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平安街道的結果 展開

平安街道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境內街道

平安街道(Ping'an Sub-district)是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下轄街道。位於長清區最北部,北與槐蔭區搭界,東臨市中區,南接大學城和長清城區,西瀕黃河,是長清區對接融入戰略橋頭堡、濟南經濟開發區的承載地、產城融合與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總面積78平方公里,其中濟南經濟開發區28.38平方公里,泉城農業公園11.86平方公里,濟西濕地公園佔地約23.3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地勢東高西低,以平原為主,西北部是黃河灘區,東南部有少量丘陵。220國道104國道縱貫南北,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高速鐵路和濟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引黃保泉重點工程玉清湖位於街道北端。
平安街道建設
平安街道建設

行政區劃


經山東省政府批准撤鎮設辦,平安街道下轄以下地區:
2003年,經山東省政府批准撤鎮設辦,轄8個管理區78個行政村及3個城市社區。現有人口15552戶,60423人。
烏鴉劉庄村西大張村后升村前升村老樓子村三合庄村北張庄村老王府村高套村
小王莊村南張村新李村后朱庄村盧庄村馮庄村新朱庄村張庄村韓庄村
鵓鴿孫庄村許寺村新五村抄紙王莊村新邢樓村史庄村紀店村羅屯村全福庄村
老拐子李庄村丁店村潘庄村義合村紅廟村四里庄村前王莊村娘娘店村北郭庄村
懷家廟村小寵庄村后王莊村大於庄村冷庄村石馬村大劉庄村騰屯村小於庄村
名庄村靳庄村乙武村老馬店村前孫庄村前袁庄村東樓子村后孫庄村新王府村
景庄村前朱庄村中樓子村趙莊村馬店村南橋村潘村東村小范庄村大范庄村
百王村趙家營村潘村西村南汝村小劉庄村石庄村王宿鋪村高垣村橋子里村
高庄村郭庄村平安店村張橋村北汝村齊莊村   

人口民族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50155
25036
25119
家庭戶戶數14183
家庭戶總人口(總)49703
家庭戶男24743
家庭戶女24960
0-14歲(總)10207
0-14歲男5232
0-14歲女4975
15-64歲(總)35952
15-64歲男18130
15-64歲女17822
65歲及以上(總)3996
65歲及以上男1674
65歲及以上女232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8111

經濟


綜述

2017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4.5億元,完成投資總額16.9520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7.5億元,全年實現產值90億元。
平安街道工作視察
平安街道工作視察
20徠18年,轄區耕地保有量53535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47250畝。現有企業128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7家),從業人員26853人。

第一產業

農業連年豐收,基礎地位日益鞏固。全鎮堅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初步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洪能防的目的,使“兩高一優”農業實現突破,農業產業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實現了農業增產增收的目標。全鎮建起的糧食、蔬菜、畜牧、水產、林果五大農產品基地已初具規模。通過改革耕作制度,擴大立體種植面積,發展了1.5萬畝“雙千田”,97年有水澆地5.8萬畝,糧食總產量3652萬公斤。1992年,吸引了濟南市高新農業技術產業開發區在鎮東部安家落戶,充分發揮其科技優勢,輻射帶動了全鎮農業產業化發展。僅92年到97年累計投資3000多萬元,進行“山、水、林、田、路、村”綜合治理,達到了東治山、西治灘的目的,使沿黃構築了可靠的防洪、排澇體系,潘南小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中低產田得到了大規模的改造及開發;舊村得到適度改造,約2000畝廢棄土地復墾還田,從而增強了全鎮農業的發展後勁。為了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多種經營,加大科技興農力度,鎮委、鎮政府按照“發揮優勢、因地制宜、重點突破、形成特色”的布局原則,實行了“一村一品”(即一村培植一項優勢產業)、“幾村一品”的辦法,發展各類專業村32個,服務了城市、致富了農民,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奔小康的進程。

