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醫學院

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上海創辦“德文醫學堂”,是同濟大學的前身,也是同濟醫學專業的開端。20世紀50年代,在全國高等學校院系布局調整中,醫學院整體遷出至武漢,但同濟人醫學情結至深,歷經百年滄桑后,同濟大學在新世紀之初重建醫學。2000年4月,同濟大學與原上海鐵道大學合併,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恢復設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經過快速發展,同濟大學醫學學科的整體水平已躋身全國醫學院校前10%。

學院介紹


同濟德文醫學堂
同濟德文醫學堂
同濟大學醫學院由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等院系及同濟大學醫院管理處所組成。現有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附屬同濟醫院、附屬東方醫院、附屬肺科醫院和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等5家三級甲等附屬醫院,總床位數5000餘張。擁有1個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心臟疾病基礎研究方向),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胸外科、消化內科、產科、職業病科、呼吸科、中醫科、急診醫學和臨床護理專業),以及一批上海市重點學(專)科和臨床醫學中心。此外,同濟大學附屬楊浦中心醫院(籌),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復醫院(籌)等兩家醫院已經掛牌。
醫學院現有臨床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兩大一級學科博士點,建有博士后流動站2個,同時是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此外還擁有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藥學等一級學科等碩士點5個和製藥專業碩士點。主要承擔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MBBS國際留學生和研究生培養。醫學院走精品發展之路,每年招收臨床醫學本科生150名(包括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MBBS國際留學生班30名以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約400名。
醫學院及附屬醫院現有教師系列高級職稱的在職人員共271名,博士生導師143名。擁有中科院院士1人、中組部3人、973計劃和重大科研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4人(5項)、一個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和多名長江學者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建有以課題組長(PI)為核心的新型學術管理體制,引進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聚焦“幹細胞”、“免疫學”、“腫瘤”、“老年病”和“中醫”五大領域開展轉化醫學研究。尤其是在“幹細胞/再生醫學”領域獲得國家973和重大專項多項資助,建有國家(華東)幹細胞庫和中美幹細胞研究中心。2012年醫學院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9項,各類科研經費近2億。近年來先後在《Science》、《NatureImmunology》、《AmJHumGenet》等刊物上發表多篇重要學術論文,獲得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牡丹獎、中華醫學科技成果一等獎等在內的一批科研成果。
同濟—二軍大醫學合作
同濟—二軍大醫學合作
醫學院建立了以“5+3”卓越醫師培養為主體、以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為突破的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秉承精英化醫學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同濟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理工文法實力雄厚的特點,突出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強化“知識、能力、人格”全面發展,注重崇高職業素養、寬厚基礎知識和紮實專業技能的培養。利用長期對外合作辦學的優勢,與海內外多所著名的醫學院校簽訂長期合作交流協議,吸引、選拔大批優秀學生開展校際交流,努力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醫學專業人才。

