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布依族鄉

大石布依族鄉

距縣城約40公里。東與息峰縣石硐鎮接壤,南與六廣河毗鄰,西與黔西縣隔六廣河相望,北與六桶鎮連接,山多地少,是以農業為主的鄉鎮。

民族鄉概況


全鄉總面積49.9平方公里,共轄15個行政村:大屯、高梘、聯豐、聯江、新光、聯合村、大寨村、大石村、紅岩村、岩灣村、竹坪村、回水、沙壩、高山村、天橋村,78個村民組。總人口12770餘人(五普數據),主要居住有漢、布、苗、彝等民族,其中少數民族3812人,點29.3%,是全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也是全省100個一類重點貧困鄉鎮之一。從全鄉產業結構狀況看,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2002年農業總產值2594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650萬元,營業收入2800萬元,增加值670萬元,工業總產值1837萬元,工業增加值470萬元,利潤總額320萬元。2006年人均純收入1963元,糧食總產量3202噸,農業總產值4210萬元,地方財政總收入138萬元,財政支出249萬元。
人口密度為271人/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405畝,每一農業人口佔有耕地1.14畝。該鄉海拔高度760在至1350米之間,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該鄉是全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也是全省100個一類重點貧困鄉鎮之一。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0618
5731
4887
家庭戶戶數2830
家庭戶總人口(總)10553
家庭戶男5680
家庭戶女4873
0-14歲(總)3328
0-14歲男1694
0-14歲女1634
15-64歲(總)6603
15-64歲男3703
15-64歲女2900
65歲及以上(總)687
65歲及以上男334
65歲及以上女35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0149

旅遊資源


境內擁有貴州綠色石林、高梘石窗、大屯民族風情村等獨特旅遊資源。

內設機構


一、黨政辦公室:聯繫人:劉也菊
職責: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負責鄉黨委、人大和政府交辦的日常工作,承擔紀檢監察、編製、組織人事、宣傳、統戰、人民武裝、文秘、檔案、信訪、計劃統計、工青婦等各方面的綜合協調、服務和督促檢查工作;承擔政協委員的聯絡工作;指導、支持和幫助村(居)民委員會依法開展村(居)民自治活動。承辦鄉黨委、政府及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社會事務辦公室(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合署辦公):聯繫人:陳興
職責: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相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承擔政法、社會治安、民政、救災救濟、民族宗教、殯葬改革、環保、科技教育、文化體育、廣播電視、衛生防疫、勞動和社會保障、老齡、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工作;指導、支持和幫助村(居)民委員會依法開展村(居)民自治活動;統一部署本轄區政法部門全局性工作,並組織實施;打擊、防範“邪教”和反宗教勢力;負責禁毒宣傳教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保持社會的長期穩定;承辦鄉黨委、政府和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經濟發展辦公室:聯繫人:周興志
職責: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農村經濟、扶貧開發和農業綜合開發等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承擔農業、中小企業、林業、水利、第三產業、安全生產監督、村鎮建設、集鎮管理、公有資產管理的規劃、協調和服務工作;支持和幫助村(居)民委員會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經濟;承擔鄉黨委、政府及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聯繫人:蘇方泉
職責: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計劃生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提出本轄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規劃、措施及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本轄區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綜合管理、監督檢查、宣傳教育和服務工作,負責兒童計劃免疫、紅十字會等工作;承辦鄉黨委、政府和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五、農業服務中心:聯繫人:王 彪 電話:
職責:宣傳貫徹國家有關農業的政策、法律、法規;擬定農村農業經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種植業、農機技術試驗、示範、推廣;農村經營管理服務;農業承包合同、農村集體資產、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種植業、農機技術培訓;承辦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相關工作。

經濟建設


現全鄉實現村村、組組通油(硬)化路、80%以上的村組實現串戶路建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加快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步伐,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這十五年中,該鄉緊緊抓住各種機遇,特別是《民族鄉鎮工作條例》頒布以來,為少數民族鄉發展提供了更加優越的條件。上級黨委政府和民族宗教部門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把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市、縣民族宗教部門更是在項目、資金上給予了大力扶持,以水、電、路、教育設施、建房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人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為該鄉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新一輪扶貧攻堅的實施,作為全省一類重點少數民族貧困鄉,在政策上、項目上、資金上都得到了較大傾斜,為民族鄉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貴畢高等級公路的開通、索豐營電站落戶六廣、六廣河旅遊開發等,為該鄉實施旅遊開發,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業等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