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殿
法雨寺的主殿
九龍殿又稱圓通殿,為法雨寺徠的主殿。殿前有古樹十餘株,其中兩棵大樹(古銀杏、古檜柏)高入雲天——西側的銀杏粗約三抱,樹齡在500年以上;東側的龍鳳柏蒼老勁健、蟠屈如虯螭,形狀獨特,是普陀山最有名的兩株古柏。
目錄
大殿台前三面石欄板上分刻著二十四行孝圖,取自元代郭居敬編撰的古今二十四孝子的故事(孝悌本是儒學內容,但在許多佛家寺廟也有所描述)。這些浮雕構圖完整,線條流暢,是明代石刻浮雕中的精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大殿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賜“法雨禪寺”額時,下發“拆金陵舊殿以賜”令,拆金陵城內琉璃瓦12萬張,仿金陵明故宮九龍殿蓋成。殿分7間,高22米,面闊35.35米,進深20.31米,面積近1000平方米。
大殿內無一梁、一釘,堪稱一絕,是目前國內寺院建築中規格最大、建築藝術水平最高的佛殿。
九龍殿內最有名的當數普陀三寶之一的“九龍藻井”:藻井按古樸典雅的九龍戲珠圖案雕刻而成,一條龍盤頂,八條龍環八根垂柱昂首飛舞而下。
徠八根金柱的柱基是精緻的雕龍磚,正中懸吊一盞琉璃燈,宛若一顆明珠,組成九龍戲珠的立體圖案,造型優美,刀法粗獷,成於明初,九龍殿之明名便因此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