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同濟大學直屬院系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創始於1956年,是同濟大學直屬院系。
1984年成立經濟管理學院,1998年與商學院合併為經濟與管理學院。學院是世界三大商學院認證EQUIS和AMBA認證機構,現已通過AACSB認證,學院和MBA教育一直處於國內前列。
目前學院彙集了同濟大學經濟類、管理類的主要學科,設有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建設管理與房地產系、經濟與金融系、公共管理系、會計系、創新與戰略系(籌)、組織管理系(籌)及市場營銷系(籌),並在二級學科設有相應的研究所和實驗室。
1907年同濟大學成立。
1952年中華工商專科學校移交同濟大學圖書 10718 冊,其中涉及大量經濟類書籍,如世界經濟史、工業經濟、農業概論、財政學、貨幣銀行原理、現代金融論、現代會計學、國際貿易、公司理財等。
1955年同濟大學邀請蘇聯專家維托希金前來指導工作,提及城市建設與經營專業的概念。之後,同濟大學開始籌建“建築工業經濟與組織”專業。
1956年同濟大學開設“建築工業經濟與組織”專業,蔣梯雲任系主任,翟立林任副系主任。同濟大學開始招收經濟管理類本科生。
1962年“建築工業經濟與組織”專業開始招收研究生。首批招收 2 人,分別是李兆瑞和王劍琴,導師為翟立林。
1980年管理工程系由原建築工程系分出,下設管理工程專業。
1982年翟立林任管理工程系系主任,該系下設建築經濟與管理教研室、工業管理與系統工程教研室、經濟理論與管理信息教研室。
1984年教育部批准同濟大學設立經濟管理學院,翟立林任名譽院長,沈榮芳任副院長。學院下設管理工程系、經濟信息系、城市系統工程研究室、建設管理幹部培訓中心,並成立圖書分館。管理工程系保留建築經濟與管理教研室、工業管理與系統工程教研室,撤銷原經濟理論與管理信息教研室。經濟信息系下設數量經濟教研室、管理信息教研室、管理工程實驗室。
1985年中德合作舉辦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以培養經濟管理方面的高級科技人才。
1986年獲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
與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合辦建設管理培訓班。
1989年世界銀行和國家建設部委託我院舉辦“城市供水運營管理”專題培訓班。
1993年開展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
1996年上海建材學院、上海城建學院併入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成立商學院,下設經濟貿易系(含廣告學、市場營銷兩個本科專業和企業管理碩士點)、會計系(含會計學、審計學、統計學三個本科專業和會計學、涉外會計兩個專科專業)、國際經濟系(含國際貿易本科專業、國際金融和國際商務兩個專科專業)。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系”由測量系分出后成立,同時併入經濟管理學院,下設房地產經營教研室和房地產管理教研室。
1998年中法合作創辦本科雙學位教育。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同濟大學商學院合併為“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下設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建設管理與房地產系、工商管理系、經濟與金融系、會計系。
1999年獲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
2000年上海鐵道大學併入同濟大學。同年與法國 ENPC 合作創辦 SIMBA。
2001年開展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
2002年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教育、中法工商管理博士(DBA)教育。
2003年成立公共管理系。
2004年開展工程碩士(ME)教育。
2005年獲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同年SIMBA 通過 AMBA 認證。
2006年入駐嘉定校區。獲項目管理領域工程碩士與國際項目管理專業資質認證(IPMP)。
與上海市建設工程諮詢行業協會、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三方共同成立的“SCCA-TONGJI-RICS學習中心”正式揭牌。
2008年召開首屆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諮詢委員會。同年工程管理專業承擔中國 2010 年上海世博會工程建設總體項目管理。同年DBA 通過 AMBA 認證。同年管理學學士課程(會計專業)獲得澳洲會計師公會認證。SIMBA 在 FT 中位列全球 37。
2010年創辦同濟-凱斯西儲 MBA / 金融碩士雙學位項目,與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學會(CIOB)簽署合作協議,SEM-CIOB 中心揭牌成立。
2011年獲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MBA 項目和 EMBA 項目獲 5 年 AMBA 認證。同年開展工程管理碩士(MEM)教育,成立中國物流研究與培訓中心。
2012年創辦中印美 Global MBA 項目。
2013年通過 EQUIS 國際認證、CAMEA認證。
成立首屆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校友理事會。
與法國 ESCP Europe 商學院簽署十年全球戰略合作協議。
開展金融碩士(MF)、會計碩士(MPAcc)、國際高管培訓(iEDP)教育。
2014年管理學碩士位列英國金融時報全球排名第 65 名。
上海國際高級培訓學院揭牌。
2015年管理學碩士位列英國金融時報全球排名第52 名。
2016年通過 AACSB國際認證。
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在參評的187所高校中成功進入A+檔,成為全國在該學科最強的3所高校之一。同年,在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排名中,學院位列亞太區商學院第8,躋身中國大陸前三甲;管理學碩士(MiM)位列全球第36,中國第2;同濟-曼海姆EMBA項目名列全球第46;
2018年,在歐洲權威排名機構Eduniversal公布的全球最佳碩士排名中,房地產碩士專業躍居全球第九名;供應鏈與物流碩士專業躋身全球第二十名,兩個專業均位列亞洲第一。
學院現有教職工329人,其中教授63人,副教授69人。設有8個本科專業、2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4個碩士點、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目前在校本科生1281人,碩士4274人,博士生研究生409人。
