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卡山戰役
在中國和越南之間法卡山發生的戰役
法卡山戰役(Faka Mountain Battle),也稱為法卡山收復戰、法卡山之戰,是指1980年至1984年間,中國和越南之間在法卡山(位於廣西憑祥上石鎮南緣與越南邊界)發生的戰役。
越南軍隊侵佔法卡山後,利用其有利地形,經常襲擊中國邊境軍民。1981年5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廣西邊防部隊進行反擊,收復了法卡山,並隨即轉入保衛法卡山的作戰。當日,越軍近100人在炮火掩護下向法卡山反撲。廣西邊防部隊某部第2營第4連予以還擊,越軍倉皇撤退。10日黃昏,越軍向法卡山發射炮彈約2000發,隨即以1個加強連的兵力發起進攻,佔領第4連前沿陣地。第4連在友鄰分隊配合下實蘸反衝擊,奪回了前沿陣地。
16日晨,越軍又以猛烈炮火轟擊法卡山,以1個團的兵力分3路發起進攻。接替第4連堅守陣地的第5連面對10倍於己的越軍,頑強奮戰2小時,終因寡不敵眾,部分陣地失守,情況十分危急。此時,在山下的第6連主動增援,登上法卡山主陣地,勇猛地將越軍擊退,奪回了失去的陣地,然後連續打退越軍的7次進攻,恢復了法卡山的防禦態勢。19日和6月7日,越軍又備以約1個營的兵力向擊卡山及其兩側高地進攻,均被擊退。至此,越軍5次進攻法卡山均遭失敗。廣西邊防部隊某部第2營在保衛法卡山戰鬥中表現出色,被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法卡山英雄營”稱號。
法卡山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上石地區邊緣,海拔500米,由3個高地組成,面積為1萬多平方米。越南軍隊侵佔法卡山後,利用其有利地形,經常襲擊中國邊境軍民。1981年5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廣西邊防部隊進行反擊,收復了法卡山,並隨即轉入保衛法卡山的作戰。當日,越軍近100人在炮火掩護下向法卡山反撲。廣西邊防部隊某部第2營第4連予以還擊,越軍倉皇撤退。10日黃昏,越軍向法卡山發射炮彈約2000發,隨即以1個加強連的兵力發起進攻,佔領第4連前沿陣地。第4連在友鄰分隊配合下實蘸反衝擊,奪回了前沿陣地。16日晨,越軍又以猛烈炮火轟擊法卡山,以1個團的兵力分3路發起進攻。接替第4連堅守陣地的第5連面對10倍於己的越軍,頑強奮戰2小時,終因寡不敵眾,部分陣地失守,情況十分危急。此時,在山下的第6連主動增援,登上法卡山主陣地,勇猛地將越軍擊退,奪回了失去的陣地,然後連續打退越軍的7次進攻,恢復了法卡山的防禦態勢。19日和6月7日,越軍又備以約1個營的兵力向擊卡山及其兩側高地進攻,均被擊退。至此,越軍5次進攻法卡山均遭失敗。廣西邊防部隊某部第2營在保衛法卡山戰鬥中表現出色,被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法卡山英雄營”稱號。
1979年中越自衛反擊戰之前,主峰上曾經豎立中越傳統邊界26號國界碑,為中越邊界的重要“騎線點”,中越兩國“一國一半”,北方1、2號高地屬中國,南方4、5號高地屬越南。
1981年“拔點作戰”之後,中國控制了從南往北全部5個高地。隨後的戰鬥主要集中在3號高地及其南部的4號、5號高地。
在2006年,3號高地上重新豎立起新勘定的1156號國界碑。南方4號、5號高地也正式“歸還”越南。整個中越陸地勘界工作長達18年,2009年春節前完成立碑。
1979年中越自衛反擊戰。
1980年1月,越南當局派遣337師52團一部佔領我法卡山,利用有利地形向我國邊境開槍開炮.並派遣特工人員滲透、襲擾和破壞我國邊境前沿哨所陣地。截至1981年4月止,越軍、公安及特工對我國邊境各種挑釁活動39起,發射槍彈2300餘發,槍殺我國邊民,破壞民房,使得群眾流離失所。
法卡山戰役
法卡山收復戰自1981年5月5日凌晨六時打響至6月30日,歷時57天。這是一次經過拔據點、守要點、打反撲、炮戰及反特工襲擾等五種形式的綜合戰鬥。對面的越軍先後投入步兵一個團零兩個營,炮兵六個營零三個連,337師坦克營,198特工團一、二營,工兵514旅兩個營。各種門徑火炮百餘門。越軍用坦克,火箭炮,160毫米迫擊炮等各種火炮,向我方法卡山地區傾瀉了兩萬多發炮彈。整個法卡山陣地被翻起了幾尺深的鬆土,隨便抓一把土就是幾塊彈片。越軍還採取強攻,偷襲等手段,以一個連,一個營直到一個加強團的兵力,先後幾十次向我軍進行反撲。在5月10日,5月16日,5月19日,6月7日天,越軍對我軍進行了規模強大的反撲。我軍參戰的步兵和炮兵部隊密切配合,拚死守住了陣地。在57天的戰鬥中共打死越軍705名,打傷513名,摧毀各種火炮135門,擊傷坦克二輛,摧毀汽車14台,繳獲各種步兵武器彈藥和其它作戰物資一批。
為配合收復法卡山的戰鬥,戰前將駐紮在廣西寧明縣的廣西軍區邊防三師九團、駐貴縣(今貴港市)的41軍123師,隱蔽調防至法卡山周圍。同時還將131師598團調入參與對法卡山的作戰行動。而負責主攻法卡山以及其後的防守任務則由 廣西軍區邊防三師九團二 營擔負,其中有179名新入伍的戰士參加了戰鬥,與老兵一起,是今次法卡山戰鬥的主要作戰單位。戰前,該營對屬下單位進行了政治思想動員。營黨委和各連黨支部,向師團黨委寫了決心書。幹部戰士共寫了一千五百八十二份請戰書、決心書。許多同志甚至咬破手指寫了血書,六連三班副班長萬緬湘在血書中寫道:“生為黨而戰,死與陣地存”。他們中的好多人在戰鬥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以鮮血實現了自己錚錚的青春誓言!
