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雯·麗
英國女演員
費雯·麗(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8日),女,原名薇薇安·瑪麗·哈特利,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總督區大吉嶺,英國電影、舞台劇演員、編劇。
1935年出演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欣欣向榮》,1938年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電影,憑藉在電影《亂世佳人》,獲得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1950年後再次闖蕩好萊塢,參演電影《慾望號街車》。1951年憑藉《慾望號街車》獲得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獎,並於1952年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由威尼斯影後走向奧斯卡影后的女演員。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被稱為英國“奧斯卡”)的英籍女演員,1963年獲得戲劇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主要作品《鄉村紳士》《仰面大笑》《君子協定》。
1967年7月7日費雯·麗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號的家中病逝。
費雯·麗童年照
1931年5月費雯·麗進入了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
1932年12月20日剛剛19歲的費雯·麗就結了婚,不久后又有了孩子。
費雯·麗寫真照
1938年費雯·麗去美國探班在那裡拍攝《呼嘯山莊》一片的勞倫斯·奧利弗。同年2月費雯·麗就讓她的美國經紀人麥倫·塞爾茲尼克(大衛·塞爾茲尼克的弟弟)將她推薦給製片方。塞爾茲尼克觀看了費雯·麗在《英倫浩劫》和《牛津風雲》中的表演,將她定為重要候選人之一。最後費雯·麗勝過數百名女演員,包括寶蓮·高黛、瓊·克勞馥、凱瑟琳·赫本和貝蒂·戴維斯等重量級人物,贏得了斯嘉麗·奧哈拉的角色。
1940年費雯·麗出演了《魂斷藍橋》,塑造了一個沉靜的芭蕾舞演員形象,淪落風塵后無助的離開人世。同年費雯·麗與奧利弗在百老匯主演了舞台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1941年他們雙雙出演《漢密爾頓夫人》,奧利弗飾演霍雷肖·納爾遜,費雯·麗飾演愛瑪·漢密爾頓。
1946年她基本康復,恢復了表演,在桑頓·懷爾德的戲劇《九死一生》中獲得成功,但是那段時期上映的電影《凱薩與克麗奧佩拉》和《安娜·卡列尼娜》均不太成功。
1949年,費雯·麗在倫敦出演田納西·威廉斯的新劇《慾望號街車》,飾演布蘭奇·杜波依斯,一位瀕臨精神病的南方美人,奧利弗執導了這齣戲。
1951年費雯·麗主演了田納西·威廉斯編劇的《慾望號街車》中的布蘭奇·杜波依斯。威廉斯和製作人艾琳·邁耶·塞爾茲尼克觀看了她在《造謠學校》和《安提戈涅》的表演后決定讓她出演該角色。《慾望號街車》為費雯·麗贏得了第二個奧斯卡金像獎。同年費雯·麗和奧利弗演出了兩部關於克利奧帕特拉的戲劇,威廉·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和蕭伯納的《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之後,他們來到紐約,在齊格菲劇院整整表演了一季。
1953年1費雯·麗與彼得·芬奇一起前往斯里蘭卡拍攝《象宮鴛劫》。
費雯·麗
1955年她主演了影片《蔚藍深海》。同年在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福鎮演出一季莎翁的戲劇,包括《第十二夜》、《麥克白》和《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
1959年,費雯·麗參加諾埃爾·科沃德的喜劇《Look After Lulu》的演出。
1961年,費雯·麗參加了影片《羅馬之春》的拍攝。
1963年,參演百老匯音樂劇《同志》並獲得了托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獎。
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備註 |
1935 | 綠色的綬帶/The Green Sash | 吉尤斯塔 | |
1935 | 道德的面具/Mask of Virtue | 漢麗艾德·杜克斯諾 | |
1936 | 查理二世/Richard Ⅱ | 皇后 | |
1936 | 快樂的偽君子/The Happy Hypocrite | 珍妮·麥勒 | |
1936 | 亨利八世/Henry Ⅷ | 安妮·博林 | |
1937 | 勢在必行/Because We Must | 帕梅拉·戈爾丁 | |
1937 | 鐘樓的蝙蝠/Bats on the Belfry | 傑西卡·莫頓 | |
1937 | 哈姆雷特/Hamlet | 索菲利亞 | |
1937 | 仲夏夜之夢 | 泰坦尼婭 | |
1938 | 賽琳娜·布蘭迪斯/Serena Blandish | 賽琳娜·布蘭迪斯 | |
1940 | 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 | 朱麗葉 | |
1941 | 醫生的窘境/The Doctor's Delimma | 詹妮弗·杜蓓達 | |
1942 | 緋聞學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 | Lady Teazle | 2場,慈善演出 |
1943 | 春日派對/Spring Party | 巡迴演出 | |
1945-1946,1948 | 九死一生/The Skin of Our Teeth | 莎賓娜 | |
1948 | 緋聞學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 | 蒂賽爾夫人 | |
