶戲團原副團長雍開全將清唱的萍鄉春鑼進行了配曲,在唱腔上將萍鄉採茶戲的反情調融合在萍鄉春鑼里。克服了該曲種原先唱腔低調,吐字不清等弱點和缺陷,使表演者的唱腔時而低沉、時而高亢;克服了原先樂器單一,一個人獨自“作戰”的局面,使一些大型的樂器也為這門獨特的說唱藝術服務。
春鑼用萍鄉方言演唱,它的基本唱法是七字句,有時為了增加節奏的變化,它也採取戲曲中的垛板滾唱,這些音調與萍鄉方言結合很緊,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相傳一般藝人唯獨不大敢進中藥鋪,儘管店主報酬豐厚,那數以百計的中藥名稱往往令藝人們怯而止步,望著這令人唾涎的豐厚償賜而不敢問津,誠然也有敢吃這個肥?的“大師”,只不過是鳳毛麟角罷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新文藝工作者對萍鄉春鑼進行了一些改革和發展,一方面將傳統曲目作一些必要的整理加工,另一方面創作了一些新曲目,供藝人們演唱之用。同時,千方百計在唱腔上進行加工、潤色,並增加了二胡、三弦、琵琶等絲弦樂器伴奏,使其音樂色彩更豐富,還把它搬上了舞台。在演唱形式上,原只由一人演唱又發展出對口春鑼、群口春鑼以及春鑼表演唱等。在演出場合上也由過去比較單純的拜年、賀春發展到凡娶親、嫁女、參軍、升學、起屋、做壽酒、治喪以及逢年過節等紅白喜事,都請藝人進行演唱。

表現形式


萍鄉春鑼表演隊參加比賽
萍鄉春鑼表演隊參加比賽
它以明快的節奏、詼諧的語言和簡便靈活的演唱形式而深受當地群眾的歡迎。演唱者身披一黃色綢或布袋,將一面直徑約200公分的小鼓系在左腹部,鼓邊掛一同樣大小的小銅鑼,左手持鼓簽,右手持鑼槌,敲打出“咚咚咚嗆|咚咚咚嗆|咚嗆咚嗆|咚咚咚嗆”的節奏,作為曲首的過門和段落之間的間奏音樂。
傳統春鑼演唱的最大特徵是“見贊”;三皇五帝、文武百官、九流三教、平民百姓、男女老少,見人贊人;煙茶酒果、綢緞絲棉、竹禾藥材、桌椅搖籃,見物贊物;起屋造船、修橋補路、蒸酒熬糖、紡紗織布,見事贊事。一個才藝高超的老藝人,往往記下了數以百計的小段子,對人對物對事都能應對如流。

主要特點


採用萍鄉當地的方言,走村串戶,經過改良,克服了樂器單一、獨人演出的缺點,成為獨特的地方說唱藝
術。紅綢系小鼓,鼓邊掛小鑼,左手持鼓簽,右手拿鑼槌,一邊敲來一邊唱。這便是為萍鄉人喜愛的春鑼。
在腰部用紅綢系一面直徑約15厘米的小鼓和一面比小鼓更大的鑼作為表演樂器,採用站唱或走唱的形式。曲詞生動流暢、通俗易懂,演唱常用誇張手法。

表演特色


表演形式

萍鄉春鑼
萍鄉春鑼
春鑼由一人演唱,演唱者用紅綢系一面直徑為15公分的小鼓,鼓邊掛一面小鑼,左手持鼓簽,右手持鑼槌。在演唱之前或間歇之中,演唱者揮動鼓簽、鑼槌,敲打出|倉冬冬倉|倉冬冬倉|倉冬冬倉冬冬倉冬冬倉的鑼鼓節奏,然後左手用鼓簽擊鼓沿為板,開始演唱。

演唱方法

春鑼用萍鄉方言演唱。曲詞多屬於詠贊體,都是一事一贊的小段子,即見事贊事、見物贊物、見人贊人。這些贊語上及三皇五帝、忠臣良將,下至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各有曲詞。老藝人多能背誦上百段的春鑼曲詞。過去常演唱的有《贊炭棚》、《贊茶》、《贊五穀》、《贊新店開張》、《贊新婚大喜》等。曲詞語言通俗流暢,生動形象,演唱常用誇張手法。曲詞句數不拘,一般是兩句一韻,有時也四句、八句一韻,換韻靈活。

表演曲目


傳統的春鑼曲目,多為短篇,小段,除《大春頭》、《小春頭》屬中篇外,近代春鑼藝人開始演唱《香山記》、《許真君斬孽龍》之類的中篇故事,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安源工人中流傳的春鑼曲目《勞工記》應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文藝(曲藝曲目)創作的開篇之作。已發行了5萬多張。
傳統的萍鄉春鑼多演唱短篇曲目,如《贊春》《贊酒》《進門》《喝茶》《貼圖》《送春》等。至近代,萍鄉春鑼藝人才開始演唱《八仙過海》《桃園三結義》《許真君斬孽龍》等中長篇的歷史和神話傳說故事。

傳承意義


萍鄉春鑼是中國曲壇的一朵奇葩。用萍鄉方言詠唱極具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的春鑼,似說似唱,其明快的節奏、活潑的語言和靈活的表演形式,是吸引觀眾的制勝法寶。曲詞多屬詠贊體,一事一贊,上至三皇五帝、忠臣良將,下至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各有曲詞。