1981年5月5日凌晨6時,我軍地動山搖般的炮火發射完后,廣西軍區邊防三師九團二 營四連在連長羅國宙的帶領下一馬當先,對法卡山上的越軍陣地發起衝擊。四連二班副班長李懷瓊負責開闢通路,沖在最前面,第一個拉響爆破筒,和全班一起僅用九分鐘就掃除了三米寬,一百米長的雷障,為部隊打開了通路。這時盤踞在四,五號陣地的越軍拚命進行還擊,密集的機槍火力旋風般地橫掃我進攻的部隊。隨即將進攻部隊死死地壓住。在緊急的情況下一排長周坤勝迅速組織火力,向越軍的火力點進行壓制,同時指揮爆破組實施爆破,當即摧毀越軍兩個暗堡、一個A型工事和一條蓋溝。一班長曾廣偶趁爆破的效果,帶領全班從兩側猛撲上去,將四、五號陣地上的越軍全部擊斃。四連二班副班長李懷瓊猛打猛衝,第一個衝上法卡山山頂,佔領了三號陣地。55分鐘后,四連全部攻克佔領法卡山,戰鬥結束,四連隨即轉入防禦。此戰,共擊斃越軍9名,擊傷14名(另一種說法為擊斃越軍38名)。
戰鬥結束后,為便於組織防禦,必須將陣地前越軍布設的地雷予以清除。工兵班戰士莫金華主動請求擔任排雷任務。從上午七點多到下午一點多鐘,經過近七個小時連續作戰,一人排雷五十一枚,掃清雷區面積三百多米,寬三十多米。為了防止越軍反撲,晚上,莫金華又與全班其餘人員在陣地前沿埋設地雷六百枚。在其後的在排雷任務中,莫金華同志被越軍的炮火擊中壯烈犧牲。
法卡山戰役
1981年5月16日凌晨,越軍向我陣地上傾瀉了近千發炮彈,摧毀我工事,隨即越軍以一個團的兵力,在重炮的掩護下,分多路,多方向,多梯次向我陣地實施反撲。
法卡山戰役
在四號陣地,九班同樣面臨七班的同樣情況:密密麻麻的越軍向陣地湧來!九班長,*員段玉生,身負重傷仍忍著劇痛,頑強地堅持戰鬥,直至奄奄一息!進攻的越軍發現奄奄一息的九班長,立即同時多方向向他包抄過來,九班長段玉生待越軍靠近身邊時,毅然拉響手榴彈,與越軍同歸於盡,在他破碎的遺體旁邊躺下七具越軍屍體!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後,只剩下老戰士袁煥高一個人,其餘全部陣亡!袁煥高也豁出去了,不斷地將一顆顆手榴彈投向越軍,又操起機槍向越軍猛掃。當即十幾個越軍倒在陣地前沿,隨即也被越軍的火力擊中負傷。最後子彈,手榴彈都打光了,他就用石頭與越軍搏鬥,直到被越軍打昏滾翻到山溝里。
在三號陣地,八班副班長許文永頭部負傷,鮮血直流,他不顧這一切,視死如歸,端起衝鋒槍,躍出戰壕向越軍勇猛衝殺,直到最後壯烈犧牲時仍然保持著向越軍射擊的英雄姿態;六班老戰士蔡亞清,多處負傷,班裡的同志要抬他到防炮洞隱蔽,他堅決不肯,他站不起,坐不住,躺在戰壕里幫助同志們裝子彈,擰手榴彈蓋。當子彈、手榴彈都打光了,他還幾次冒著危險艱難地爬到越軍屍體上撿回手榴彈和子彈,以頑強的毅力,堅持到最後。新戰士黎有東,進入陣地后,他身患重病,兩天沒有吃飯,在越軍瘋狂反撲時,他拿起機槍猛掃越軍,當身負重傷後繼續戰鬥,很快子彈和手榴彈都打光了,這時一名越軍向他撲來,他用盡全身力氣,一躍而起,將敵人壓倒在地,用雙手卡住這名越軍的喉嚨,活活地將這名越軍掐死。他犧牲後身體還壓在敵人的身上。守在陣地上的五連三排與敵浴血奮戰一個多小時后,連長,副連長全部負重傷,指導員犧牲,四,五號陣地先後失守!三號陣地僅餘7人苦苦支撐!此戰五連三排和二排全體同志,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打得艱苦頑強,共擊斃越軍110人。
其後越軍的炮火越來越猛烈,後面指揮的營部發了瘋似的向五連呼叫,但陣地上的通訊器材全部被炮火損壞,步談機裡面毫無五連的回應!
