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馬鄉

董馬鄉

董馬鄉位於雲南省文山西疇縣境東部,平均海拔1104米,人口14916人(2020年),鄉人民政府駐地董馬距縣城32公理,具有地處“兩縣六鄉”即西疇縣麻栗坡縣雞街鄉、董馬鄉、法斗鄉六河鄉鐵廠鄉、馬街鄉的區域優勢。董馬鄉地貌以喀斯特地貌為主體,山地為主的地形,地貌組合類型自東向西的條狀峰叢灌地和峰叢坡立谷。

基本概況


鄉鎮一角
鄉鎮一角
董馬鄉全鄉國土面積為129.8平方公里, 其中裸露和半裸露石山區達117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91.7%。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石山區,轄7個村委會203個村民小組。總耕地面積25557畝,人均有耕地面積1.28畝,總面積中田2319畝,地23238畝。董馬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實施城鎮化戰略,加快結構調整步伐,著力推進勞務輸出,擴大花椒生產,做好大理石開採服務,實現小城鎮年均增加100人,戶均輸出勞務1人,戶均種植花椒1畝,戶均養殖10頭豬,小雜豆種植達人均1畝的“五個一工程”,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自然條件


董馬鄉地貌以喀斯特地貌為主體,山地為主的地形,地貌組合類型自東向西的條狀峰叢灌地和峰叢坡立谷。全鄉最高海拔為1010米,相對高差672米,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處雲貴高原南部邊緣的山地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15.3毫米,雨季降雨量佔全年的80%,乾季降雨量佔全年的20%,年平均氣溫17.6℃,具有春溫高於秋溫,春早春暖,秋早秋涼,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四季無寒暑的特點。

自然資源


截至2006年,總耕地面積25557畝,人均有耕地面積1 .28畝,總面積中田2319畝,地23238畝。

人口


全鄉轄7個村委會203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壯、苗、彝、瑤等6種民族。2006年末,全鄉共4631戶19955人,其中:農業人口4450戶19550人,少數民族人口219戶920人,農業人口和少數民族人口分別佔全鄉總人口的97.97%和4.61%。
有中心衛生院1個,醫務人員14人,村級衛生所7所,鄉村醫生17人。全年以抓好“六個管理”、強化“三項監測”為重點,切實加強鎮屬孕產婦保健管理和高危孕產婦保健管理工作,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享受低保人數1580人。共發放救災糧食56006斤,發放缺糧戶637戶1817人,發放救濟衣服100套,發放油毛氈24筒,發放棉被45床。進行危房改造6戶每戶5000元,共計30000元,農村醫療救助費12戶12人補助1.4萬元。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工作全面鋪開,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15641人,參合率達80.1%,有效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雲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和《雲南省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獎勵規定》,堅持圍繞“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方針,狠抓計劃生育服務工作。2006年,全鄉共出生人口137人,出生率達6.81‰,完成三術275例,綜合節育率達79.54%,人口自然增長率達1.05‰,全鄉共有65戶農戶辦理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2021年6月29日,西疇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董馬鄉的人口數為14916人。

經濟


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99.6萬元,工農業總產值完成6506.26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201.53萬元,農業總產值5304.73萬元,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實現3144萬元,糧食總產量實現839.6萬公斤,實現人均有糧424公斤,人均純收入935元。

招商引資


董馬鄉
董馬鄉
董馬鄉實施“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招商,以商以資”的原則,龍里村民委下壩村小組鄭榮結合自身在外多年務工經商的經驗,於2007年4月份回鄉建設隆興頁岩磚場,場址位於董馬鄉龍里村委會八塊碑村小組,該項目總投資86.2萬元,預計年產頁岩磚3000萬塊。現當前投入資金21.8萬元,完成總投資的25.3%,完成總工程量的50%,產房平整基本完成工,小窯拱建已結束。當今正投入緊張的架電、大窯拱建、廠房建蓋、礦山開挖、設施配備等工作,預計到當今7月底完成全部工程並投入生產。項目投產後:一是可解決董馬、法斗、雞街、六河、鐵廠、馬街、等鄉鎮用磚難的實際問題。二是建成后預計年均可實現銷售收入690萬元,實現利潤90萬元,稅收10萬元。三是可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80人的就業問題,增加群眾收入76.8萬元。四是按照比較效益,年可為當地群眾往外地拉磚節約資金15萬元。

文化


董馬鄉
董馬鄉
董馬鄉全鄉建有文化廣播站一個,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鄉文化廣播站有在職職工3人。共有文化活動室11個,分別是通心坡、鍋地塘、牛廠壩、芹菜塘、竹林灣、后壩、么鋪子、石盆水、上壩、下紅石岩、扇子灣。有業餘文藝隊11支,分佈在董馬村及10個小康及溫飽示範村。擁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裝備)2套,能正常使用。全鄉農村基層文化室共有圖書1000餘冊,人均擁有圖書約0.05冊。2006年以實施“雲嶺先鋒工程”、貫徹落實雲南省農業人口“獎優免補”政策及消防文藝演出為契機,共送戲下鄉4場(次),送電影下鄉3場(次),觀看人數達5000餘人(次)。

