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
2005年趙重光導演的一部電影
《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是由趙重光執導,周小斌等主演的電影,該片於2005年6月23日上映,片長90分鐘。
該片講述了馬尚文訴牛五斤身體傷害賠償一案中,法官老張與馬尚文之間的故事。系列電視電影《法官老張軼事》從《審牛記》到《迴避》已經播出四部,曾獲得了金雞獎和華表獎等榮譽。
劇照
劇照
劇照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老張 | 周小斌 | ||
小劉 | 周小剛 | ||
院長 | 韓義強 | ||
馬秀芳 | 王美 | ||
馬尚文 | 尚鐵龍 | ||
馬妻 | 叢中笑 | ||
牛五斤 | 陳水清 | ||
牛妻 | 湯琰 | ||
村主任 | 楊同順 | ||
律師 | 顏勤 | ||
老孫 | 王大安 | ||
小李 | 李哲 | ||
小齊 | 高紹強 |
職員表
總導演 | 李海 |
---|---|
製作人 | 李哲、楊德文、韓義強、孟昭順 |
副導演 | 王美 |
編劇 | 趙冬苓 |
攝影 | 李剛 |
錄音 | 趙波 |
配樂 | 郭建勇 |
剪輯 | 李剛 |
調音 | 王曉晰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一.關於劇作
這個攝製組的編導演和其他主創部門,都是從《養老樹》沿襲過來的。熟人,交流起來不難。《老張》是個系列,我們從第三部接過來,有難度,但站住了腳。往下怎麼走,怎麼才能不掉下來,還是有難度的。有這麼幾個原則恐怕是要貫徹的:第一,保持住輕喜劇的風格。第二,故事雖不相同,萬變不離其宗。還是要把塑造人物擺在前頭。第三,質樸流暢的敘事風格。這三點指的是作為系列要把握的共同點。但每部的事件不一樣,故事結構和人物關係不一樣,就要有所區別。認真辨析和把握住區別在哪裡,就是我們創作的出發點。否則,片片一律,我們拍得沒勁,觀眾看得也沒趣。前兩部就不提了,單和《養老樹》比較,區別就很大。《養老樹》是一對人物糾葛貫穿始終,戲劇衝突是線性的。《迴避》的人物關係就複雜得多,所有人物都跟老張過不去,他們之間卻互不相干,甚至原被告雙方都沒在片中照面。所有人物圍繞老張形成一個輻射狀的關係構成。但從敘事角度分析,卻又是有頭有尾,有發展有高潮疏密有致極為圓通的一個故事。這種區別,對編劇來說也許問題不大,什麼樣的內容決定什麼樣的形式。但周小斌失去了柏青老師精彩的對手戲,會不會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這不能不說是導演要面對的一個問題。研究區別在哪,並不是簡單的論短長,沒有了柏青老師的戲,未必就不好看。電視電影的表演畢竟不是說相聲。有沒有新的可能?由嬉鬧轉向黑色幽默,由陳佩斯轉向葛優的風格?要有試一試的勇氣。
二.關於造型
《老張》是個說口戲,是以對話為主要敘述表達手段,這是它的基本風格特徵。但畢竟不是廣播劇。視覺造型恐怕是劇本留給我們的巨大創作空間。比如:劇本描寫的馬秀芳是個不講道理的潑辣女人,我們請王美來扮演。而王美因上個戲剪了一頭時尚的短髮,還染成了紅色。很難扮演劇本文學形象那種農村婦女。那我們可不可以設想這是一個闖蕩江湖見過世面的女人,在鎮上開了間美容美髮店。這樣,頭髮造型合理了,她和老張衝突的環境也不是劇本所提示的村口那樣的一般化的場景了。改在正逢大集的鎮大街上一鬧,視覺和聽覺環境大不相同。本來一個過場就可以演變成一場重場戲。能給視聽造型提供更多藝術創造的可能性。再如,礦難是整個事件的背景,就只這麼說過來說過去的,不如直接給一個視覺再現,用畫外音一穿,會更具電影語言特點。采景我們去過煤礦,那裡黑灰的調子和機械的雜訊給人毫無人性色彩的感受,農耕文化和工業文明的衝突在這裡體現得最強烈,要突出撞擊,碾壓給人帶來得巨大感官刺激。
三.關於聲音和音樂
高清製作使我們有了製作5、1環繞聲的機會,但作為老張這樣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影片,聲音動態範圍不大,就需要格外注意對聲音的挖掘和設計。注意畫外空間的充分利用和聲音的動態漂移,在設計畫面時,還要充分考慮聲音造型的可能。如集市的嘈雜,鼎沸的人聲和地方戲融為一爐,還可以不時飄過幾聲刀郎或者S、H、E。既是地方的又是時代的,要一種很感性的東西。音樂應該和《養老樹》有一種傳承的關係,呂劇旋律的基調不變,但在音樂色彩和配器上要做調整,《養老樹》的配器運用墜琴造成的偕噱味道不能沿用了,代之以對老張內心情感的更多刻畫。
一個根植大地的基層農村法官,一樁看似簡單卻人命關天的賠償官司,他用自己的幽默和一心為民的情懷,在法和理的中間地帶,為愛戴他的人民群眾奔波無悔。
系列電視電影《法官老張軼事》從《審牛記》到《迴避》已經播出四部,曾獲得了金雞獎和華表獎等榮譽。本片在講述一個基層法律工作者的艱辛的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著農村基層普法教育的艱巨性性和長遠性。影片的主演張小斌是深受觀眾喜愛的喜劇演員,從《好爹好娘》到《刻骨銘心》,從《炊事班的故事》到《結婚十年》,張小斌所塑造的優秀黨的領導幹部的形象和平常小人物,都已經深深地烙印在觀眾的記憶里。
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