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

自然天氣

暴雨(英文名稱torrential rain;rainstorm;storm)是指降水強度很大的雨,常在積雨雲中形成。中國氣象上規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以上的強降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暴雨”、100-249.9毫米之間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但由於各地降水和地形特點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澇的標準也有所不同。在業務實踐中,又可按照發生和影響範圍的大小將暴雨劃分為:局地暴雨、區域性暴雨、大範圍暴雨、特大範圍暴雨。局地暴雨歷時僅幾個小時或幾十個小時左右,一般會影響幾十至幾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較輕。但當降雨強度極大時,也可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區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續3~7天,影響範圍可達10~20萬平方千米或更大,災情為一般,但有時因降雨強度極強,可能造成區域性的嚴重暴雨洪澇災害。特大範圍暴雨歷時最長,一般都是多個地區內連續多次暴雨組合,降雨可斷斷續續地持續1~3個月左右,雨帶長時期維持。特大暴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往往造成洪澇災害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工程失事、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對於一些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宣洩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會造成更多的災害。

暴雨預警信號的等級分為四個等級,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分別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中英文圖標標識。

簡介


暴雨(torrential rain)是降水強度很大的雨。雨勢傾盆。連續24小時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中國氣象上規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暴雨”;100~250毫米以下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
世界上最大的暴雨出現在南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島,24小時降水量為1870毫米。中國最大暴雨出現在台灣省新寮,24小時降水量為1672毫米,均是熱帶氣旋活動引起的。中國是多暴雨國家之一,幾乎各省(市、區)均有出現。主要集中在夏半年。暴雨日數的地域分佈呈明顯的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內陸少;迎風坡側多,背風坡側少的特徵。台灣山地的年暴雨日達16天以上,華南沿海的東興、陽江、汕尾及江淮流域一些地區在10天以上,而西北地區平均每年不到1天。
假設,50毫米降雨如果均勻分佈在24小時,給人的感覺是細雨紛飛。如果9毫米降水在一分鐘完成,給人的感覺將是天塌地陷,非暴雨傾盆所能形容,9毫米只能算小雨。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有其特定的背景。南方部分地區基本上把暴雨標準定為80毫米/24小時,不過就像中國啟用新的颱風標準一樣,暴雨的定義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暴雨
暴雨

定義


中國大陸

規定:12小時降水量為30毫米或以上,或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降雨稱為暴雨。

香港

香港天文台的暴雨警告信號,分為黃、紅及黑3級。
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每小時雨量超過30毫米的大雨
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每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的大雨
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豪雨

台灣

台灣通稱為豪雨,依據台灣地區的氣象局定義,日雨量大於130公釐為豪雨,大於200公釐為大豪雨,大於350公釐為超大豪雨。

形成條件


暴雨形成的過程是相當複雜的,一般從宏觀物理條件來說,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汽、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大中小各種尺度的天氣系統和下墊面特別是地形的有利組合可產生較大的暴雨。引起中國大範圍暴雨的天氣系統主要有鋒、氣旋、切變線、低渦、槽、颱風、東風波和熱帶輻合帶等。此外,在乾旱與半乾旱的局部地區熱力性雷陣雨也可造成短歷時、小面積的特大暴雨。暴雨常常是從積雨雲中落下的。形成積雨雲的條件是大氣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並有強烈的上升運動,把水汽迅速向上輸送,雲內的水滴受上升運動的影響不斷增大,直到上升氣流托不住時,就急劇地降落到地面。
積雨雲體積通常相當龐大,一塊塊的積雨雲就是暴雨區中的降水單位,雖然每塊單位水平範圍只有1~20千米,但它們排列起來,可形成100~200千米寬的雨帶。一團團的積雨雲就像一座座的高山峻岭,強烈發展時,從離地面0.4~1千米高處一直伸展到10千米以上的高空。越往高空,溫度越低,常達零下十幾攝氏度,甚至更低,雲上部的水滴就要結冰,人們在地面用肉眼看到雲頂的絲縷狀白帶,正是高空的冰晶、雪花飛舞所致。地面上是大雨傾盆的夏日,高空卻是白雪紛飛的嚴冬。
中國氣象上規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暴雨”;100~250毫米以下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產生暴雨要有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汽、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大中小各種尺度的天氣系統和下墊面特別是地形的有利組合可產生較大暴雨。暴雨常常是從積雨雲中落下的。積雨雲內上升氣流非常強烈,垂直速度可達20~30米/秒,最大可達60米/秒,比颱風的風速還要大。在強烈的上升氣流中,水滴不斷增大,雲內的水滴直到上升氣流托不住時,就急劇地降落到地面。
在中國,暴雨的水汽一是來自偏南方向的南海或孟加拉灣;二是來自偏東方向的東海或黃海。有時在一次暴雨天氣過程中,水汽同時來自東、南兩個方向,或者前期以偏南為主,後期又以偏東為主。中國中原地區流傳“東南風,雨祖宗”,正是降水規律的客觀反映。大氣的運動和流水一樣,常產生波動或渦旋。當兩股來自不同方向或不同的溫度、濕度的氣流相遇時,就會產生波動或渦旋。其大的達幾千千米,小的只有幾千米。在這些有波動的地區,常伴隨氣流運行出現上升運動,併產生水平方向的水汽迅速向同一地區集中的現象,形成暴雨中心。
另外,地形對暴雨形成和雨量大小也有影響。例如,由於山脈的存在,在迎風坡迫使氣流上升,從而垂直運動加大,暴雨增大;而在山脈背風坡,氣流下沉,雨量大大減小,有的背風坡的雨量僅是迎風坡的1/10。在1963年8月上旬,從南海有一股濕空氣輸送到華北,這股氣流恰與太行山相交,受山脈抬升作用的影響,導致沿太行山東側出現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暴雨。山谷的狹管作用也能使暴雨加強。1975年8月4號,河南的一次特大暴雨,其中心林庄,正處在南、北、西三面環山,而向東逐漸形成喇叭口地形之中,由於這樣的地形,氣流上升速度增大,雨量驟增,8月5~7日降水量達1600多毫米,而距林庄東南不到40千米地處平原區的駐馬店,在同期內只有400多毫米。
另外,暴雨產生時,一般低層空氣暖而濕,上層的空氣干而冷,致使大氣層處於極不穩定狀態,有利於大氣中能量釋放,促使積雨雲充分發展。

