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作家群
中國當代最著名的地市級作家群
“南陽作家群”是指河南省南陽市的作家群體,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其陣容整齊、人數眾多、作品獨特,在中國當代文壇築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被譽為“中國當代最著名的地市級作家群”。它不僅是文學豫軍的最主要力量,而且在中國文壇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南陽作家群
這支人數眾多、陣容強大的創作隊伍呈現出老中青梯次構成合理的良好局面。他們正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火熱生活。
南陽作家群以其獨特的文化團體在中國大地盛開出一片嬌艷的花朵,多年來一直湧現出眾多的文藝青年和文學新秀。在廣大作家和文學愛好者的支持下,南陽作家群再創新高。湧現出一批批富有創意的青年領袖作家,在文學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並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原名凌解放,1946年生,河南南陽人,南陽作家群代表人物,中共黨員。河南省優秀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67年高中畢業,1968年入伍,在部隊歷任戰士、宣傳幹事、連副指導員。1978年轉業,歷任卧龍區宣傳部科長、區文聯主席,1995年當選為南陽市文聯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全國第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六屆代表大會代表。河南省優秀專家。中共十八大代表,現任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
1984年起著手撰寫《康熙大帝》,歷4年完成全書4卷共160餘萬字。第1卷《奪宮》,出版后引起轟動。1卷至4卷由黃河文藝出版社出版,香港、台灣也相繼推出繁體字豎排版本。1989年《康熙大帝》獲河南省優秀圖書獎,1993年獲河南省第一屆優秀文藝成果獎。
1990年至1992年,他又創作了《雍正皇帝》3卷共140餘萬字,由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香港、台灣也競相出版發行。此書獲“八五”期間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香港《亞洲周刊》評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之一。香港明窗出版社、台灣巴比倫出版社相繼出版中文繁體字體,韓國車老師語文社等即將出版韓文本。1995年,《雍正皇帝》獲湖北省優秀圖書獎,1996年獲河南省第二屆優秀文藝成果獎。根據本書改編的60集電視劇1998年拍攝完成,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受到文藝界及廣大群眾好評。
1994至1996年,他又以驚人的速度,超常的勞動,向讀者推出了“帝王系列”第三部《乾隆皇帝》前3卷:《風華初露》、《夕照空山》、《長河落日》共130餘萬字。2000年獲得美國“最受歡迎的海外華人作家作品獎”。
隨後,相繼出版散文集《二月河語》、《密雲不雨》、《佛像前的沉吟》等散文隨筆集多部。在全省、全國乃至海內外華人世界享有廣泛的聲譽和影響。
因其筆下五百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內外讀者熟知,2006年版稅收入至少1200萬元人民幣,為該年度中國作家的第二名。
男,1941年3月生。河南社旗縣大馮營鄉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河南省文史館館員,河南文學院院士。被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聯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光榮稱號。1958年開始發表作品,先後在全國百餘家報刊發表散文、隨筆1400餘篇,約300萬字。
出版散文集《鄉間的小路》、《葫蘆引》、《鈴鐺》、《綠窗小品》、《唱給文學的戀歌》、《情歌·輓歌》、《皇天后土——99個農民採訪記》、《橋的呼喚》、《豆的繫念》、《古典的原野》、《鄉關回望》、《還鄉雜碎》、《周同賓散文自選集》、《周同賓散文》(四卷)等多種。
百餘篇作品被《新華文摘》、《讀者》、《書摘》、《中華文學選刊》、《散文選刊》、《雜文選刊》、《作家文摘》、《青年文摘》、《東西南北》、《散文海外版》等選刊類報刊選載,收入近百種全國性散文選本,被編入大學文科及中學教材。《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中華讀書報》、《文藝報》、《河南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評介其文學創作情況,數十家文學期刊及學術期刊發表了有關周同賓散文的評論文章。