第二產業

工業快速發展,總體實力顯著增強。工業生產始終堅持了狠抓“內涵挖潛和外延擴大”,實行鎮、村、戶辦企業一起上,內強素質、外拓市場,使企業規模逐步擴大,管理趨於科學,效益穩步提高,競爭能力不斷增強。至1997年,已形成機械製造、汽車配件、建材加工、皮革加工、菱鎂製品、木製產品等六大支柱產業,擁有鎮屬骨幹企業5家;組建了濟南平安、鑫順兩家市級鎮屬企業集團和趙營、藤屯兩家市級村辦企業集團;有8個村實行了村級企業化管理。改革開放以來,全鎮實施了“引進帶動,骨幹膨脹”戰略,藉助外力求發展,採取了“一引、二聯、三上”措施,即整建制引進外商獨資企業和國內的大中型企業;大搞橫向聯合,優化資產結構;大上個體私營企業,增加財稅收入。到1997年,全鎮共引進外資企業5家,省市屬大中型企業8家,引進資金總額6000萬元,合同利用外資385萬美元,全鎮工業增加值達到5438萬元,創利稅2769萬元,增強了全鎮經濟綜合實力。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蓬勃興起,市場建設步伐加快。圍繞發展農村商品經濟的總方針,鎮委、鎮政府積極帶領農民躋身市場,並著力在“建場興市,促進流通”上作文章,為此制定了諸多項優惠政策,引導鼓勵農民進鎮興市,到97年從事第三產業的人員已達1.1萬人,在鎮駐地建成平安中路和平安北路兩條商業街,全鎮已建有6處集貿市場,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商品流通和經濟的發展。1994年以來,在專業市場建設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投資近千萬元,興建了“中國濟南肉類市場”一期工程,已吸納230個肉類屠宰和經營專業戶,97年宰殺和銷售生豬20多萬頭,供應的生豬肉占濟南市區消費量的65%以上。年交易額約3億元,上交利稅150多萬元,成為全鎮第一利稅大戶。1997年10月,該市場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菜藍子工程”並定點為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由此跨入全國大型農產品市場的行列。是年,全鎮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1.6億元,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00萬元。
平安街道學習黨史
平安街道學習黨史

社會


教育事業

1986年全鎮有中小學77所,在校生6800人,教職工478人。1997年,全鎮有初級中學2所,在校生2684人;小學30所,在校生3814人;幼兒園38所,在園幼兒900人;中小學教職工46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初中生畢業率為96.7%,幼兒入園率為76%。有濟南市長清聾啞學校1所。1986~1997年,鎮黨委、政府從改善辦學條件入手,加強“兩基”教育,先後投資665萬元,新建校舍1.3萬平方米。其中1989年,投資80萬元,為平安中心中學建4幢教學樓,可容納32個教學班;1993年,又為該校投資120萬元,建辦公、實驗樓,設施完備,成為縣級規範化學校。潘村、小范、靳庄、平安小學也建起了高標準教學樓。全鎮各校共配備語言學習機54台,內部設施、教學儀器、圖書等都達到省級二類標準。1992年,鎮成人教育中心被省政府命名為農村成人教育示範學校。1995年底,通過省政府“兩基”達標驗收。1996年,平安店鎮被濟南市政府命名為義務教育先進鄉鎮。1997年,全鎮有科技機構4個,科技人員50名,農民技術員284名,各類農民技術研究會10個,有240人獲得濟南市農委頒發的《綠色證書》。12年間,推廣農業新技術50項、新成果35項、開發新產品16項,舉辦科技培訓班110期,培訓6200人次。玉米雜交繁育開發試驗、地埋塑料軟管輸水、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瘦肉型豬人工受精技術開發等項目均有新的突破,1992年平安店鎮獲濟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所屬學校
長清縣平安店鎮中心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中心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義合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初級中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北張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后朱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后王中心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小王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小范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教育委員會
長清縣平安店鎮新五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新李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新王府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橋子李村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潘村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石馬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紀店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羅屯村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藤屯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趙營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靳庄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韓庄小學
長清縣平安店鎮馬店小學

文化衛生

1997年,有文體站1處,廣播放大站1處,電視差轉檯1處,文化大院47處,文化專業戶40家,圖書室12處,藏書35000冊,民間藝術表演隊5個。1994、1995年,趙營村的雙龍繡球燈、前朱村的高蹺雲彩燈被選為參加濟南市文藝匯演節目。同時還成立了美術、書法、文學、攝影愛好者協會,舉辦書畫展覽5次,展品90餘件,其中11件次參加了省、市展覽。1995年,投資113萬元,為鎮衛生院新建門診辦公綜合樓,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1997年,該院轄德春新長醫院和3個門診所,共有幹部職工90人,設有內、外、婦、兒、牙、中醫等20個科室,病床67張,有X光機、心電圖機、B超機、萬能手術床、激光治療機、多功能電離子手術治療機等醫療設備,固定資產149萬元。1997年門診量3.86萬人次,收入110萬元,分別比1986年增長8.5%和57%。全鎮有衛生室55個,其中甲級衛生室37個。1986年12月,鎮衛生院被國家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文明先進單位稱號,1992年通過省級初級衛生保健達標驗收,1993年達到一級甲等衛生院標準。1986年,鎮計生辦被國家衛生部授予全國計劃生育先進集體稱號,1988年,又被評為山東省計劃生育先進單位,1987年始,連續11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體育工作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1997年有農民體協、老年體協,有籃球、門球、乒乓球等業餘體育隊。1993年,老年門球隊在全縣組織的比賽中獲得第一名。1995年,在全縣首屆農民運動會上,平安店鎮獲得總分第一名。1996年,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鄉鎮。

