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古樓鄉的結果 展開

古樓鄉

湖南省安化縣轄鄉

古樓鄉,隸屬於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柘溪庫區中游,總面積171.7平方千米(2017年) 。東連新化縣榮華鄉,南接本縣平口鎮,西與本縣煙溪鎮渠江鎮隔河相望,北鄰本縣南金鄉,依山傍水。區劃代碼為430923212,代碼前6位為430923,長途區號為0737,郵政編碼為413000,車牌號碼為湘H。

截至2020年11月1日,古樓鄉常住人口為11189人。

(含國營柘溪林場)轄古樓坪、楊家山、鯰魚、方石、莊裡、赤水溪、向家、鍋底、杉新、水潭、三青、烈溪、蒙棋、茶界、橫板、公安、楓香、蟒溪、仙游、龍馬、臘溪、新立、青松、新林、神灣、夏灣、白水、安林、建新29個村,9550人(2017年)。人均山地12 .6畝,人均稻田不足2分。有著豐富的木材、茶葉、柑橘及漁業資源。2000年,鄉財 政收入202萬元,人均純收入935元。

歷史沿革


古樓鄉成立於1956年,1958年併入南金公社,1961年 調整區劃時從南金公社劃出另立古樓公社,1984年改成鄉建制,1995年撤區並鄉仍 為單列鄉。

行政區劃


截止2016年,古樓鄉下轄13個村:雙江村、富強村、方石村、建新村、和諧村、新潭村、赤水新村、仙龍村、古樓坪村、年魚村、探溪村、白水村、神灣村。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 30日,安化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古樓鄉常住人口為 11189人。

經濟發展


糧食 有稻田2015畝,常年作土2361畝,主產稻穀、紅薯、玉米、黃豆。稻穀產量一般占糧食總產的39~58%。2000年產糧2440噸,比198 6年增加496噸。群眾口糧不足部分,自1996年始,由省政府下撥糧補專款,直接 補給農戶,1996年為57.4萬元,此後每年140萬元左右。
茶葉 全鄉有茶園2600畝,年產量一般在2000擔以上,產值70 ~100萬元。1996~2000年,因市場變化,產值降至70萬元,但產量始終保持 2400擔以上。
林業 全鄉共有林地16.3畝,立木蓄積量達33.8萬立方米。常年出產松杉原木5000立方米,高峰年達到1萬立方米。木材收入占農民常年 收入的25%以上。林業收入1995年高達351.8萬元。此後呈現下降趨勢,2000年 降至254萬元,約佔總收入的19%。
畜牧水產 1986~2000年,畜牧水產得到了快速發展。1986年,全鄉生豬飼養量6704頭,出欄2766頭;2000年飼養8042頭,出欄6030頭。養牛從單純役用向養商品牛發展,2000年養牛3500頭,比1986年增 加2580頭;養羊2988頭,相比增加2984頭;養家禽93390羽。特別是90 年代中後期,利用庫區水域發展網箱攔網養魚,形成新興產業。1996年放養水面246.5畝,年產鮮魚8.7噸;2000年養魚水面5500畝,產鮮魚194.1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