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納新

聚光科技首席執行官

姚納新,浙江慈溪人,北京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畢業。后赴美國攻讀伯克利大學分校生物工程碩士,又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獲得了管理學碩士學位。

人物概述


2002年,姚納新與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王健,在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立了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聚光科技的宗旨是利用國際先進的光電測量分析技術如DLAS技術,為鋼鐵、冶金、焦化石化、電力、環保、製藥、航空航天等行業用戶提供高端光電測量分析儀器、系統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創業兩年多來,聚光科技經歷了業績的高速增長。聚光科技系列產品推出后很快推廣應用於鋼鐵、冶金、石化、焦化、環保和航空航天等行業市場,在鋼鐵、焦化等行業的市場佔有率更是達到15%以上,並遠銷到美國、英國和非洲等海外國家,成為中國高端分析儀器市場的一支生力軍。公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聚光科技已經獲得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公司產品也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計劃和浙江省科技計劃,同時又被列為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入選“中國最具競爭力科技型中小企業百強榜”。
聚光科技的蓬勃發展也需要社會各界人才的加入和支持,公司以海納百川的精神歡迎各界人才加盟聚光科技。

人物經歷


姚納新
姚納新
回顧採訪姚納新時的情景,有這樣一種感覺:他是一個極具個性的人物。思維敏捷,行事果斷,善於言談;自始自終,他表露的神情總是那麼自信。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人就應該去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聚光科技公司(FPI)經過3年半的發展,已成為國內唯一從事半導體激光氣體分析系統研製和產業化生產的企業,產品已成功應用於鋼鐵冶金、石油化工、水泥建材、能源電力、航天航空、垃圾焚燒等諸多領域,滿足了傳統產業對檢測手段技術升級的迫切需要。該產品作為紅外光譜等傳統氣體分析儀的升級替代產品,其核心技術在國際上僅為極少數國家掌握和從事產業化開發。
按常理,姚納新應該非常知足了,但當被問及,對公司進展是否滿意時,他卻說,比創辦企業時預想的進展要慢了一點,原因是對國內市場營銷的複雜性認識稍顯不足,但他對公司的產品前景非常看好——9月13日,半導體激光在線氣體分析系統榮獲中國儀器儀錶學會2005年度最高獎項(科學技術獎);10月14日,聚光科技公司實施的產業化項目以其技術和產品顯著的創新性、先進性,良好的銷售業績和增長趨勢,被國家發改委列入2005年度科學儀器高技術產業化專項。
做喜歡做的事
姚納新從北京大學生物系畢業后赴美留學,在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讀博士。3年博士課程后,他作出了令導師驚訝的抉擇:放棄博士學位。“既然不能成為一流的科學家,那就應該去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時隔多年,姚納新回憶此事,仍坦然處之。他所說的最喜歡的事,就是今天看到的聚光科技公司的崛起。該拿的博士學位,他放棄了;喜歡的,他執著追求——他拿下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這是他認為經營公司應該有的學習經歷。
姚納新喜歡挑戰,喜歡創新,喜歡運籌、經營和管理。當初回國創辦公司時,想的是實現自己的創業理想。現任聚光科技公司首席技術官(CTO)的王健(和他同為FPI創始人,浙江大學光學儀器博士、美國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博士),是他的搭檔,兩人志同道合。但姚納新長袖善舞,在制定和實施公司的發展策略及市場銷售、財務和行政運作方面足智多謀。公司自主開發的擁有知識產權的LGA半導體激光在線分析系統,是他們選擇回國創辦公司的成功標誌。
建研發團隊
姚納新認為,中國市場的高端分析測試儀器,幾乎被跨國公司所壟斷,這是海外求學多年的人所不願看到的事實。這為留學人員回國發展,科研成果和產品創新提供了寬廣的空間。分析測試儀器的研發、製造需要多種技術的集成,而國內科研院所現有的體制短期內不易縮短與國外大公司產品的距離。聚光科技公司2002年成立后,組建的研發隊伍,涉及光電子、精密儀器、工業自動化、半導體物理、電子材料、測控技術、機電一體化、軟體工程等專業。他們中既有多年從事光電技術研究開發的專家、留學歸來的學者、在光電應用領域拼搏多年的骨幹技術人員,也有一批富有創新激情的新一代博士、碩士研究生和大學生。姚納新認為,公司的發展離不開人才,但一定要有激勵機制。回國創辦公司,就是要把國內的人才整合起來,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研發團隊,將國際最先進的光電技術與中國各行業的應用結合起來,不斷開拓創新,研發製造性價比優於國外的新產品。
聚光科技公司經過3年半的打拚,已使業內的跨國公司刮目相看,不可小覷。歐洲某大公司的高層主管曾希望收購他們公司的股份,是喜是憂,這裡不加妄評,但這足以說明聚光的能量。姚納新表示,希望明后兩年,聚光能夠成為中國業內的NO.1。說起這些時,他顯得信心十足:技術是最先進的,質量是最好的,性價比是最優的;中國不缺低端產品,只做高端的,同類的產品一定做得最好。為滿足各行業領域對半導體激光在線氣體分析系統這一先進適用產品迅速增長的需求,聚光科技公司於2004年5月增資達到1200萬美元,在杭州高新區正建造廠房,擴大生產規模和能力。談到公司下一步的研發方向,姚納新透露,他們將關注工業行業高端分析儀器和生物醫療儀器的研製。
做自己想做的事,說到而且做到了。姚納新做事果斷,源於自信。敢於和跨國公司比拼的魄力,善於整合人力資源和穿透市場的能力,使他邁向成功。但,路還在繼續。

