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掙錢的人
1983年陳世濂導演所拍
《出門掙錢的人》是由張郁強導演,劉昌偉、王顯、張雁、陳佩斯、方輝主演的劇情片,於1983年上映。該片講述了青海某地生產隊隊長劉成業領著三個社員利用農閑出門掙錢時發生的故事。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角色 | 演員 |
-- | 劉昌偉 |
-- | 王顯 |
-- | 張雁 |
-- | 陳佩斯 |
-- | 方輝 |
青海某地生產隊隊長劉成業領著三個社員利用農閑出門掙錢。他們在途中意外地遇見了一群無主的羊群。面對羊群,青年農民尕順提議住一天,等等失主;大保擔心誤了合同搞不成副業,隊長劉成業同意尕順的意見,馬大爺也同意等上一天。但是,這一天非但沒等到失主,反而遇上了大暴雨,四個人折騰了一夜,才算保住了這二百多頭羊。因失主遲遲不來,劉成業產生賣掉羊掙一筆錢的打算,他到集鎮卜摸清了賣羊的價錢。但卻遭到馬大爺的反對。尕順找到一家藏民的羊圈,劉成業不得已同意把羊趕到藏民家養起來。劉成業要賣羊,尕順要護羊,馬大爺都看在眼裡,但他不作聲,因為他暫時還不知道怎麼辦更好。大保因這群羊耽誤了搞副業的時間,趕了一部份羊去賣,尕順發現后追上來,兩人競打了一架。合同眼看就要過期,失主無蹤影,羊又賣不得,怎麼辦?馬大爺也表示拖下去不是個事,劉成業見機會成熟,準備去問問農場,如果羊不是他們的,就下決心賣掉。後來,他找到曾經一起做過買賣的老桂,商談羊價;但警車的轟鳴又使他警覺起來,告辭而去。貪財成性的老桂,跟著假冒失主找上了門,劉成業不但沒揭露,反而向老桂索取了一大筆勞務費,老桂答應了他的所有條件,並加倍付了耽誤合同的損失費一千元。藏族姑娘賽日措識破了老桂的陰謀詭計,揭穿了他的真實身份。頓時,真相大白。老桂見事敗露,便把責任推到劉成業身上。劉成業悔悟自己做了不合法的事,勇敢地承認下來。尕順大為失望,因為他十分信任劉成業。賽口措找來農場領導王主任,老桂被帶走,王主任檢查了自己的官僚主義作風,並十分感激這四位品格高尚的農民,為表彰他們,王主任代表農場向他們頒發了獎狀。四位農民堅信,繼續向前走,憑著我們的力氣,一定能掙到錢。他們又趕著火車上路了。
陳百順說,因為《出門掙錢的人》是“文革”后青海作家的第一部故事片,因此,在影片拍攝過程中,得到了省領導和省文化廳的高度重視。
一天,攝製組正在塔爾寺拍一個小集市場面,忽然一個聲音傳來:“省長來了。”大家循聲望去,只見幾個人來到攝影機旁,走在前面的一個中等身材、看上去精明強幹的人,就是時任省長黃靜波。黃靜波省長與大家一一握手問好,還觀看了近兩個小時的拍攝工作。老攝影師黃心一興奮地說:“青海省政府和人民對攝製工作確實重視和支持。我拍了許多影片,省長親臨現場,這還是頭一次。”
在青海湖拍攝的時候,當時主管文衛的副省長班瑪丹增還專程前來探班,“記得那時天氣很熱,班瑪丹增副省長還特意囑咐我,一定要保證攝製組的住宿和吃飯問題。領導的關懷,支持與鼓勵著攝製組的全體演職人員,大家幹勁十足,保證了影片拍攝工作進展順利。”
省長探班
上世紀80年代,青海電影文學創作活動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不僅有專業作者揮筆寫作,不少業餘文藝愛好者也參與創作。其中,時為青海省話劇團編劇的陳士濂創作的《出門掙錢的人》,是我省在“文革”之後,被搬上銀幕的第一部故事片。
“影片真實地再現了青海人民在黨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主動組織起來,出門掙錢卻又不圖錢,在一場新的生活激流中,經過較為曲折的矛盾衝突和鬥爭而凝結成真摯友誼和淳樸可愛的品格。外景絕大部分是在青海湖、湟源、日月山、麥秀林場、澤庫以及塔爾寺等地拍攝,還大量融入青海‘花兒’、青海酒麴等文化元素,青海鄉土氣息十分濃厚。”當年親歷拍攝的陳百順老人回憶道。
作為《出門掙錢的人》的編劇,陳士濂先生對30年前的往事記憶猶新。
陳士濂說,之所以能創作出這樣一部電影劇本,緣起於1982年《青海日報》上刊登的一篇通訊員文章《還羊記》。
2011年12月29日,記者在青海省圖書館借閱了1982年5月11日的《青海日報》。泛黃的紙張,似乎還隱隱泛著油墨的馨香,通訊員張三元撰寫的《還羊記》,生動記述了他在海晏縣金灘公社聽到的一個真實故事:金灘公社岳鋒大隊的漢族社員鮑順侖、常維俊等七人到默勒草原搞集體副業時,半路撿到了一群羊,他們不為金錢所動,沒有丟掉勞動人民的本色和志氣,不發“羊”財,最終費盡周折尋找到失主。
“文章講述的事情很簡單,但農民們在面對金錢誘惑時表現出的本色、樸實感動了我。於是,我到剛察、海晏等故事發生地,實地採訪了《還羊記》的作者張三元,並尋訪當事牧民。”陳士濂說。
回到西寧后,陳士濂開始動筆創作,“當時正值改革開放,人人都想致富,金灘公社的牧民卻絲毫不為金錢所動,一心只想著集體利益,我想通過我的作品來謳歌這種精神。”被感動的陳士濂文思泉湧,劇本的創作一氣呵成。1982年10月,電影劇本初稿《狼與羊》寫成,陳士濂把劇本寄到北京電影製片廠。不久,北影廠通知他到北京修改稿件,之後,劇本被定名為《出門掙錢的人》,發表在《電影創作》1983年3月號。
這時,好消息傳來,看了《出門掙錢的人》后,著名導演張郁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準備將劇本進行藝術再加工,拍成電影!
