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天
1940年Basil Dean執導電影
二十一天(英文名:21Days,別名:21天)是由費雯·麗、勞倫斯·奧利弗主演的一部英國電影。這是勞倫斯·奧利弗與費雯·麗的第二次合作,該片於1940年1月7日英國上映。
劇照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Keith Durrant | 萊斯利·班克斯Leslie Banks | ||
Wanda | 費雯麗 | ||
Larry Durrant | 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 | ||
Larry Durrant | 勞倫斯·奧利弗 | ||
Mander | Francis L. Sullivan | ||
Beavis | David Horne | ||
John Aloysius Evan | Hay Petrie | ||
-- | William Dewhurst | ||
-- | Esme Percy | ||
-- | Frederick Lloyd | ||
-- | Robert Newton | ||
-- | Victor Rietti | ||
-- | Morris Harvey | ||
-- | Elliott Mason | ||
-- | Arthur Young | ||
-- | Meinhart Maur | ||
-- | Laurence Hanray | ||
-- | Fred Groves | ||
-- | Aubrey Mallalieu | ||
-- | Muriel George | ||
-- | Brian Herbert | ||
-- | Wallace Lupino | ||
-- | John Warwick |
製作人 | 柯達 |
導演 | Basil Dean |
編劇 | John Galsworthy、格雷厄姆·格林、Basil Dean |
攝影 | Jan Stallich |
配樂 | John Greenwood |
剪輯 | 查爾斯·克瑞奇頓 |
配音導演 | A.W. Watkins、William Hornbeck、Muir Mathieson、Lionel Salter、Mischa Spoliansky |
藝術指導 | Vincent Korda |
造型設計 | Vincent Korda |
二十一天 | 演員 費雯·麗 費雯·麗(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費雯·瑪麗·哈特利,英國電影和舞台劇演員。 1935年,費雯·麗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欣欣向榮》 ,1938年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電影,憑藉在電影《亂世佳人》中飾演的郝思嘉獲得第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之後費雯·麗回到英國發展戲劇。1950年後再次闖蕩好萊塢,參演電影《慾望號街車》。1951年憑藉《慾望號街車》獲得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獎,並且於1952年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由威尼斯影後走向奧斯卡影后的女演員。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被稱為英國“奧斯卡”)的英籍女演員,1963年獲得戲劇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疾病成為她一生事業的障礙,1967年7月7日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號的家中病逝。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 |
二十一天 | 演員 勞倫斯·奧利弗 勞倫斯·奧利弗,奧利維爾男爵(Laurence Kerr Olivier, Baron Olivier,1907年5月22日-1989年7月11日),又譯勞倫斯·科爾·奧利維爾,英國電影演員、導演和製片人,奧斯卡獎得主。和他的同代人約翰·吉爾古德、佩吉·阿什克羅夫特和拉爾夫·理查森一樣,勞倫斯·奧利維爾是20世紀最著名和最受尊崇的演員。他在舞台和銀幕上詮釋了從希臘悲劇到莎士比亞戲劇、到文藝復興喜劇、再到現代英美戲劇的諸多角色。憑藉1948年的影片《哈姆雷特》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影片獎,兩次獲得終身成就獎。另外,他還獲得了9次艾美獎提名並5次獲獎。在電影表演方面,他則得到了美國電影藝術科學院的高度承認——一生共獲得14次奧斯卡提名。和約翰·吉爾古德並稱為20世紀最著名和最受尊崇的演員。 |
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 |
美國USA | 1940年4月29日 |
瑞典Sweden | 1942年4月6日 |
費雯麗與勞倫斯
費雯麗與勞倫斯
影片在1937年的7月拍攝完畢,紐約等地區卻1940年才上映。人們對奧利弗的評價並不樂觀,但費雯·麗的演出卻精彩動人的,雙重性格的角色正是她的拿手好戲!(新浪網Vivian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