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4條詞條名為經濟學基礎的結果 展開

經濟學基礎

2003年美國曼昆編著圖書

《經濟學基礎》是2010年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曼昆。

該書保留了曼昆《經濟學原理》(第5版)最為基礎和核心的內容,篇幅縮減了1/3,因而更適合一學期的經濟學原理課程教學使用,也更適合對經濟學感興趣的一般讀者閱讀。

內容簡介


曼昆《經濟學原理》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經濟學入門教材,其英文原版已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等美國600餘所大學用作經濟學原理課程的教材;迄今為止,它已被翻譯成20餘種語言,在全世界被廣泛採用;其中譯本也是國內選用最多、最受歡迎的經濟學教材。

作者簡介


N·格里高利·曼昆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他當學生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經濟學。當教員時,他講授過各種課程,包括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統計學和經濟原理。多年前他甚至還在長灘當過一個夏天的帆船運動教練。
曼昆教授是一位高產學者。他的著作發表在許多學術雜誌上,例如,《美國經濟評論》、《政治經濟學雜誌》和《經濟學季刊》,也常發表在普及性的報刊上,例如,《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他也是《財富》雜誌的專欄作家和最暢銷的教科書《宏觀經濟學》的作者。除了教學、研究和寫作之外,曼昆教授還是設在麻省坎布里奇的非贏利性思想庫國民經濟研究局貨幣經濟學部主任,以及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和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顧問。
曼昆教授現在與妻子德博拉和他們的孩子凱瑟琳、尼古拉和皮特住在麻省的威爾斯
曼昆的成名,是因他對經濟學思想的突出貢獻。眾所周知,資本主義世界持續的停滯膨脹,使三十年代以來的主流經濟思想凱恩斯主義受到嚴重質疑。一些新學派紛紛登場,其中曼昆尤為一枝獨樹。他不是放棄凱恩斯主義,而是通過自己在微觀經濟學領域的研究,努力為凱恩斯主義提供一個新的、更堅實的微觀基礎。他大量吸收貨幣主義、供給學派和理性預期學派的精華,使自己的思想升華於各家之言之上。
曼昆隨和的個人作風,也給哈佛相當嚴肅的師生關係吹進了一縷新風。當學生問到他不熟悉的問題時,他從不諱言自己對此缺乏研究。曼昆說話快如飛簧,這也許是因他的思維速度太快。他曾為此說自己是“殘廢人”,無法自控語速。

目錄


第1篇 導言

第1章 經濟學十大原理
(少數幾個重要思想指導著經濟學的研究)
第2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經濟學家既可以作為科學家來觀察世界,也可以作為決策者來觀察世界)
第3章 相互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
(比較優勢理論解釋了人們如何從經濟上相互依存性中獲益)

第2篇 市場如何運行

第4章 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
第5章 彈性及其應用
(經濟如何讓協調獨立的經濟主張?通過供求市場的力量)
第6章 供給、需求與政府政策
(用供求的工具來考察各種政府政策的效應)

第3篇 市場與福利

第7章 消費者、生產者與市場效率
第8章 應用:賦稅的代價
第9章 應用:國際貿易
(為什麼供求均衡對整個社會是合意的?消費者和生產者剩餘的概念解釋了市場的效率、賦稅的代價,以及國際貿易的利益)

第4篇 公共部門經濟學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
(市場結果並不是總是有效率的,政府有時可以彌補市場失靈

第5篇 企業行為與產業組織

第12章 生產成本
第13章 競爭市場上的企業
(企業理論闡明了競爭市場供給背後的決策)
第14章 壟斷
(有市場實力的企業會使市場結果無效率)

第6篇 宏觀經濟學的數據

第15章 一國收入的衡量
第16章 生活費用的衡量
(用於監測整體經濟發展的生產總量和物價總水平)

第7篇 長期中的真實經濟

第17章 生產與增長
第18章 儲蓄、投資和經融體系
第19章 基本金融工具
第20章 失業
(這幾章描述了長期中決定關鍵真實變數的力量,這些變數包括GDP的增長、儲蓄、投資、真實利率和失業)

第8篇 長期中的貨幣與物價

第21章貨幣制度
第22章 貨幣增長與通貨膨脹
(在決定物價水平、通貨膨脹率和其他名義變數的長期行為時,貨幣制度至關重要)

第9篇 短期經濟波動

第23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
第24章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總需求的影響
(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解釋了短期經濟波動、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短期效應,以及真實變數和名義變數之間的短期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