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友誼圓舞曲

1950年代著名的集體舞曲

《青年友誼圓舞曲》既是1950年代著名的集體舞曲和青年熟悉的一首經典歌曲,又是歷年團組織活動首選的集體舞曲,可以說是跨越時代的流行,青春記憶的時尚。

創作背景


1955年,中國青年代表團準備參加由蘇聯發起、社會主義陣營廣泛參與、在波蘭舉行的第五屆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聯歡節的主題是和平、友誼、團結。當時世界青年聯歡節向全世界徵集歌曲,團中央配合這個聯歡節,當時也搞了征歌活動,《青年友誼圓舞曲》就是在這次征歌活動中創作出來的。當時,曲作者天戈和詞作者江山同在北京群眾藝術館工作,都才二十幾歲。天戈先寫的曲子,江山用一個晚上就填好了詞,倆人又一塊修改定稿。
《青年友誼圓舞曲》后經《歌曲》雜誌發表,不到半年就很流行了,各地群眾藝術館紛紛轉載,印活頁歌譜,傳唱開來。隨後譯成六種文字的《中國建設》刊物將其介紹到國外。

舞曲特點


《青年友誼圓舞曲》採用3/4拍子,節奏以每拍一音為主。但每小節經常由較低的第一個音符,用一個大跳或小跳進入第二個音符,而第二、三個音是同音反覆。全曲共六句,第三、四句以小節內三個音波浪式的行進為主,節奏雖和前兩句相同,旋律進行卻起了變化。第五、六句則與第一、二句旋律進行相同,從而有所呼應。這樣的旋律進行,富於圓舞曲特性,較為貼切地表現了青年們歡樂和激蕩的心情,充滿著青春的活力。使人陶醉,使人興奮,彷彿令人憧憬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就近在眼前,令人追求的幸福快樂的生活就快要到來。

舞曲樂譜


歌詞歌譜
歌詞歌譜
舞曲歌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