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葫蘆村的結果 展開

葫蘆村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島村落

葫蘆村坐落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島東部海域的葫蘆島上,位於中街山漁場、洋鞍漁場連接處,是普陀區最東邊陲海島和著名漁島之一。

村莊簡介


葫蘆村距普陀山1.4公里,距普陀區沈家門鎮15公里。島上有長500米簡易公路,海上有開往普陀山、沈家門的客運航船。島的東北面和西南面各有一個嶴口,建有200噸級碼頭,可泊船避風,島南、北岸為礫石灘和沙灘,村建在島中部嶴口、山腰。周圍尚有小葫蘆島、外鑊嶼、香爐花瓶等一批無人島、礁。全村913戶,2777人。葫蘆島呈不規則長形,兩頭大,中間小,形似葫蘆,島以此得名。
葫蘆村建於島上,以島名村,以村建鄉,現是葫蘆村,又是葫蘆鄉。這裡原是一座荒島,清乾隆、嘉慶年間有朱姓等人家陸續來島定居,逐步形成村落,建村至今約200餘年。據傳最先進島的是寧波湖裡人,內河船舶飄泊到葫蘆島周圍海域捕烏賊,常上島避風處暫住,每年六七月漁汛始即至,九、十月漁汛終即歸。幾十年後,逐漸開始搭草房定居。除捕烏賊外,開始沿岸張網作業,在島上種糧種菜。后浙江沿海和早先到舟山定居的居民陸續來島定居,人口繁衍,形成村落,名為葫蘆村,延續至今。雜姓聚居,現有62個姓,其中李、朱、張、翁、竺佔全村總人口的54.3%。
葫蘆村50年代前一直屬普陀山鄉,1950年5月建葫蘆鄉;1956年為普陀山鄉葫蘆漁業社;1958年為普陀山人民公社葫蘆漁業大隊;1963年從普陀山析出成立葫蘆人民公社,1984年復改為葫蘆鄉,並將葫蘆自然村劃分為沙埕、老佃廠、宮沿、小黃沙頭4個行政村。

漁業發展


葫蘆村民世代捕魚為業,歷來以張網作業為主。張網一般是在沿岸淺海灘塗,水深10米左右的渾水區用竹樁系三角網口張網,所獲魚貨全為蝦、小魚小蝦。而葫蘆島不同,因地處潮流、水動力、風浪較強區域,周圍無淺海灘塗。漁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根據當地海域條件,創造了深水打樁張網的獨特方法。按照魚類的洄遊規律,打樁地點選擇在島東南20公里左右,即東經122°30′,北緯29°30′,水深20~30米(最深處35米)的清水區域,用碗口粗硬樹連接成20~30米長木棍,木棍一端套上竹樁,竹樁上又繫上20~30米長用竹絲稻草搓成的竹繩,然後至打樁桁地,用兩隻小船夾住木棍,用人工將竹樁打入海底固定,竹繩隨潮流浮出海面,另用竹紮成四方口,縛上網具,與竹繩系牢,順潮流飄轉,利用潮水漲落,魚貨自動進網,一般一天收穫兩潮。按魚類旺發程度、潮水大小,一般每網每次可獲魚貨少則幾公斤,多則幾十公斤。一年張三季,春季3、4月間打樁掛網,秋季9、10月間解網停止生產。春汛張緊網,網眼較細,捕獲以小雜魚為多;夏汛張稀網,網眼放大,進網捕獲的多為烏賊、鰳魚鯧魚、海鰻、蟹等經濟魚類;秋汛張草繩網,以捕海蜇為主。
一隻木帆船2~3個人管40~80樁頭。60年代起逐漸改用小型機動漁船,一隻船5~6個人,能管近百樁頭。在急流深水區打樁,不僅要有很高的技術,而且勞動強度非常大(用20磅大槌打樁)。這種深水打樁張網,成為葫蘆村祖傳當家絕活,高超技術世代相傳不變,一般年打樁2000個左右,多時張網船60餘只,打樁3000多。張網作業區北至中街山列島小板島附近,南至里、外洋鞍。80年代初起,海況發生變化,海蜇、烏賊及其他經濟魚類銳減,幼帶魚、幼鯧魚、幼小經濟魚類大量進網,為保護魚類資源,1985年起大量削減張網樁頭,開發其他捕撈作業。