1948 | 查理三世/Richard Ⅲ | 安夫人 | |
1949 | 安提戈涅/Antigone | 安提戈涅 | |
1949 | 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 布蘭奇·杜波依斯 | |
1951 | 凱撒與克里奧佩拉/Casar and Cleopatra | 克里奧佩拉 | |
1951 | 安東尼與克里奧佩拉/Antony and Cleopatra | 克里奧佩拉 | |
1951 | 百萬明星之夜/Night of 100 Stars | 短劇名Terrible Triplets | |
1953 | 睡王子/The Sleeping Pringce | 瑪麗·摩根 | |
1954 | 百萬明星之夜/Night of 100 Stars | ||
1954 | 緋聞學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 | Lady Teazle | 1場 |
1955 | 麥克白/Macbeth | 麥克白夫人 | |
1955 |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 薇奧拉 | |
1955-1957 | 泰特斯·德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s | 拉薇尼婭 | |
1956 | 南海泡沫事件/Southsea Bubble | 桑德拉 | |
1956 | 百萬明星之夜/Night of 100 Stars | Top Hat White Tie and Tails | |
1958 | 百萬明星之夜/Night of 100 Stars | Clown Skit | |
1959 | 照顧璐璐/Look After Lulu | Lulu d'Arville | |
1959-1962 | 天使的決鬥/Dual of Angels | 鮑拉 | |
1961-1962 |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 薇奧拉 | |
1961-1962 | 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illias | 瑪格麗特·戈蒂埃 | |
1963 | 同志/Tovarich | 塔蒂阿娜 | 百老匯音樂劇,托尼獎最佳女主角 |
1964 | 莎翁400周年誕辰 | ||
1965 | 伯爵夫人/La Contessa | Contessa Sanziani | |
1966 | 伊萬諾夫/Anna Petrovna | 安娜彼得羅芙納 | |
1967 | 微妙的平衡/A Delicate Balance | 艾碧 | 未上演,5月開始排練直至7月去世 |
時間 | 類別 | 作品名稱 | 合作演員 | 節目名稱 |
1940 | 廣播劇 | 私人生活/Private Lives | 勞倫斯·奧利弗 | |
1950 | 廣播劇 | 蝴蝶夢/Rebacca | 勞倫斯·奧利弗 | Lux Radio |
1951 | 廣播劇 | 凱撒與艷后/Caesar and Cleopatra | 勞倫斯·奧利弗 | NBC "The Big Show" |
1951 | 短劇 | 九死一生/The Skin of Our Teeth | -- | ITV Play of the Week |
費雯·麗與勞倫斯·奧利弗
1940年2月吉爾·埃斯蒙德同意與奧利弗離婚,而霍爾曼也同意與費雯·麗分手,後來他們保持了一生的友誼。8月30日奧利弗和費雯·麗在聖巴巴拉結婚,只有證婚人凱瑟琳·赫本和加森·卡寧參加了儀式。
1960年費雯·麗和奧利弗離婚,之後奧利弗與瓊·普洛萊特結婚。
費雯·麗和奧利弗離婚後,與約翰·梅里韋爾走到了一起。
《亂世佳人》劇照
良好的英國式教養賦予費雯·麗善解人意、殷勤好客的性格,她終其一生都保持著廣交朋友、關心他人的生活習慣。無數或熟悉或陌生的人都曾在失落的時候接到過費雯問候的電話、信件或是禮物。(新浪娛樂 評)
費雯·麗是非常迷人的女士,她使人傾倒的美貌經常使人忽略了她作為一個演員的驚人成就。大美人很少成為偉大的演員——只是因為他們不必要這麼做。費雯·麗不一樣:有抱負、有恆心、認真、經常有靈感。(加森·卡寧 評)
後世紀念
時間 | 紀念方式 |
1969年 | 科芬園聖保羅教堂為費雯·麗豎立了一塊紀念牌 |
1985年 | 為了紀念“英國電影年”,發行了一套採用了費雯·麗、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查理·卓別林、彼得·塞勒斯、大衛·尼文肖像的郵票。 |
1999年 | 倫敦大英圖書館從勞倫斯·奧利弗的遺產中購買了收藏的資料文件。 |
1994年12月 | 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購買了一本上面有交織字母“L&VO”的相冊,作為澳大利亞表演藝術歷史記錄的一部分。 |
2013年 | 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從費雯·麗的後人手中購得了她的相關檔案,展出其中部分藏品並將它們數字化。 |
2013年 | 德文郡的托普瑟姆博物館圍繞費雯·麗的一生及成就舉辦展覽,慶祝她100周年誕辰。 |
2017年 | 美劇《宿敵》的編劇Michael Zam和Jaffe Cohen將為其打造一部傳記片,講述她的表演生涯,以及和前夫勞倫斯·奧利弗20年感情糾葛。 |
奧斯卡金像獎 獲獎2次
1952 ·最佳女主角獎 獲獎
1940 ·最佳女主角獎 獲獎
金球獎 獲獎1次
1952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獲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獲獎1次
1951 ·沃爾皮杯最佳女主角獎 獲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 獲獎1次
1953 ·最佳英國女演員獎 獲獎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獲獎2次
1951 ·最佳女主角獎 獲獎
1939 ·最佳女主角獎 獲獎
托尼獎 獲獎1次
1963 ·最佳女主角獎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