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郁

明朝官吏

張郁(1468—1521)字從周,號柏坡,陝西洛川柏坡村人(柏坡村1961年劃歸黃龍縣三岔鄉)。弘治十七年(1504)被授予南城兵馬副指揮(舊志載:由歲貢授副指揮)。后改授中城,隨後又任湖廣岳州府通判,十數月,岳州政通人和。不久改任江西臨江府知府。

人物關係


目錄

正文


善寫作,14歲補為廩生。但累舉不第,援例為國子生。張郁平日交往的多是有名望的人,每次聚會必談理論文。他以廣博的學識受到人們的器重。弘治十七年(1504)被授予南城兵馬副指揮(舊志載:由歲貢授副指揮)。對訟件公文,處理有序,官署肅然。后改授中城,隨後又任湖廣岳州府通判,十數月,岳州政通人和。不久改任江西臨江府知府。
宸濠之變,臨江首攖其鋒,張郁與知府戴公德同力協守,城池未破,但守城功績被其上司竊取,郁說:“吾志在完城,城完民安,吾事畢矣,功何計焉?”事後,郁切於歸鄉,臨江士民紛紛上書挽留。正德十五年(1520)冬,升山西保德知州,臨江士民為永記他的功績,築“懷思亭”,立碑紀念。到保德,邊郡人民生活極端貧苦,治理確難,張郁銳意撫恤,發展生產,人民生活有了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