影響因素


季節

中國是個多暴雨的國家,除西北個別省、區外,幾乎都有暴雨出現。由於受季風、地形等影響,中國暴雨的地域性和時間性特徵十分不明顯。總體而言,南方多而北方少,東南沿海多而西北內陸少;夏季多而冬季少,主要出現在夏季風活躍的下半年裡。冬季暴雨局限在華南沿海。
4-6月間,華南地區暴雨頻頻發生。6-7月間,長江中下游常有持續性暴雨出現,歷時長、面積廣、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節,暴雨強度很大。8-10月雨帶又逐漸南撤。夏秋之後,東海和南海颱風暴雨十分活躍,颱風暴雨的點雨量往往很大。

地形

暴雨集中的地帶主要有兩條:一條是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東南沿海;另一條是大興安嶺——太行山——武夷山東麓。此外陰山、秦嶺、南嶺等山脈的南麓也是暴雨的多發地區。
地形對暴雨形成和雨量大小也有影響。例如,由於山脈的存在,在迎風坡迫使氣流上升,從而垂直運動加大,暴雨增大;而在山脈背風坡,氣流下沉,雨量大大減小,有的背風坡的雨量僅是迎風坡的1/10。在1963年8月上旬,從南海有一股濕空氣輸送到華北,這股氣流恰與太行山相交,受山脈抬升作用的影響,導致沿太行山東側出現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暴雨。山谷的狹管作用也能使暴雨加強。1975年8月,河南的一次特大暴雨,其中心林庄,正處在南、北、西三面環山,而向東逐漸形成喇叭口地形之中,由於這樣的地形,氣流上升速度增大,雨量驟增,8月5-7日降水量達1600多毫米,而距林庄東南不到40千米地處平原區的駐馬店,在同期內只有400多毫米。

預警信號


暴雨預警信號分四級,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藍色預警

標準: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準備工作;
2、學校、幼兒園採取適當措施,保證學生和幼兒安全;
3、駕駛人員應當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確保安全;
4、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做好排澇準備。

黃色預警

標準: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路況在強降雨路段採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積水路段實行交通引導;
3、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轉移危險地帶人員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雨;
4、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採取必要的排澇措施。

橙色預警

標準: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工作;
2、切斷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戶外作業;
3、處於危險地帶的單位應當停課、停業,採取專門措施保護已到校學生、幼兒和其他上班人員的安全;
4、做好城市、農田的排澇,注意防範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紅色預警

標準: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和搶險工作;
2.、停止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防禦和搶險工作。

災害事件


1972年,香港六一八雨災,引發多宗山泥傾瀉,旭和道整棟12層高的大廈折斷倒塌,是次雨災共釀成150死93傷。
1975年,中國河南省板橋水庫崩壩造成近3萬人直接死亡,15萬人在飢荒和傳染病中死亡。
1991年,中國華東水災
2009年,台灣南部八八水災
2012年7月21日,中國北京市遭遇暴雨襲擊,已造成37人死亡。
2021年8月16日晚,北京市海淀區遭遇暴雨,當天21時左右,半個小時內,海淀區暴雨預警級別由藍色升級為黃色,又由黃色升級至橙色。