中央電視台於1998年8月14日播出了《周同賓與<皇天后土>》的專題節目。在各級文學作品評獎中30餘次獲獎。《情歌·輓歌》等三書河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第二、三、四屆優秀文藝成果獎。
其作品《皇天后土》獲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首屆魯迅文學獎優秀散文獎。
南陽作家群
長篇小說《人精》200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並改編為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小鼓大戲》。2009年連續在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娛樂頻道及部分省衛視播出。2009年在全國藝術家協會組織的三十年農村題材優秀電視劇評獎中獲二等獎。2010年4月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人道》。作為一位官員作家,李天岑在南陽享有較高的盛譽。
本名王遂河。1954年生,1981年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現供職於南陽市文聯。
南陽作家群
曾被評為八十年代以來中青年小說家五十強,多次獲得河南省優秀文學藝術成果獎。行者的小說具有強烈的超驗性、先鋒性和個性色彩,在南陽乃至全省、全國都有很大的影響。
南陽作家群
河南省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供職於河南省南陽市文聯。廖華歌的創作尤其是散文創作,敢於不斷創新,標新立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全省全國都享有較高的聲譽。
男,河南鄧州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史志協會副會長、全國勞模、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南陽作家群
男,1953年11月生於河南省鎮平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高中畢業后回鄉,做過農民、民辦教師、臨時工。
南陽作家群
2005年出版長篇小說《望城》。這部40餘萬字的長篇小說以廣闊的城市生活為背景,從不同視角描寫了一群農民進城以後的種種命運,具有較強的現實主義感染力和較高的思想和藝術水準,是南陽現實主義題材長篇小說中的傑出作品。
進入2008年,馬本德開始嘗試電視劇創作,與人共同改編創作了20集電視劇《小鼓大戲》,此劇獲得全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題材電視劇二等獎。
南陽作家群
殷德傑思想深沉,文筆老辣,作品人物鮮活,故事生動,韻味雋永,充滿悲劇意蘊,在南陽農村題材小說創作中,具有極大的潛力和優勢。
南陽社旗人,80后青年作家,河南省作協會員、鄭州作家協會會員,有詩文430餘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北方作家》《花火》等報刊發表,先後被《讀者》《意林》《青年文摘》等轉載,入選參編30多種圖書,總字數逾100萬字,文章獲獎100餘次。2005年出版個人文集《青春的胴體》。2012年在國家級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淚水飛揚》。16萬字的校園青春小說《淚水飛揚》以21世紀為寫作背景,創作出了90後學子積極向上的風貌,笑中含淚,讓人回味無窮。該書由魯迅文學獎冰心圖書獎得主譚旭東教授作序,《中華讀書報》編輯張雋、《中國圖書商報》記者潘啟雯80後作家張一一和郭敖推薦。另著有長篇小說《房奴時代》等。
二月河
《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作品長期“霸佔”全國各大書店暢銷台並被翻譯為多種文字在各國出版發行,主要作品還被翻拍成電視連續劇在全國熱播。
周大新
《第二十幕》、《21大廈》、《湖光山色》多部作品被翻譯為外文在海外出版發行《湖光山色》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其中由其小說《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編的電影《香魂女》獲1993年度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金熊獎”。中篇小說:《向上的台階》、《銀飾》、《舊世紀的瘋癲》等三十餘部。
姚雪垠
柳建偉
《突出重圍》、《英雄時代》、《石破天驚》、《愛在戰火紛飛時》作品曾獲茅盾文學獎等諸多獎項,根據作品改編的影視劇曾獲金鷹獎等各大獎項。
瘂痃
《瘂痃詩抄》、《深淵》等作品享譽台灣詩壇。
卧龍生
《飛燕驚龍》、《金劍鵰翎》、《仙鶴神針》等,作者被譽為“武俠泰斗”、“三劍客”之一的多部作品被翻拍為影視劇。
《滿票》、《林魂》等。
李天岑
《人精》、《人道》等,《人精》被改編為電視劇《小鼓大戲》在央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