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儷文

中國導演

馬儷文,原名馬曉穎,天津人,1971年生於江西的一個單身家庭,在哈爾濱長大。1996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影視導演班,歷經場記、編劇、副導演等直至導演,同時從事小說創作。2002年導演了處女作《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電影。2005年憑作品《我們倆》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和中國電影金雞獎。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馬儷文1971年出生於一個單身家庭。6歲時跟隨父母到了哈爾濱,9歲時父母離婚,靠單親媽媽撫養長大。高中畢業后,馬儷文進了哈爾濱中藥二廠的藝術團。1989年報考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但是沒有考上。1990年重考被中央戲劇學院影視導演專業錄取。中戲畢業后,進入一家廣告公司,主要工作是給豬飼料廣告寫策劃;後來做過場記,做過副導演,擔任副導演時曾因“不能勝任”被攆出了劇組。

導演經歷

1996年馬儷文計劃將張潔的小說《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搬上大熒幕,影片從1998年開始拍攝,中途因資金問題擱淺。
2001年重新拍攝處女作《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並獲得第1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長春國際電影節優秀華語故事片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三項大獎。第二部導演作品《我們倆》獲第18屆東京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以及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5年自編自導的第二部導演作品《我們倆》獲第18屆東京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以及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最佳女演員獎。2006年馬儷文拍攝了《桃花運》,但還未完成。2007年導演作品《我的名字叫劉躍進》。2008年重新開拍《桃花運》。
2016年,執導冒險喜劇愛情電影《A測試之愛情大冒險》。
馬儷文寫真
馬儷文寫真
馬儷文照片
馬儷文照片

獲得榮譽


獲獎記錄

東京國際電影節
▪2005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東京電影節大獎我們倆(提名)
▪2003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之風-亞洲電影獎-特別關注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獲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2005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我們倆(獲獎)
▪2005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我們倆(提名)
中國電影華表獎▪2003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導演新人獎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獲獎)
中國長春電影節
▪2002第6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獲獎)
▪2002第6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優秀華語故事片銀鹿杯獎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獲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2003第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處女作獎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獲獎)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03第1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處女作獎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獲獎)
平壤國際電影節▪2004第9屆平壤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最高榮譽金火炬獎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獲獎)
義大利遠東國際電影節▪2005第7屆義大利遠東國際電影節最受觀眾歡迎獎我們倆(獲獎)

人物評價


曾憑藉《我們倆》在東京電影節上拿下大獎的年輕女導演馬儷文,2007年5月聯手編劇劉震雲接拍了由中影打造的首部“作家電影”——《我叫劉躍進》,成為了此次新類型電影的“領頭羊”。(2007年6月22日)
劉震云:儷文最大的特點是聰明,秦海璐是冷艷,她們總能從相同中看出不同,從現實中看出長遠。電影是震撼和新鮮的,我相信大家看過後會有過去沒有過的感受。馬儷文性格里有東北人的豪爽。並沒有優秀的家學底子,學東西都是來自草根闖世界的經歷,沒有讀過多少大師作品,就看過幾部魯迅的書,喜歡村上春樹的樸素文字,執導的大多數影片都是自己親自寫劇本。(2008年12月26日)
馬儷文的作品總是擅長從女性自身的角度去觀察生活、披露人性。(2010年4月27日)
小宋佳:馬儷文導演真的特別幽默,而且樂觀、堅韌,特別會照顧人。拍我和李晨淋雨的那場戲的時候,由於沒有取暖設備,馬導特意拿了燈到現場,給我們取暖,當時真是特別受感動。
馬儷文照片
馬儷文照片

參演作品

參演電影

巨額交易

巨額交易

感情生活

感情生活

桃花運

桃花運

我叫劉躍進

我叫劉躍進

我們倆

我們倆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參演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