人物評價


企業“新”
——創辦企業僅8年,榮登《福布斯》榜單
作為企業家的姚納新,無疑是非常精彩的。他同合伙人一起創辦的聚光科技,8年間獲得的榮譽數不勝數:公司產品先後被列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科技部火炬計劃、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計劃、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等。
聚光科技在國內研製成功激光在線氣體分析系統,多項關鍵技術富有創新(申請8項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6項軟體著作權),該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聚光科技被國際電工委員會授權指定該項技術的國際標準,聚光科技擁有了專利及軟體著作權兩百餘項,榮登《福布斯》“2009中國潛力企業榜”……
姚納新個人的榮譽單也很長: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十大傑出青年、杭州市十大傑出青年、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感動中國百名優秀企業家。
理念“新”
——做事靠VISION(眼光,視野)
在和姚納新聊到怎樣的浙商算得上“新浙商”時,他口中不斷地蹦出“vision”(視野、眼光),顯示出他的獨特見解。
姚納新說,新浙商的“新”,可以有許多方面,比如是新冒出來的企業家,可以是新產業,新的團隊管理模式,有股權分配的新概念等等,但最要緊的是要有“vision”。在國外,MBA的教授,大公司的企業家,最講究的是“vision”(視野、眼光)。姚納新的理解是,對一個企業家來說,擁有國際視野是第一要緊的,眼界高,目標才會大,規劃才能大氣;做事要學會“站在山頂看問題”。其次才是具體的操作模式。
他記得在慈溪中學讀書時,教物理的高老師給他們講物理題,不是就物理講物理,而是從哲學的高度來講物理,這種方式影響了他的今天。
聚光科技的“VISION”可謂不小——做中國的西門子。
姚納新說,做中國的西門子不僅是全公司的口號和願景,正在從產品供應、售後服務、團隊建設三方面一步步朝它快速邁進。
在聚光科技誕生之前,國內的高端分析檢測儀器領域,是德國西門子、美國ABB、日本橫河等國際大公司的天下。聚光科技這幾年發展迅速,客戶幾乎囊括了國內所有的大型鋼鐵企業,並在石油化工、電廠、環保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姚納新說,目前在鋼鐵企業的生產過程在線分析領域,聚光佔有70%的份額;在環保污染物的在線監測分析領域,聚光也是國內最大的供應商,佔有25%左右的市場份額。2005年底,西門子分析儀器全球總裁來到杭州,專門造訪聚光,表達了與聚光科技開展全方位合作的意向。
姚納新說,自己的產品並不比全球競爭企業便宜,甚至更貴,能勝出的關鍵在於售後服務做得更好。產品在其生命周期里,能享受到整體更優質的服務。
聚光科技的企業文化是“人與人是平等的”,在聚光科技,在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所有的規章制度的建立,都是自下而上的。一項制度要建立,先由員工討論,形成建議后再報管理層。姚納新認為,這樣建立起來的制度,更人性化也更容易執行——因為這制度本來就是大家自己制定出來的。員工們應該在良好的氛圍里,快樂地工作。
公司還為員工提供了完善優質的工作環境,不但辦公區域舒適高效,其他配套一應俱全,有健身房,多樣化餐廳,咖啡休息室等。
生活態度“新”
——義務成立海創會,任大學生導師
聚光科技新大樓一派中式園林設計,迎面的天井裡,是層層疊起的假山,長廊涼亭,流水潺潺。秘書張媛說,為了確定這一塊“門臉”的建築風格,姚納新和設計單位多次商榷,確定了現在這中國園林式花園。雖然欣賞中式風格的建築,但是姚納新本人予人之感覺卻是西式而陽光的:整潔的T恤便褲,細碎的短髮,一根根精神抖擻地豎著,陽光健康的身材,眼睛里透著一股英氣。
做慣“空中飛人”,姚納新在緊湊的航程間還是會偷閑看小說,聽音樂,比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福爾摩斯探案集》,比如《梁祝》和《二泉印月》,還有順子的《回家》。
“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感”。除了自身的發展和企業的成長,姚納新心中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是實現社會責任。
在緊張和忙碌之中,姚納新分出一份閑心,在錢江新城城市二號副陽台,開設了一家叫做城市之光Buddhacafé的咖啡店,成了杭州海創會(姚是執行會長)每月海歸聚會的固定場所。
“擁有共同海外背景
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懷揣各自的夢想
奮鬥在各行各業
踏海而歸擇天府之國
同享品質於錢江之畔
意氣風發揮斥方遒
談古論今共享資源
在杭州
在城市之光
在海歸沙龍”
從2009年7月起,每月最後一周的周日下午或晚上,海歸沙龍是朋友聊天談創業思路的法定日子。
7月26日晚上,海歸沙龍第一期活動現場,姚納新“就如何在公司不同發展階段進行組織團隊建設”,與眾多海歸與嘉賓作了互動交流。
作為不老不小的“中海歸”,姚納新自覺有義務為小海歸們提供幫助,請“過來人”或講述的自己的工作方式,或介紹各自的成功經驗。
近年來,姚納新不但多次成功引進國外高科技企業進杭投資發展,而且樂於指導和培養在杭海歸和本地大學生創業發展,百忙之餘,他還兼任浙江大學創業導師。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聚光的一大原則,聚光每年都為大學生提供上百個實習崗位,就業崗位今年提供了三四百個,還出資成立了“創新獎學金”,資助陝西的佳縣中學,捐贈了汶川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