傳承保護


萍鄉春鑼曾於1998年代表江西省參加在內蒙古舉行的中國第三屆曲藝節;2002年萍鄉春鑼又一次代表江西省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第四屆曲藝節,進入了著名的長安大劇院表演。幾年前,因為市民們對萍鄉春鑼頗為喜愛,有關部門第一次將萍鄉春鑼錄製成磁帶推廣,不到幾天就被市民搶購一空。當時在萍鄉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春鑼聲,由此可知民眾對萍鄉春鑼的喜愛程度。
人稱春鑼大王的雍開全說,萍鄉春鑼在春天產生,屬於民間曲種,是一種典型的說唱藝術,它用萍鄉方言歌唱黨的豐功偉績、歌唱祖國的繁榮昌盛、歌唱人民的幸福生活,內容積極向上,唱腔和音調振奮人心,極具鄉土氣息和地方藝術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民間藝術瑰寶。
雍開全(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萍鄉春鑼是萍鄉的“土特產”,萍鄉春鑼缺少專業人員進行挖掘和創新、研究和發展,專業的創作人員和專業的說唱表演人員為數不多,已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面。長此以往,這一藝術珍品極有可能流失。此種現象希望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並對萍鄉春鑼藝術進行扶持,培養專業人才,將民間藝術珍寶發揚光大!
萍鄉春鑼的起源,還沒有發現歷史文獻中的確切記載,從南唐後主李煜書寫桃符以志迎春,到明大祖朱元璋倡導百姓貼春聯以慶迎新春。雖然涉及到迎春接福的主旨,但是不是與萍鄉春鑼有緣則無法斷定。根據萍鄉春鑼傳統唱本中的敘述和民間傳說,萍鄉春鑼起源有三種說法,一是“報春”說。二是“迎春接福”說。三是“周吳”二姓說。
民間相傳較多的是由“報春”演變而來。舊時,每逢春節過後,報春人身背鑼鼓,挨門串戶去告訴人們當年的農事季節,提醒人們及時播種耕田。隨著時代向前推進,曆書逐漸普及,春鑼的演唱內容開始改變,成為向人們祝賀新年,傳吉報喜,並逐步發展到說唱人物故事的一種曲藝形式。同時,由於藝人的流動演唱,春鑼也由萍鄉的市區、農村而流傳到宜春、萬載等縣和鄰近萍鄉的湖南醴陵、瀏陽等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春鑼藝人和業餘演員進行了一些改革嘗試,創造了集體演唱的形式,增加了伴奏樂器和舞蹈動作。同時編寫了許多新曲詞,讚美英雄模範人物,諷刺批判人民內部的舊思想、舊習俗,使萍鄉春鑼得到了新的發展。
為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保護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引導學生了解家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文化觀、藝術觀,落實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江西省萍師附小在萍鄉市群藝館民間藝術專家的指導下,聘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萍鄉春鑼)傳承人宋華鏗、雍開全老師為學校客座老師對學生進行授課。學校從開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萍鄉春鑼)進課堂入手,通過科研課題研究、校本教材編寫、非遺文化展覽、傳承人才培養等方式,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傳承現狀


萍鄉春鑼
萍鄉春鑼
春鑼極具鄉土氣息和地方藝術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江西省傳統民間藝術魅寶。春鑼曾於1998年代表江西省參加在內蒙古舉行的中國第三屆曲藝節;2002年又一次代表江西省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第四界曲藝節。幾年前,有關部門第一次將萍鄉春鑼錄製成磁帶推廣,受到市民們的熱烈歡迎。
這玩意從小看到大,還真是喜聞樂見啊!不過學這個的人已經不多了。希望此玩意能申請下來以後,能有更多的人從事這個曲藝工作。
2005年,萍鄉市啟動申報“萍鄉春鑼”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008年,萍鄉春鑼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類名錄。

曲藝價值


文化藝術價值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文明古國,各個民族,幾乎都有屬於自己的以口頭語言進行“說唱”的表演藝術形式,曲藝遺產十分豐富。萍鄉春鑼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創造而形成的民間表演藝術。它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作為一種獨具特色表演藝術形式,幾百年來,萍鄉春鑼薪火相傳。
美學價值
旅遊資源之所以具有吸引旅遊者的功能,其重要原因就在於它自身具有美的魅力。萍鄉春鑼作為一種民俗旅遊資源,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內涵,各種形式的美都能從中體現。萍鄉春鑼有一人演唱,演唱者用紅綢系一面小鼓,鼓邊掛一面小鑼,左手持鼓簽,右手持鼓錘敲擊節奏演唱,演唱內容健康向上,唱腔清脆,音調高亢,感染力極強,觀賞者在欣賞演唱的過程中能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榮譽表彰


1986年,雍開全演唱《巧媳婦撮合老鴛鴦》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新曲(書)目比賽,首次獲得國家級獎項。
1997年,萍鄉春鑼《報春》參加全國第四屆殘疾人會演,獲文化部、廣電部等幾部委頒發的創作獎。
2006年至2013年,雍開全主演《勸廉歌》《將軍回鄉》《法中有情》《養老歌》等多次參加中國曲藝節、中國中部六省曲藝大賽、全國曲藝書會、全國曲藝邀請賽等全國性賽事均獲佳績,多次參加江西省藝術節及省級各類文藝調演榮獲一、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