國際合作
學院先後與法國巴黎歐洲商學院、埃塞克高等商學院合作本科生和研究生項目、與德國曼海姆大學商學院合作EMBA雙學位項目、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合作MBA雙學位項目、與美國凱斯西儲大學Weatherhead管理學院合作MBA及金融碩士項目、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MILI商學院合作(醫療技術與管理)MBA雙學位項目。目前,學院與26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個國際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有29個雙學位交流項目,70多個非學位交流項目,每年為學生提供300多個免學費國際交流學習名額,從而使得50%以上的本科生都有機會在本科學習階段到歐美等發達國家交流學習,開拓視野,增加閱歷。不僅如此,每年有近500名長、短期外國留學生來我院學習交流,中外學生在同一課堂里共同交流,為學院國際化學習環境與氛圍創造了條件。
學院彙集了經濟、管理類的主要學科,設有:
本科專業 — 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行政管理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一級學科博士點 —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 — 管理理論與工業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城市發展與管理、建設工程管理、知識產權與知識管理、金融工程與管理、科技發展與管理、會計學、技術經濟及管理、企業管理
博士后流動站 —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專業學位 — SIMBA、MBA、MPA、EMBA、工程碩士
黨政機構
紀委,教工黨總支,本科生黨總支,研究生黨總支,
工會,院辦公室,本科生教務科,研究生教務科,
外事辦公室,博士后流動站辦公室,圖書分館,專業學位辦公室,
MBA教學管理中心,MPA教學管理中心,工程碩士教學管理中心,EMBA教學管理中心
教學機構與人員
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建設管理與房地產系,工商管理系,會計系,
經濟與金融系,公共管理系,
科研、培訓、實踐機構
管理科學研究所,房地產研究所,信息管理與信息技術研究所,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研究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經濟研究所,現代金融研究所,管理理論與工業工程研究所,
市場營銷研究所,會計與審計研究所,戰略與財務研究所,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
技術經濟及管理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城市建設與災害管理研究所,公共經濟與管理研究所,
社會保障研究所,城市管理與城市信息化研究所,同濟大學發展研究院,中國房協同濟大學房地產高級研修中心,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同濟大學CIS策劃研究中心,上海市房地產估價師培訓中心,建設部同濟大學建設管理幹部培訓中心,
金融模擬實驗室,天安信息系統監查實驗室,管理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同濟大學房屋土地資源信息研究中心,
會計實驗室,城市管理與城市信息化實驗室,供應鏈與工業工程實驗室,同濟大學中國物流研究與培訓中心,
同濟大學經緯不動產研究院,同濟大學Autodesk,BLM聯合實驗室
職務 | 名單 |
顧問院長 | 郭重慶院士 |
名譽院長 | 成思危 |
院長 | 李垣 |
黨委書記 | 金福安 |
副院長 | 施騫,阮青松,程名望,謝恩 |
黨委副書記 | 陳松,陶建蘭 |
院長簡介:
李垣,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發展與改革戰略委員會主任,同濟大學管理高等研究院院長,同濟大學特聘教授。
任教育部管理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前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技術與創新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Journal of Management Analytics期刊主編,《管理學季刊》聯合主編。2000年12月—2010年1月任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院長。2010年4月-2017年2月任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執行院長。
1996年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同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2002年被選為陝西省“三五”人才。2012年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2016年獲“復旦管理學傑出貢獻獎”。
自2006年以來,在國際著名刊物發表或接受發表的英文論文(SSCI/SCI論文)60餘篇(不重複計算),發表中文CSSCI論文100餘篇。主編《技術管理》和《管理學》統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其中,《管理學》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2008年獲得國家精品教材;獲省部級獎勵10項,其中,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獎二、三等獎各1項;省教學成果獎1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包括重點項目1項),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后評估為“特優”;作為主持人之一,完成歐盟ASIA-LINK項目:國際運作管理(ICM);主持完成青島海爾、上海華誼、儀征化釺、蘇州元禾控股、上海良友、華信集團等企業項目10餘項。
作為首席專家,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和教育部社科重大項目。
願景
培養卓越管理人才,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使命
為中國和世界培養用經濟管理新知解決實際問題,以全球視野應對挑戰的富有責任感的業界精英。
2021年2月2日,入選2021胡潤百學最具財富創造力中國商學院榜單to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