歷史沿革


前身史略
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上海創辦了“德文醫學堂”至今已逾百年歷史,曾經培養出裘法祖院士、吳孟超院士等一代著名醫學家,並被譽為“醫生的搖籃”。
現同濟大學醫學院
現同濟大學醫學院
1908年,“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
1912年,醫正科三級學生張近樞、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國大學醫科考試規則參加學堂的第一次畢業考試,均順利通過,如期畢業。他們是同濟歷史上的第一屆畢業生。
1924年5月20日北洋政府教育部下達第120號訓令,批准同濟醫科為大學。從此以後,5月20日定為校慶日。
1927年8月,由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為國立同濟大學,原醫、工兩科分別更名為醫學院、工學院。
20世紀50年代,在全國高等學校院系布局調整中,同濟大學醫學院整體遷往武漢,使得同濟大學在較長時間沒有醫學專業。1955年8月,中南同濟醫學院更名為武漢醫學院。1985年7月,武漢醫學院又改名同濟醫科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但同濟人的醫學情結至深,一直為再開醫學專業作不懈的努力。
今日輝煌
2000年4月,與原上海鐵道大學合併,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成立於1958年 )的基礎上成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成為同濟大學重點建設的學科。短短十餘載,臨床醫學作為同濟大學的重點建設和發展學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2001年,醫學院設立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
2002年,同濟大學列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03年,為提高醫學教育質量,學校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專業建設,投資億元的醫學大樓在校本部建成,積極改善辦學條件。
2005年,醫學院開始在長學制學生中實施本科階段導師制。
2006年,醫學院啟動醫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計劃。
2007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評價優秀。
2009年,醫學與生命科學實驗教學樓投入使用。並相繼建立醫學模擬教學中心和臨床技能考試中心,組建標準化病人隊伍用於學生技能訓練。學院全面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2010年,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醫學院著手設計臨床醫學專業“5+3”人才培養模式;在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的帶動下,在校內通過“試點班”的形式啟動“卓越醫師培養計劃”,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同年,醫學院在各個附屬醫院建設“轉化醫學研究中心”,為創新人才培養搭建平台。2010年起,醫學院充分利用同濟大學國際合作平台,與歐美多所大學的醫學院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拓展了國際合作培養醫學生的資源。每年20-30%的醫學生有海外臨床實習和科研實習的機會;與美國聯合培養MD/PhD,與英國聯合培養MD/Msc,聯合培養PhD。
2011年,獲得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及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
2012年,醫學院全面啟動臨床醫學五年制、七年制專業課程改革舉措。國家級臨床綜合實訓中心建設項目教育部立項。獲得進行“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2013年,成為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成為國家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臨床技能實訓教學中心);停止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招生,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點為契機招收臨床醫學專業(貫通培養項目);同濟大學攜手全科醫學教育在美排名前列的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全面合作,成立中美合作“全科醫學系”。
2014年,成立中美合作的康復治療學系,招生康復治療學專業(物理治療);實施全覆蓋的“卓越醫苗計劃”,探索“科教協同,醫學生三級科創”體系。
2015年,臨床醫學專業開始“5+3”一體化招生,實現了所有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納入本研一體化培養體系;啟動全英文授課教師資格認證工作,保障學院課程英語授課質量。
2016年,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點”的貫通培養學生推出雙導師制,探索“全程導師、早期科研、貫穿訓練、嚴格標準”培養體系。 
2020年,同濟大學作為全國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高校,增列基礎醫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1月12日,同濟大學醫學院呼吸病研究所揭牌成立。 
2021年2月25日,上海市母胎醫學重點實驗室在我校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東院揭牌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臨床醫學(貫通培養)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醫學職業素養,具有紮實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的臨床專業技能,能夠引領學科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國際化的拔尖醫學人才。前五年達到臨床醫學本科階段培養要求,經過貫通培養達到醫學博士要求。 
學院秉承“精英教育”,通過“分段要求、貫通培養、堅持標準、合理分流”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有社會責任感,未來有能力解決疑難問題,能夠引領學科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國際化的拔尖創新醫學人才。經過5年的臨床本科學習,通過階段性考核、綜合考核、科研考核及導師錄取等環節后,通過直博的方式進入后階段培養。通過貫通式培養過程和達到嚴格的臨床醫學博士學位畢業標準后,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臨床醫學(“5+3”一體化)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醫學職業素養,具有紮實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的臨床專業技能,適應國家衛生髮展和人民群眾醫學衛生需要,現代醫學模式和醫學科學創新發展需要的高級臨床醫學人才。臨床醫學專業“5+3”培養,即5年制臨床醫學本科階段合格者直接進入本校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有機銜接的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階段。
康復治療學
康復治療學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有能力提供優質的康復治療服務,具有國際視野並引領康復治療學專業發展的高級康復治療師。同濟大學目前已與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及上海市陽光康復中心正式合作,共建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復醫院。同時依託學校的教學基礎和科研成果,聯合第十人民醫院、同濟醫院、東方醫院、肺科醫院、第一婦嬰保健院、楊浦醫院等附屬醫院優質的教學資源,培養康復治療學專業人才。 
護理學
護理學是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為基礎的研究維護、促進、恢復人類健康的護理理論、知識、技能及其發展規律的綜合性應用科學。秉承“精誠濟世,明道致遠”辦學理念和“精英教育”人才培養定位,護理學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社會責任感和專業素養;紮實的護理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未來發展成為兼備“五術”綜合素養和能力,能夠解決臨床疑難問題、引領護理學科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卓越護理人才。
醫療機構
同濟大學醫學院有基礎醫學院、護理系、生物醫學工程與納米科學研究院、8家附屬醫院、6家附屬醫院(籌) 以及20餘家教學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習基地,臨床教學資源豐富,附屬醫院總床位數12000餘張。醫學院擁有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胸外科、消化內科、產科、職業病科、呼吸科、中醫科、急診醫學和臨床護理專業),和一批上海市重點學(專)科和臨床醫學中心。 
附屬醫院
根據同濟大學醫學院官網,8家附屬醫院名單如下 :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上海市同濟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上海市東方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 (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復醫院(上海市養志康復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上海市皮膚病醫院)
附屬醫院(籌)
根據同濟大學醫學院官網,6家附屬醫院(籌)名單如下 :
同濟大學附屬天佑醫院(籌)(上海天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籌)(上海市浦東新區精神衛生中心)
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籌)(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康復醫院(籌)(上海市第一康復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籌)(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籌)(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