解決用水


葫蘆島面積為0.94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87.5米,且島上土地瘠薄,多露岩,全島集水面積僅0.82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49萬立方米,人均佔有177立方米。淡水資源如此貧乏,要解決3000人口的生活用水,歷來是葫蘆村最頭痛的難題。晴幾天,生活用水緊張,旱幾天,水源就涸竭、斷絕,過去人們不洗澡、不洗臉,吃水也要隔海去外地裝運。50年代後為解決用水曾開挖過一個地下坑道井,5隻水井,蓄水量約3000立方米,仍遠遠不能滿足用水需要。1976年夏、秋連旱120天,漁船停止生產,去外地裝水,損失資金20餘萬元。70年代末村民在建造住宅時,創造屋頂接水法,一般每戶在室內或屋旁開挖一個水池,而屋頂四周皆用混凝土圍築,將天落水全部用管道接入水池內,一般每戶水池儲水15立方米左右。
葫蘆村
葫蘆村
這個方法獲得成功,在省、市、區水利部門指導下,在80年代中期全面推廣,至1988年全村可建屋頂接水731戶,已建634戶,占可建戶的86.7%,現全村近2萬立方米蓄水量,其中家庭儲水池儲水近萬立方米,屋頂接水效果非常顯著。1988年秋、冬連續乾旱近百天,沈家門鎮許多工廠停產,東極各島水貴如油,每擔高達5元,而葫蘆島70%的村民用水自給有餘,漁船照常生產,島上冷庫還製冰3776噸,加工魚貨1310噸。海島用水難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並建起了水產品加工、水產品冷凍廠,年用淡水6100餘噸。住房四旁種花植樹,種瓜果蔬菜,家庭普遍用上洗衣機,有些戶還裝上淋浴器、抽水馬桶等。
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接水設施。為使儲水更清潔衛生,近幾年採用藥物消毒和密封式地下水池。1988年經省科委、水利部門組織專家驗收,國家規定的30項水質標準中有25項符合國家規定要求。葫蘆村創造的屋頂接水是造福海島人民的一大貢獻。

工業發展


自50年代以來,葫蘆村走集體化道路,生產穩步發展,至50年代末,村民已開始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1959年在上級組織派人指導下,村民集資建造16千瓦的小型發電廠,從此島上有了電燈。造載重10噸左右、功率16~20千瓦的小型機動漁船7艘,開始了機械化生產,是舟山群島最早亮電燈和成批發展機動漁船的村之一。60~70年代,生產繼續發展,1979年產魚9000噸,創歷史最高記錄。1984年起,因附近海域大黃魚等主要魚類資源衰退,調整作業,改以拖蝦和對網捕撈作業為主。1985年產蝦5200噸,成為舟山有名的拖蝦之鄉,建起300噸級冷庫1座,僅加工凍蝦仁一項,1987年創產值500萬元,創利潤108萬元。大批婦女勞力投入加工業,平均每人每年創收3000餘元。1988年又增設外貿生產車間,當年創匯15萬美元。1912年,全村有機動拖蝦船48艘,張網船20隻,計10635千瓦功率,產魚8517噸,總收入3595萬元,人均收入3701元,勞均收入6163元。村建水產加工、水產冷凍、修船、漁網、機械等6家工廠企業,從業人員72人。

村莊建設


葫蘆村小學
葫蘆村小學
由於生產發展,收入增加,村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1987~1991年的5年中,有70%的戶重新建造了新式樓房,人均居住面積超過35平方米。電視機、電冰箱等高檔家用電器普及每個家庭,電力供應與舟山電網聯網,能保證24小時供電。有通往外地的微波電話,有400平方米醫院1座,供360人讀書的完全小學1所,430個座位的影劇院1座,載重80噸、定額160座位的客運船1艘。村鋪設8000餘米長的水泥路通往各漁家。飲食質量高,家家有存款,戶戶都過著安樂富裕的生活。漁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改變了過去那種草房一片、臭魚爛蝦一堆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