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文醫學堂

上海德文醫學堂

上海德文醫學堂創建於1907年,創建人為德國海軍隨艦醫生埃里希·寶隆。1908年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17年遷離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原址改由華人接辦,先後更名為同濟醫工學校和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1923年升格為同濟大學。1927年更名為國立同濟大學,1950年定名為同濟大學。

1951年原同濟大學醫學院由上海遷至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併,更名為中南同濟醫學院。1955年更名為武漢醫學院。1985年改名為”同濟醫科大學“。2000年與華中理工大學等校合併組建華中科技大學,定名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1917年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原址和校產被上海法租界當局沒收。1918年中法兩國政府開始協商在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原址共同辦校。1920年改建為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后歷經中法國立工學院、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械製造學校、上海機械製造學校、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等階段,1996年與華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上海理工大學,徠原址成為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

學堂創辦


德文醫學堂原址
德文醫學堂原址
醫學堂建立時定名為上海德文醫學堂,成立了董事會。董事會由18人組成,主要成員有:三個德醫公會元老:寶隆、福沙伯、福爾克爾;三名德國商人:萊姆克、米歇勞和賴納;兩名中國紳商:朱葆三(滬軍都督府財政部長及上海商務會會長,大買辦)、虞洽卿(荷蘭銀行買辦);總領事館的副領事弗賴海爾·馮·呂特等。寶隆被推選為董事會總監督(董事長)兼學堂首任總理(校長),全面負責學堂工作。校址設在同濟醫院對面的白克路(今上海鳳陽路)。1907年10月1日醫學堂舉行了開學典禮。1908年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因增設工科,校名改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

學堂原址


1916年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校園平面圖
1916年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校園平面圖
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以及中法國立工學院原址位於上海市徐匯區復興中路1175號的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源於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醫生埃里希·寶隆(Erich Paulun)1907年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工學堂。該校地處當時“新法租界”中心,最初的校名為“上海德文醫學堂”(德文名為Deutsche Medizinschule für Chinesen in Shanghai),1908年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德文名為 Deutsche Medizinschule)。1912年6月,學校新辦工科學堂,校名也隨即更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並先後開設機電科、土木科和機師科。埃里希。寶隆醫生(Erich Poulon)、福沙伯博士(Von Schab)曾先後擔任校長。
上海德文醫學堂
上海德文醫學堂
上海德文醫學堂
上海德文醫學堂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凡爾賽和約》的相關規定,德國在上海法租界內的學校財產交還中、法兩國政府,中、法開始協商在“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原址共同辦校。1920年,中、法兩國政府將原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改建為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法文名稱為“Institut Franco-Chinois d’Industrie et de Commerce”),直譯為“中法工商學院”,意蘊“通”商、“惠”工,性質為“中法兩國政府的合作事業”,目的為“造就實業界有用之人才”。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於1921年3月10日正式開學,學校設工、商兩科,工科下設土木工程科和機械電氣科,各科課程悉仿法國以法文教授;學校一切設備(如實驗工廠設備、教學儀器、圖書等),亦依歐制頗臻完善;畢業學生除由中政府擇優錄用外,有志深造者還可派到法國或比利時的高等理工大學進一步深造。辦學經費由中法兩國政府平均分擔,並設中法校長各1人,中方校長由中國政府任命,法方校長由法國政府任命;中法教師人數相等,職員則全部為中國人。隨後經歷了中法國立工業專門學校(1923年—1929年)、中法國立工業專科學校(1929年—1931年)和中法國立工學院(1931年—1940年)等階段。法國人梅鵬(Charles B. Maybon)、薛藩(Henri Civet),中國人張保熙(留學比利時)、朱炎(留學比利時)、褚民誼(留學日本及法國)等先後擔任法、中方校長一職。中法國立工學院(法文名為Institut Technique Franco-Chinois de Shanghai)時期,學校院系和課程的設置按工業大學的要求和標準,設機械電機系和土木工程系,另設附屬高級中學、法文補習班。1940年6月30日起,中法國立工學院停辦。1940年秋,由中法兩國政府派人員組成“中法國立工學院院產保管委員會”,負責保管學校財產。工學院關閉后,其校舍或工廠一部分被中法大學藥學專修科、法國在滬企業、法童實業學校等相關單位借用。1943年8月汪偽政權收回法租界后,工學院課堂大樓及學生宿舍成為法軍臨時兵營。1943年秋,為確保中法共有財產不落入敵偽手中,中法國立工學院校友自發成立“校友會復校運動委員會”,並創辦“私立中法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以承接之,其經費由中法教育基金委員會和社會熱心人士資助,教職員多為前工學院教員,原中法工學院數學教師林治平任校長。1945年初,林治平病逝,由原工學院校友陳廷驤繼任中法高工校長。抗戰勝利后,中國政府接收中法聯合辦校的校舍和設備以及中法高工(包括機械、電機、土木3個班),並將重慶的國立高級機械職業學校遷滬併入,主導成立“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具有赴法勤工儉學經歷的夏述虞被任命為國立高機首任校長。
解放前,學校始終注重實科教育,強調善事利器,時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曾為學校題詞:“因物致用”;時任國民政府內政部部長的黃紹竑更讚譽為:“有棟樑氣”。解放后,學校幾經易名和發展,先後經歷“華東工業部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械製造學校”、“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上海機械製造學校”等階段,1983年升格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學校和華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為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