城鎮建設

城鎮開發建設卓有成效,鎮村面貌明顯改觀。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集中布局、科學規劃、先急后緩、分期實施”的要求,全鎮上下集中人力、物力,努力建設濟南近郊衛星城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1995年,順利實施了鎮駐地北遷,先後有鎮委鎮政府辦公樓、農電大廈等20多處重點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構築了以平安北路為橫軸,220國道為縱軸的“大十字”格局。道路建設成績顯著:至1997年,修建了高懷路、青年路、三八路等10多條鎮村主幹路,各村也紛紛拓寬、硬化進村路,使全鎮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00多公里;“小康樓”拔地而起:各村在調整和完善新村規劃時,都把高起點放在“小康樓”建設上,到1997年,已有5個村建起了300棟“小康屋”。與此同時,實施灘區建設,投資1100萬元,完成首批10個村的房台加固任務和3個村的搬遷任務,特別是后王辦事處史庄村一次性整建制搬遷60戶,全部實行高標準建房,為今後的灘區建設樹立了樣板,對於解決洪澇侵害和行路難等歷史性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1995年12月被國家科委、農業部、建設部、農民日報社四部門聯合評選為“全國鄉鎮投資環境三百佳”鄉鎮。
村鎮建設1986年前,全鎮僅有70年代建的1座4層樓和2座2層樓。1986~1997年,沿220國道和鎮政府駐地街道開發建設商品樓,累計投資5000萬元,建成商品樓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住宅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其中,1994年,投資420萬元,建成鎮政府、派出所、計劃生育服務站、法庭等辦公樓,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修砌暗排水溝1100米。1995年投資1000萬元,建成佔地7公頃的中國濟南肉類批發市場。12年間,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建房標準不斷提高。全鎮本著“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房屋高檔化,街道整齊化”的原則,先後有王宿鋪、趙家營、后朱、郭庄、平安店、大於等8個村,累計投資1285萬元,建成“小康樓”148幢,建築面積2.96萬平方米。交通·郵電12年間,新建、拓寬、改造道路23條、128公里,其中瀝青路15條、93公里,並有20個村通了瀝青路。1990年始,開闢、拓寬、延伸了平安中路、北路、南路,並全部進行了硬化綠化。至1997年,全鎮6個辦事處,1個非建制鎮管理區全部通了瀝青路。1990年建成郵電大樓,建築面積683平方米。裝機總容量2048門。至1997年底,安裝程式控制電話960部,其中有62個行政村通電話,700戶農民安裝了住宅電話。平安店鎮有4個辦事處所轄村位於沿黃灘區,約2.25萬人。1986年前,排水設施較差,內澇成災。12年間,本著綜合開發治理,提高抗禦自然災害能力的原則,加大了對沿黃灘區的投入和建設,防汛工程累計投資近千萬元。其中1995年投資120萬元,在懷廟村建1.5立方米/秒的排澇站1處;1996年投資150萬元,動用土石方40萬立方米,改善挖深排水溝1條,長15公里;改建老李、后朱、紅廟3處揚水站,引黃灌溉面積擴大到233公頃;沿黃速生片林面積,由1986年的96.6公頃,發展到1997年的500公頃。12年間,擴大避水檯面積11.06萬平方米,累計避水檯面積達到77.3萬平方米,灘區硬化道路9條,長32公里,有15個村村內街道鋪成砂子路,6個村安上路燈,使沿黃灘區的環境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群眾住房、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至1997年底,灘區耕地面積2314.46公頃,糧食年總產量1.55萬噸,人均年純收入2824元,分別比1986年增長0.42%、131%和452%。
平安街道建設
平安街道建設

文明建設

全鎮通過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宣傳教育與創建相結合,從而提高了全鎮農村的社會文明程度。社會秩序有條不紊,政治局面安定團結,連續多年轄區內未發生重大刑事案件。自1992年,連年被市、縣政府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工作成果突出,計劃生育率、晚婚晚育率自90年起連續8年達到100%,計劃生育服務室、人口學校建設、計生工作隊伍建設、檔案管理等均不斷邁上新台階,人口素質顯著提高,年年被評為全縣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鄉鎮;科技、教育、衛生等項事業屢創佳績,1986以來,累計承擔省級以上科技星火項目7項,大力推廣12項農業科技新成果和實用新技術,提高了農業科技含量;教育系統的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校舍改造進一步加快。1996年,被評為“濟南市九年制義務教育先進鄉鎮”;在衛生工作中,推行了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文化、體育等各項事業亦有較大發展:1996年投資6萬多元,安裝了有線電視傳輸設備,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人民體質有了明顯增強;民政工作取得可喜成績,完善了五大社會保障網路,搞好了救濟和扶貧工作,落實了優撫政策,推進了養老保險事業,深化了婚喪改革,1996年被市委、市政府先後授予“雙擁工作模範鄉鎮”和“殘疾人保障工作先進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