人才培養

教學理念
依據同濟大學“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培養目標,醫學院把建立教學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突出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國際化合作教育作為貫穿醫學院教育思想觀念的主線。
1、建立教學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在同濟大學“本科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框架下,參考和汲取現代質量管理的內涵和技術,醫學院逐漸建立了具有醫學教育特點的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並且在逐步細化相應的質量標準。醫學教育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把質量管理的理念和技術用於教學工作的過程(環節)管理、目標管理;用於師資隊伍建設、青年教師培養,教學管理制度和崗位職責、課程體系建設和課程質量優化、教學質量督導和監控等方面。
2、突出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
醫學教育的關鍵是培養能夠服務於社會、掌握臨床實踐技能、能夠體恤患者病痛、具有人文服務技能的有用人才。醫學院在教育思想觀念上統一認識,明確了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制訂了嚴格的臨床見習與實習的管理制度,定期組織見習和實習帶教教師的培訓,建立了以臨床操作技能為內容的“醫學院臨床模擬教學中心”;建立了以客觀化多站式考試(OSCE)和標準化病例(SP)為特點的臨床實踐技能考核體系;增加了醫學人文教育實踐和對現代精神衛生問題識別和處理能力的培訓,增加了醫患溝通技巧培訓。
3、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醫學院具有良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基礎。醫學院已經接連舉辦了12屆旨在鼓勵學生動手參與各種科研活動的“大學生學術節”;舉辦了以指導學生髮現並解決臨床問題為目的的“青稞節”。這兩項活動為提高大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提供了平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每次活動學生們都發表了眾多論文。醫學院還設立了“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基金”,從組織管理、經費支持、課程設置等方面全面推進學生創新實踐工作;在長學制學生中設立了導師制,為大學生參加基礎科學研究和臨床科學研究提供了途徑。
4、開展國際化合作教育
同濟大學作為國家對外開展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一直致力於通過國際交流合作來提升學科綜合實力,並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對德國、法國合作在社會和學術各界具有廣泛的影響。醫學院提高教學和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舉措就是要依託同濟大學的對外合作優勢,開拓國際化人才培養途徑,分別與德國和法國有關大學建立了交換學生項目,互派大學生進行臨床階段的培訓,通過有效的組織管理,使國際合作教育成為醫學人才培養的特色之一,也成為醫學院教育思想觀念中重要的內涵。

學科體系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胸外科、消化內科、產科、職業病科、呼吸科、中醫科、急診醫學和臨床護理專業 
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重點學科:結核病學(上海市肺科醫院)、骨外科學(上海市同濟醫院)、婦產科學(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重症醫學(上海市東方醫院)、精神病學(上海市同濟醫院)、護理學(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上海市重點學科:內科學(心血管疾病) 
上海市高峰學科(IV類高峰):幹細胞與轉化 
上海高校一流學科(B類):臨床醫學

