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滿族鄉

龍山滿族鄉

龍山滿族鄉地處吉林省四平市最南端,歸屬四平市鐵東區管轄,二龍湖北岸,面積146.32平方公里。該鄉地處公主嶺市最南端,二龍湖北岸,東與伊通縣靠山鎮、伊通縣火山“落地七星”西尖子為界,西與梨樹縣孟家嶺鎮隔遼河相望;北與二十家子滿族鎮接壤。

地理環境


鄉政府駐地距公主嶺市區25公里,全鄉沿二龍湖30華里,有上千公頃草場,沿遼河28華里,總幅員面積為146.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20公頃,林地面積5078.2公頃,蘋果梨樹地800公頃,荒山804公頃,是典型的“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山區。

行政區劃


轄8個村,以滿族為主。

歷史沿革


龍山滿族鄉是滿族聚居的地方,“龍山”原名“放馬溝”。據傳,清朝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月,29歲的康熙皇帝來吉林巡遊視察,準備反擊沙俄侵略。回京路過今龍河鄉境,在某山溝休息,牧馬。之後,人們將此山溝名為“放馬溝”。1958年以前屬伊通縣,1958年2月劃歸懷德縣。1961年成立和平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為和平鄉,不久又改名為龍河鄉。龍河鄉現轄8個村、59個屯。

旅遊


龍山鄉境內風光秀美,山水相映,有公主嶺市最高峰——雞冠山、市級文物保護景點——神仙洞,憑牛頭山可眺望赫爾蘇舊址。二龍湖沿岸有三處集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大型釣魚區。境內交通便利,2002年開通的公主嶺—二龍湖旅遊專線,全長70公里。

資源


龍山鄉境內物產資源豐富,有國二級花崗礦5處,可開採儲量1億立方米;河沙年流積量達4000立方米;野生動物資源有梅花鹿、野兔、山雞等;野生植物有蕨菜、桔梗 等。

經濟


2006年底,全鄉社會總才產值達1.5億元,比2005年增長10%;人均收入5102元,比2005年增加387元。

養殖業

龍山鄉依靠山多水多的自然優勢,大力號召發展養鵝業,大鵝已發展到15萬隻,有超千隻的養殖場15個,超百隻的養鵝戶880戶,形成養鵝專業村3個,養鵝專業屯28個。
龍山鄉山多地少,地廣人稀,野生資源豐富,素有“東北三寶”之稱的野生梅花鹿在該鄉境內仍有繁衍生息,現有三個野生鹿群,共約50餘只。該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發展養鹿業,現有27個人工鹿場,鹿存欄1500餘只。2000年,外地客商在該鄉投資興建公主嶺市小尾寒羊養殖場,2001年開始實行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全鄉有120多農戶參與養殖。全鄉小尾寒羊共存欄4000多隻。

農業

龍山滿族鄉境內多低山丘陵,西部沿東遼河沖積平原。東遼河、餘慶號河、放馬溝河、泉眼溝河、靰鞡草溝河奔流於境內。山地、平原和水面分別占幅員面積的60%、30%、10%。土質多為棕壤、沖積土和草甸土,適合糧食作物和各種經濟作物生長。全鄉塘壩16處,耕地面積3635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