教育


董馬鄉中心學校現轄中學一所,小學20所,幼兒園一所,有小學教師人122人,中學教師 40 人,幼兒教師7人。有在校學生2340人。前身為董馬鄉教育辦公室,2003年3月更名董馬鄉中心校,2005年農村教育綜合改革更名為董馬鄉中心學校,主要負責全鄉的教育教學工作。學校本著“以人為本、追求卓越、規範求實、博學創新”的辦學理念為工作指針。有由於辦學思想明確,教育教學質量得以提高,辦學特色得以體現,被縣委、政府評為“文明單位”、“教育先進集體”、“脫貧奔小康示範村建設先進集體”;被縣委多次評為“先進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被教育局評為“教學質量一等獎”、“精神文明三等獎”、“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安全工作先進單位”;被團縣委評為“五四紅旗團總支”等獎項。多年來,學校多渠道籌集資金40萬餘元,先後在各校建設教學樓、實驗室、儀器室等硬體設施建設,2006年4月為各村中心校配備了微機和印表機,改善了師生的學習環境和辦公條件。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2000年10月“兩基”工作順利通過了省人民政府的驗收;2005年12月“普實”工作也順利通過省人民政府的驗收。通過全校教師代表大會來共謀和規劃學校發展大計是我校學校管理的一個新亮點,是我校民主、科學、規範化管理的重要體現。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人為本,以教改為突破口,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同時在2000年—2004年得到了上海支教教師的大力幫助和支持,教育教學屢創歷史新高,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批優秀學生。2001年—2005年,中學部連續5年中考成績居全縣第一,2007年中學綜合成績名列全縣第一,先後被文山州委、州政府、西疇縣委、縣政府表彰為《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榮獲了縣教育局頒發的《教育質量目標管理二等獎》、《教學成績優秀獎》等多項獎項,我校中學部已成為董馬鄉乃至周邊縣、鄉優秀學生嚮往的學校,同時成為了外縣和外鄉鎮競相參觀、學習、交流、開展教研活動的首選學校。

基礎建設


小城鎮建設

董馬鄉自2001年啟動建設以來,抓住縣委把董馬鄉確定為“五個重點小城鎮建設”之一的契機,把小城鎮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緊抓實。一是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截至目前為止,全鄉累計投入建設資金418萬元,建成了長122米、寬16米街一條,長670米、寬7.5米水泥路一條,完成了水壩擋土牆、連心橋、仙人橋等建設。長126米、寬20米的街道正在建設中,同時,完善小城鎮規劃內的電網、供水、排污溝渠建設。二是認真開展土地徵用及小宗土地出讓,當前共徵用土地44.43畝(29621.48平方米),其中公共用地18.01畝(12007.06平方米),已出讓8.63畝(5733平方米),共引進42戶到小城鎮發展。三是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小城鎮優惠政策及管理制度,服務質量逐步提高。

水利建設

董馬鄉現有小壩塘1座,容積為1.0萬立方米;溝渠3條共4公里,設計灌溉1120畝,有效灌溉680畝;小水池3620件,總容積為211萬立方米,實際蓄水量為8.78萬立方米,僅能解決10032人的飲水問題;建成自來水工程4件,管道4.12公里,可解決1556人的飲水困難;建成旱澆池532件,容積為1.26萬立方米,實際蓄水0.45萬立方米,可澆450畝。全鄉水利化程度達23.6%。

公路建設

董馬鄉現有四級標準路面公路3條(段),鄉村公路7條,村村公路87條(段),共有里程161.8公里,通往全鄉181個村小組,佔總數的89.2%,未通公路22個村民小組,共44.8公里。

能源建設

董馬鄉累計建成沼氣池3415口,75.1%的農戶用上了沼氣

通訊狀況

董馬鄉有程式控制電話280部,佔全鄉總戶數的6%;有移動和聯通無線電話發射塔各一座,信號覆蓋14個村民小組。

廣播電視狀況

董馬鄉有416座地面衛星無線電視接收站,分佈於全鄉7個村委會100多個村民小組,覆蓋農戶3000多戶,無線電視覆蓋率達82%,有4個村委會以及董馬中學、小學及各村中心校均配備了廣播,覆蓋率達30%。有4個有線電視網,涉及新寨村委會的牛廠壩、街上、街心、街腳和么鋪子村委會的上壩以及小城鎮建設區共13個村民小組520戶2080人,有線電視覆蓋率達11%。

通電狀況

董馬鄉積極向上級爭取電力電網改造工程,實施一戶一表55村,1757戶7128人,未“兩改”的有148個村小組2693戶12422人,通電狀況較差。建成當今35KV樞紐變電站一座,分別與麻栗坡縣的南令電站、雞街35KV變電站、西灑35KV中心變電站相連的3條35KV線路。

特色產業


董馬鄉土窖酒歷史悠久,早已揚名於清道光年間,精選當地金黃、銀白玉米,取崖石下深藏的優質礦泉水釀製而成。有“李家店、人美酒香”的美稱,八名儒商寫詩著文,立八塊石碑紀念,並著“今生懷醇酒,董溪甘且香”頌之,是饋贈親朋好友和節慶餐桌上的上好佳品。多年來,董馬酒業經久不衰,現已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民間釀酒專業戶近20戶,年產窖酒數千噸,產品銷售輻射州內8縣及其它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