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園村

瑣園村

瑣園村位於浙江金華東郊澧浦鎮北1公里處,被稱作“奇村”,一是其環境風貌如古代一把長命鎖(先叫鎖園后改稱今名,取吉利之意),二是至今還保存許多明末清初的古建築。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瑣園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村情概況


瑣園村周圍分佈著七座山包,靠北有一湖,形成了天然的“七星拱月”星象地理,有專家稱之為中國古代生態建築的經典遺產。瑣園村現有460幾戶,人口1200多人。嚴、俞、徐等為大姓,而第一大姓嚴氏是嚴子陵的後代。

歷史古迹


瑣園村的一絕是龐大的明清古建築群。據嚴氏家譜記載,清朝祖族嚴子陵第五十一世(代)嚴必勝率兵平定兩廣匪亂有功,皇帝詔允為官,在家鄉瑣園蓋了十八座雕樑畫棟的廳堂。歷經歲月風雨,現保存的古建築有旌節石牌坊、嚴氏宗祠、務本堂、懷德堂、聚義廳等明末清初堂屋十六座,是金華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這些廳堂建築結構、藝術風格各不相同,都極具江南古民居的典型特色。如集義堂又叫方廳,走進大廳映入眼帘的是各種方形的石柱、木樑、木柵等,前進置方形花窗,後進方樑上置斗拱承托棱柵。
該廳最別具一格的是把牛腿與拱牽巧妙地設計成一條騰飛的牽龍,惟妙惟肖。又如繼述堂、忠恕堂,是用屏門分離開的兩個對稱四合院,俗稱兩面廳。該廳的雕刻極為精細,除梁架、馬腿上雕有栩栩如生的走獸花鳥外,窗欞腰板上雕刻的樓台古剎、山水風景更是精湛。而四個大門傾篷都刻著麒麟、鳳凰、松鶴、鮮花等形態生動的磚雕,是為中國古建築雕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目前廳堂建築大多散落於村民家中,由村民負責維護、接待與講解,遊客在參觀的同時還可感受到瑣園村百姓的熱情與好客。
嚴氏宗祠是村南最大的古建築,共四進,通面寬20米,深近63米,高大敞亮,每進均有天井,天井兩側均建廂房相連。祠堂大門為八字形,門額掛一匾,系乾隆年代之物。“山高水長”四字是取自范仲淹發現嚴子陵後裔后,寫的一篇記中的文字。嚴氏宗祠右邊聳立的一座清乾隆52年建的旌節石牌坊,橫石樑刻有“為故民嚴錫佩妻黃氏建”字樣。牌坊雕飾精細,氣勢宏偉。
因形狀如鎖而命名的瑣園村也有過輝煌的歷史。抗戰期間,瑣園村人民與日寇作過英勇的鬥爭。如今村邊王姆山當年日軍炮台遺址還在,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瑣園村是浙江省鄉村建築保護單位,其建築結構、藝術風格迥異,極具江南古民居的典型特色。
距離嚴氏宗祠不遠處,有一座難得一見的小祠堂,堂號永思堂,是江南最大的女祠堂。
2011年1月7日,瑣園村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