法卡山戰役
入夜,越軍再次組織少數兵力對三、四、五號陣地進行偷襲,但再次被擊潰。
法卡山戰役
法卡山戰役
僅這一天,越軍就在我陣地上陳屍257具!(有另一種說法為:這一仗擊斃越軍500餘名);而我軍五連也付出了陣亡29人,六連陣亡26人,先期撤下充當預備隊的四連陣亡4人!
1981年5月19日凌晨,越軍在炮兵掩護下再以一個營的兵力輪番強攻。我軍再次拚死反擊,在步兵和炮火的協同下,擊斃越軍百餘人,打退了越軍的反撲。
1981年6月7日,越軍發射炮彈上千發,再次以約1個營的兵力向法卡山及其兩側高地進攻,此次越軍的攻勢再次被瓦解。戰鬥結束后,對面的越軍似乎已經元氣大傷,部隊也急需休整,因此一連數天戰場基本沉寂。
從81年的5月5日到6月7日,越軍與我在法卡山地區進行了5次規模較大的戰鬥,在5月10日與5月16日的鏖戰中傷亡慘重,越軍死者中最高軍階為上尉營長阮光世。
法卡山一戰,廣西軍區邊防三師九團的損失大大超過預料,共戰死78人(在廣西一烈士陵園裡面有陣亡烈士名單154人,但其中沒有發現文中九團二營陣亡人員名字),傷106人。陣亡者多是18歲至25歲的士兵或下級軍官,籍貫以兩廣、兩湖、貴州、河南為主,烈士大部分葬在廣西的寧明縣城。
誓言報復的越軍曾打算另選一處突破口,力圖消滅我一部分,挽回面子。當時越軍的目標就是步兵395團八連所在的板絹村外一個叫“浦炮台”的高地。但其後行動取消。此後,法卡山地區再無發生大規模的戰鬥,戰區基本沉寂下來。
在1984年4月28日,我軍在對老山地區進行收復戰,在法卡山,越軍為配合雲南戰線,向我法卡山陣地發射炮彈數千發,但沒有採取其他軍事行動。
法卡山英雄紀念碑位於廣西寧明縣夏石鎮。1986年落成。為紀念1981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收復法卡山戰鬥的英雄而建。紀念碑前沿台階兩側共有12根與水泥相連的鐵索。紀念碑四周有43根直徑為20厘米的鋼筋水泥柱。紀念碑右側有一個面積為6平方米由水泥塊拼成的平台。紀念碑四壁鑲嵌著大理石,上面鐫刻著154名烈士英名。紀念碑上有座用玻璃鋼鑄成的母親雕像。
邊防2營在1981年9月21日被授予“法卡山英雄營”稱號,廣州軍區則授予該營5連“堅守英雄連”稱號、4連1排“能攻善守英雄排”稱號、6連1排“突擊英雄排”稱號,全營共有286名幹部戰士立功。
2008年12月31日,中越勘界結束,中方歸還法卡山部分控制權,法卡山的1、2號高地為中方控制,法卡山朝南延伸的4、5號陣地歸還越南,法卡山主峰即3號高地“一國一半”(在2006年3號高地上重新豎立起新勘定的1156號界碑,中越勘界工作長達18年)。
2009年春節前完成野外立碑,中越邊境勘界的野外工作宣告結束。隨後,進入議定書、附圖等內部文件的簽署階段。
2009年11月18日,歷經長達18年的談判和勘界,中國和越南的代表在北京簽署了《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中越陸地邊界管理制度協議》,《中越陸地邊界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議》等三個文件。至此,除了最後一個“難啃”的骨頭中越邊界,中國陸地邊界的談判與勘定工作接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