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河鎮

壩河鎮

壩河鎮,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地處漢濱區東端。

截至2020年6月,壩河鎮下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壩河鎮戶籍人口10823人。2011年,壩河鎮農業總產值達4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4元。

歷史沿革


因境內自南向北有穿境而過的壩河(沿舉多壩田)而得名。
清康熙年間,屬東鄉“磨溝鋪”。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后,屬“茨溝聯保”。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茨溝鄉第二保。
1950年,設第二區(張灘區),后改為壩河鄉。
1958年,並為管理區。
1961年,成立壩河公社。
1983年,改設壩河鄉。
1996年11月,勇敢鄉併入。
2011年6月,改為壩河鎮。

行政區劃


壩河鎮下轄17個行政村:斑竹園村、蘇山村、鴨鴿山村、獐樹村、興隆村、安坪村、伍灣村、柯家梁村、椒元村、普陀村、新更村、康樂村、繁榮村、康平村、寺姑村、代庄村、二郎村。
截至2020年6月,壩河鎮下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斑園村九組。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902125001121斑竹園社區
610902125203220樟樹村
610902125206122伍家灣村
610902125213220繁榮村
610902125215220寺姑村
610902125218220二郎村

政府領導


二00六年鄉鎮機構改革后,壩河鎮有黨委、人大、政府領導6人,全鎮行政編製25人,事業編製19人。設:黨政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業管理辦公室、財政所、司法所、農業綜合服務站、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站、文化廣播服務站、社會保障服務站、畜牧獸醫站等部門。
壩河鎮現任領導及職責分工:
汪顯明:黨委書記
分管工作:負責黨委、人大全面工作;分管人事、武裝工作
羅勝明:黨委副書記、鎮長
分管工作:負責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農經、扶貧、公安、統計、稅務、金融、商貿工作
高世根:黨委副書記
分管工作:協助黨委日常工作;負責組織、黨建、宣傳;分管機關、黨政辦、教育、減輕辦、青年、婦聯、工會、老齡委、文明辦、信訪、綜治、文化廣播
黃家山:紀委書記
分管工作:負責紀檢、監察工作、農業工作;分管農技、水利、農 機、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土管、通訊、畜牧、安全生產工作
周永梅:人大副主席
分管工作:協助人大日常工作;分管人大辦、民政、社會保障、統戰、科協、司法工作
陳 力:黨委委員、武裝部長
分管工作:負責武裝工作,分管民兵、鄉鎮企業、烤煙工作

地形地貌


壩河鎮地處淺山丘陵區。境內呈現“三山”(鴨鴿山、高王山、孟王寨)、“三河”(壩河、炭河、寺姑河)、“兩溝”(黃家溝、火石壩溝)的地貌。最高峰鴨鴿山,海拔1798米;最低點青藤溝,海拔432米。

氣候特徵


壩河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4℃,極端最低氣溫-8℃(2011年12月22日);極端最高氣溫41℃(1966年7月28日)。生長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600小時。年總輻射10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為335天。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80天,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8月最多。

水系水文


壩河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壩河,境內流長5千米;其支流炭河全長15千米、姜家河全長10千米、寺姑河全長7.5千米;另有黃家溝、鄭家河等。境內河流總長度46.5千米,河網密度0.7千米/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壩河鎮境內主要礦藏資源有石灰石、鐵。農業耕地面積16106畝,林地面積10.1萬畝。

自然災害


壩河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是洪澇、泥石流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0年7月18日,暴雨造成洪澇災害和泥石流災害,致使全鎮倒塌民房165戶,房屋嚴重受損323戶,折算經濟損失達560餘萬元。

鄉鎮交通


壩河鎮交通閉塞的狀況正在發生改變。先有平旬公路橫跨10.53公里,張壩柏油公路37公里,炭河公路縱貫全鎮。1986年前,除長(長嶺鎮)巫(開縣巫山鎮)路過境外,僅有馬鞍山、三角寨村兩條機耕路。1991一2005年修通了保全寨、長堰溝、大興廟的道路,總里程105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目標,90%的村實現了社社通公路,結束了農民祖祖輩輩肩挑背磨的歷史。鎮內大小客車由1986年的1輛增至2005年的7輛,農用車由6輛增至35輛。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壩河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3人,專任教師2人;小學9所,在校生806人,專任教師4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29人,專任教師4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壩河鎮教育經費達583.1萬元。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壩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9個,其中鎮衛生院1個;病床1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固定資產總值2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壩河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萬人次,出院病人600人次。
2011年,壩河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11214人,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壩河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96戶,人數2308人,支出226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45人,支出43.5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2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53人次,共支出12.3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臨時救濟1100人次,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5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6萬元。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壩河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3.2千米,生產能力47噸/日,年生活用水量1.4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87%。

鄉鎮經濟


綜述
2011年,壩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064元。
2018年,壩河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5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壩河鎮農業總產值達4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
壩河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壩河鎮糧食生產6000噸,其中小麥2323噸,玉米1118噸,水稻830噸。
壩河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烤煙。2011年,壩河鎮油菜種植面積3900畝,產量526噸;烤煙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150噸。
截至2011年末,壩河鎮累汁造林12.5萬畝,其中防護林11070畝,經濟林143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4萬株,林木覆蓋率65%,活立木蓄積量7.1萬立方米。
壩河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壩河鎮生豬飼養量2.5萬頭,年末存欄1.5萬頭;羊飼養量7600隻,年末存欄0.3萬隻;家禽飼養量7萬羽,上市家禽6萬羽。2011年,壩河鎮生產肉類及禽蛋1105噸;畜牧業總產值23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7.9%。
壩河鎮漁業以水庫養魚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域面積16.7平方千米。2011年,壩河鎮水產品總產量0.4萬噸;漁業總產值41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0.85%。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壩河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0千米,投遞點4個,鄉村通郵率3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4000件,征訂報紙150份、期刊100冊,業務收入4.8萬元。
截至2011年末,壩河鎮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1500戶,電話普及率25%。行動電話用戶25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55%。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2萬元。
截至2011年末,壩河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774萬元,比上年增長10%;人均儲蓄4366元;各項貸款餘額1551萬元,比上年增長26.5%。

特色產業


壩河鎮烤煙
壩河鎮烤煙
壩河鎮現有耕地10.8萬畝,適宜種植烤煙的面積近8000畝,是漢江以南優質烤煙適宜生長區之一。烤煙產業是從93年開始興起的,當年面積435畝,到94年全鎮總面積下滑到只有14畝,發展高峰期是97年,全鎮種植烤煙3200畝,產值達200多萬元,年創創稅28.6萬元,98、99兩年受自然災害和市場價格的嚴重影響,面積不斷下滑,2002至2006年期間,全鎮烤煙產業出現空白。近幾年隨著政府不斷扶持和煙葉市場形勢的好轉,鎮黨委、政府決定把烤煙產業作為一項重點產業來抓。
為了進一步調動煙農種煙的積極性,達到富民狀財目的,鎮黨委、政府切實加強領導責任,強化措施,獎勵大戶,扶持新戶,充分調動煙農務煙的積極性。自2007年開始,將烤煙發展任務作為指令性計劃下達各村,並作為幹部考核考評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幾年來的努力,烤煙生產已再次成為我鎮農民增收,財政增稅的特色支柱產業,全鎮發展烤煙種植8個村。2007年全鎮種植烤煙184畝,售煙總收入20萬元。2008年全鎮種植384畝,售煙總收入36萬元。2009年,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著力解決煙路(水)工程,為煙農創造有利條件。截止目前,全鎮種植烤煙達1500餘畝,有利地推動我鎮經濟發展。

人口


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61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