師資隊伍

同濟大學醫學院入選各類重要人才計劃的教師名單如下 :
人才計劃項目獲得者(年份)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義漢(2015)
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徐俊(2013)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潘衛慶(2002),陳義漢(2004),戈寶學(2005),丁玉強(2005),
王平(2016),徐輝雄(2017),徐金富(2019) 
863首席科學家劉中民(2007),周彩存(2008)
重大研發計劃課題組長及973首席科學家
戈寶學(2011),章小清(2011),陳義漢(2012),徐國彤(2012),
程黎明(2016),左為(2017),徐亞偉(2017),王培軍(2017),
陳強(2017),戈寶學(2017),靳令經(2018),章小清(2018),
李強(2018),段濤(2018)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王平(2018)
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王樂民(1998),趙旭東(2002),陳義漢(2004),姜格寧(2008),
徐國彤(2012),程黎明(2016),梁愛斌(201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
袁健(2012),羅坤甜(2013),王平(2014),張鵬(2016),
賈鑫明(2016),項耀祖(2018),王佳誼(2018)
百千萬人才工程
陳義漢(2006),丁玉強(2007),劉占舉(2009),秦環龍(2015),
程黎明(2015),荊志成(2016),梁愛斌(2017)
上海市領軍人才
陳義漢(2005)、劉中民(2010)、荊志成(2010)、王興鵬(2010)、
周平玉(2011)、秦環龍(2012)、范慧敏(2012)、姜格寧(2013)、
萬小平(2013)、鄭軍華(2014)、周彩存(2014)、梁愛斌(2014)、
程黎明(2015)、陳昶(2015)、金莉萍(2015)、曲伸(2016)、
徐金富(2016)、於德華(2017)、王平(2018)
上海市衛生系統領軍人才
劉中民(2006),姜格寧(2010),梁愛斌(2014),曲伸(2015)、
段濤(2015)
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
陳義漢(2005),王培軍(2005),劉中民(仁濟醫院獲得),
秦環龍(2007),楊長青(2008),范慧敏(2008),李惠萍(2008),
萬小平(2008),李濟宇(2010),程英升(2011),丁玉強(2012),
戈寶學(2012)李茂全(2012),劉占舉(2012),范列英(2012),
程黎明(2012),鄭軍華(2012),段濤(2014),章小清(2015),
梁愛斌(2015),金莉萍(2015),任濤(2016)、呂中偉(2018)、
吳登龍(2018)、李濟宇(2018技術類)、趙簡(2018技術類)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心律失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脊柱脊髓損傷再生修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上海市結核病(肺)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母胎醫學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幹細胞臨床診療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人工心臟與心衰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超聲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肺移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人體腸道菌群功能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中藥外用製劑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結核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醫學院先後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863”計劃首席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28項。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多篇重要學術論文,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上已發表影響因子20分以上的論文22篇,獲得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成果一等獎等在內的一批科研成果。 
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部分)
年度級別項目名稱第一完成人
2005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和細胞電生理學研究陳義漢 
2018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圖說災難逃生自救叢書》劉中民 
2019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肺癌精準診療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周彩存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獲獎項目(部分)
年度級別項目名稱第一完成人
2012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肝癌等難治性腫瘤介入新療法的建立和應用王培軍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泌尿系腫瘤的生物學行為的研究和個體化策略治療鄭軍華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腸道免疫應答和微生物調節異常誘導腸黏膜炎症發生機制和臨床應用劉占舉 
2013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慢性低度炎症在肥胖及脂代謝紊亂中的致病機制研究曲伸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骨盆環腫瘤外科治療關鍵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蔡鄭東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醫氣血學說論治心腦血管病體系的構建與應用顏德馨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超聲造影規範化應用和提高其診斷水平的系列研究徐輝雄 
2014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四肢遠端蒂皮瓣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張世民 
2015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生物標誌物在大腸癌早期預警、預后監測及靶向治療的應用基礎研究秦環龍 
2016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玻璃體視網膜增生性疾病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王方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阿爾茨海默病分子生物學分子功能影像學精準評價及幹細胞治療研究王培軍 
2017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固有免疫中的信號轉導機制研究戈寶學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肉毒毒素臨床基礎研究及應用新技術開發靳令經 
2018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醫用材料表面改性技術及臨床應用張海軍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早期肺癌精準診療體系的建立與應用陳昶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甲狀腺癌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關鍵技術的建立與應用呂中偉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部分)
年度級別項目名稱第一完成人
2011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心房顫動發生機制研究陳義漢 
2014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脊柱脊髓損傷修復重建相關生物力學及生物學研究與臨床應用程黎明 
2016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晚期胰腺癌介入綜合治療的相關策略、機制及應用產品研發李茂全 
2017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圖說災難逃生自救叢書劉中民 
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脊柱微創手術中減少射線暴露及快速定位的關鍵技術及應用賀石生
2018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的關鍵技術王培軍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肺癌精準化診療策略建立與推廣應用周彩存 
科技進步獎三等獎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治療中重度痤瘡的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王秀麗 
技術發明獎三等獎基於國人解剖特徵單髁置換假體參數優化的關鍵技術及應用塗意輝 
2019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甲狀腺癌分子機制、診療關鍵技術的建立及應用呂中偉 
科學技術普及獎一等獎基於心腦血管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大眾健康素養系列科普方法與技術的研發與推廣范理宏 
科學技術普及獎二等獎肺癌診療的科普教育蘇春霞 
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納米腫瘤靶向藥物的構建及應用董春燕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 
《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
《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同濟大學主辦的綜合性醫學類學術期刊,以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為主,國內外公開發行,屬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證書編號:G965-2013),被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中國科技評價研究中心(RCCSE)公布的《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2011—2012年學術期刊分學科排行榜——醫學綜合)《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被評為“中國權威學術期刊”。本刊主要欄目有專家筆談、基礎研究、臨床研究。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雜誌是由教育部主管,同濟大學主辦。本刊原為1992年創刊的《中國醫學文摘外科學分冊》(英文版),現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審批同意,2012年正式更名為《外科研究與新技術》,文種由英文變更為中英文合刊。雜誌已被中國期刊網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收錄,內容涉及外科學領域,包括普外科、骨科、神經外科、心胸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喉科、麻醉科、創傷、燒傷、整形外科、器官移植、介入治療、重症監護等。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院長鄭加麟
黨委書記張軍
副院長楊文卓
副院長王平
副院長成昱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琳
黨委副書記曾盈

知名校友


梁伯強貝時璋沈其震裘法祖武忠弼
吳孟超吳旻侯雲德陸道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