主人公原型在海晏
1984年4月,《出門掙錢的人》在全國放映,這是和演職人員艱辛付出分不開的,當年演職人員還清晰地記得這樣幾件發生在拍攝時的故事。不尋常的替身
青海湖畔的夏季很短暫,為了搶在草原由綠變黃之前拍完預定的鏡頭,時間之緊可想而知,不料此時一個重要的活道具——那匹菊花青馬突然病了,別說是讓它套車表演,就連能否活下去也說不準,怎麼辦?重新換匹馬就意味著前功盡棄,唯一的辦法就是給它找替身。千里草原,駿馬成群,可要找到這樣一匹既能套車又能讓人騎乘,而且外形還要酷似的菊花青馬,談何容易!找馬的同志立即分頭驅車出發,在草原上來回奔波,但帶回來的消息都令人沮喪,這時多虧幾位熱情的過路牧民,提供了重要線索,很快就找到了理想的替身。雨夜拍攝
8月初的夜晚,青海湖畔冷風颼颼,大家穿著皮大衣,準備拍攝“雨夜”這場戲,趕來支援拍攝的西寧市消防大隊的兩輛消防車和十多名消防人員,也正在忙碌地做著降雨的準備。
陰冷的草原漆黑一片,發電車、消防車的馬達聲劃破了草原的寧靜。負責照明的同志將燈光對準了帳篷和羊群時,“雨”嘩嘩地下起來,實拍就要開始。此時,被這種場面驚嚇的羊群,突然沒命地四處奔逃。大家顧不得冰冷的“大雨”從頭上澆著,極力攔擋著。羊群愈加驚慌,亂沖亂撞,一位工作人員被羊撞了個仰面朝天,半晌爬不起來。副導演李少紅像個愣小子一樣站在“雨”里東奔西跑地指揮大家。扮演大保的陳佩斯更是身著戲裝,在泥水中摸爬滾打。攝影師則不失時機地搶拍了許多十分逼真的鏡頭。
陳佩斯遇險
黃南麥秀林場,山勢巍峨,風光秀麗,澗深林密,鳥語花香,清泉淙淙,草茂羊肥。攝製組的同志們卻難得有許多閒情逸緻去觀賞山川景色,他們全神貫注地在緊張的工作中。
實拍開始了,地點選在麥秀山腰上。一片依傍著密林的草坡,盡頭就是百丈懸崖,地勢十分險要。為了將攝影器材運上去,還修了一條簡易的路。
這天徠,陳佩斯正躺在馬車車廂里表演,不知什麼原因,菊花青馬突然驚跑起來,如離弦之箭,直向草坡盡頭衝去,大家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驚呆了。在這關鍵時刻,曾經上房攆鴿子,練就了上躥下跳功夫的“二子”喊了聲不好,隨即來了個敏捷的魚躍,飛身下了馬車,說時遲那時快,馬車被顛得散了架,翻倒在草坡上,離了套的馬失去重心,衝到懸崖邊,突然像被釘子釘住了,看著陳佩斯從地上爬起來,大家才出了一口長氣。
銀幕外的往事
1983年6月,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攝製組來到青海。當年在青海省文化廳電影處工作的陳百順,接待並全程陪同攝製組,負責外聯、後勤等工作。
2011年12月29日,陳百順老人通過片片段段的回憶,講述了那段被時光湮沒的往事。在他的記憶中,攝製組堪稱“群星閃耀”——“除了張郁強導演外,還有白穆、張雁、劉昌偉、王顯、陳佩斯等知名演員,我省的藏族演員拉毛仙、諾日、康卓等也有機會與全國知名的導演、演員學習。”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副導演的李少紅也給陳百順留下了深刻印象:“李少紅當時剛從電影學院畢業,分到北京電影製片廠任導演。在《出門掙錢的人》里,她任副導演,看起來文文弱弱的她,那時就已經顯露出了非凡的才幹和才氣,她的組織能力和藝術才能已嶄露頭角。”經過不斷歷練,李少紅成長為中國電影第五代的女導演代表,拍出《紅粉》《大明宮詞》等電影電視劇作品,每每在電視上看到李少紅的消息時,陳百順都會想起30年前在青海湖邊,那個扎著小辮、滿臉認真的李少紅。
“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白穆老師那時已經是全國著名演員,因為經常在影片中飾演反面角色,他精湛的演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想到在影片中‘面目可憎’的他,生活中是那樣的隨和熱情。在青海拍攝的四個月里,他從不喊累喊苦。記得有一次到昂思多拍攝時,因為連陰雨,河水暴漲,白穆老師乘坐的車突然在河水中熄火,花甲之年的他第一個跳進水裡推車,絲毫沒有大明星的架子。”言及此,陳百順連連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