危害


暴雨是一種影響嚴重的災害性天氣。某一地區連降暴雨或出現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導致山洪爆發,水庫垮壩,江河橫溢,房屋被沖塌,農田被淹沒,交通和電訊中斷,會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危害。
暴雨尤其是大範圍持續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僅影響工農業生產,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據1950~1999年資料統計,中國平均每年洪澇災面積為942.4萬公頃,嚴重洪澇年份農田受災面積可達1300萬公頃以上。

漬澇危害

由於暴雨急而大,排水不暢易引起積水成澇,土壤孔隙被水充滿,造成陸生植物根系缺氧,根系生理活動受到抑制,使作物受害而減產。

洪澇災害

由暴雨引起的洪澇淹沒作物,使作物新陳代謝難以正進行而發生各種傷害。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發、河流泛濫,不僅危害農作物、果樹、林業和漁業,而且還衝毀農舍和工農業設施,甚至造成人畜傷亡,經濟損失嚴重。

益處


暴雨有危害人類的一面,也有造福人類的一面,在許多情況下,適量的暴雨利大於弊。久旱之後,一場暴雨會將旱情解除。中國南方伏旱期間,人們常會盼望熱帶氣旋到來,因為它帶來的暴雨可以解除旱情。中國北方的許多地方,全年的降水量決定於一兩場暴雨,暴雨無則旱象顯。在許多城市用水日趨緊張的今天,有關人士更是渴盼暴雨給水庫裝滿水。

防護措施


暴雨前的準備

●檢查房屋,如果是危舊房屋或處於地勢低洼的地方,應及時轉移。
●暫停室外活動,學校可以暫時停課。
●檢查電路、爐火等設施是否安全,關閉電源總開關。
●提前收蓋露天晾曬物品,收拾家中貴重物品放到檔上或置於高處。
●暫停田間勞動,戶外人員應立即到地勢高的地方或山洞暫避。

應急要點


●預防居民住房發生小內澇,可因地制宜,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危舊房屋或在地窪地勢住宅的人員及時轉移到安全地方。
●關閉煤氣閥和電源總開關。
●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
●立即停止田間農事活動和戶外活動。
●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貼近建築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注意夜間的暴雨提防舊房屋倒塌傷人。
●不要在下大雨時騎自行車。在積水中行走要注意觀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駕駛員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應盡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
●雨天汽車在低洼處熄火,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專家提示


●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將垃圾、雜物丟入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積水成災。
●家住平房的居民應在雨季來臨之前檢查房屋,維修房頂。
●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應儘可能繞過積水嚴重的地段。
●在山區旅遊時,注意防範山洪。上游來水突然混濁、水位上漲較快時,須特別注意。

暴雨後自來水會濁兩三天是真是假


【謠言】
連續暴雨導致洪澇災害發生,原水中的有機物、無機物、泥沙、垃圾會比平時有所增加。此時,自來水廠的取水和凈化工作將難以得到保障。於是,家中自來水變黃、有泥垢等現象常有發生。結合該現象,就有人趁機發布謠言。“緊急通知:今天晚上開始至明天有特大暴雨,有可能是大洪水……大暴雨後自來水可能會渾濁兩三天……”這一消息利用了人們的恐懼心理,在各地論壇上廣泛傳播,已蔓延到朋友圈。
【謠言粉碎機】
在災區群眾努力自救、奮起抗洪的同時,這一謠言的出現不免引起大家內心的不安與憂慮。但事實真的是這麼回事嗎?7月5日,武漢市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通過人民網指出,此信息純屬謠言,暴雨不會影響自來水水質。據介紹,武漢市大暴雨對長江、漢江原水的水質影響不大,更不會影響到在供水管道中封閉運行的自來水。
流速快、稀釋度高,源頭不會受影響
“在下雨天,管網超負荷運行的情況下,雨水和污水一起流到江里去,這是必然的,這是雨污合流制帶來的影響。”長沙市水務局副局長羅國強通過紅網坦承。“但是在污水被稀釋以及江河流速比較快的情況下,對於水質的影響很快就會消除。”羅國強補充說,超出截流部分的水必須是溢流的,但雨水和污水混合之後,稀釋度比較高,而且下雨天河流的流速也比較快,這個影響也將很快得到消除。另一方面,自來水廠目前已有自己的應對能力,“制水廠的工藝完全能達標出水”。
自來水廠的四道關卡
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原水裡含有各種各樣的雜質。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飲用需求,這些原水往往會經過多重處理,包括混合、沉澱、過濾、消毒四個步驟。混合過程是將藥劑混入水中以形成大顆粒絮凝體;沉澱則將混合階段形成的絮狀體定期排出池外;過濾則對飲用水進行進一步處理,通過粒狀濾料層截留水中的懸浮顆粒,將其清除出去;消毒要求消滅致病微生物,防止細菌繁殖。以上四步只是保證水質,自來水廠還會安裝出廠水濁度儀,它會對水質進行全天候檢測。當檢測結果完全符合國家標準時,它才會流到每家每戶。在如此嚴密的生產工藝流程下,自來水水質受到暴雨影響的幾率十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