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坤

畫家

湖南邵陽人,1940年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徠,湖南省文史館員。

人物簡介


姜坤[畫家]
姜坤[畫家]
作徠品參加第4、5、6、7、8、9屆全國美展,自1989年來先後在日本、美國、新加坡和中國台灣地區舉辦個人畫展,並應邀赴美國、新加坡考察講學。2007年9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外山· 姜坤鄭小娟畫展》。2011年11月由中南傳媒集團主辦《姜坤繪畫系列——長江溯源》精品展。
代表作編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當代美術全集》、《當代中國畫名家·精品集》、《中國畫名家作品集》。
學術專著有《名山畫稿》、《國畫人體藝術》、《當代美術家畫庫·姜坤卷》、《姜坤中國畫集》(珍藏版)、《姜坤作品集》、《姜坤畫集》、《姜坤鄭小娟作品選·山外山》、《姜坤繪畫作品系列——長江溯源》等。

藝術探尋


姜坤涉江探源,是為畫繪長江而去。從他第一次游三峽至今已36年,出版《長江溯源》畫集,可見這位已72歲的老畫家,創作態度是如何的認真和嚴謹。
姜坤的涉江探源既是在“行萬里路”又是在“讀萬卷書”。他行走於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長河,閱讀著華夏大地的自然人文書卷。他15年的涉江行旅堪稱是一種感悟自然的特殊“閱讀”形式,也可說是一種切近生命的獨特“書寫”方式。正是在這樣的“讀寫”中,姜坤實現了他畫繪長江之筆墨語言、空間結構和精神品格的多方探尋。
就筆墨探索而言,姜坤像是或重或輕地踩著舞步前進,重心立足於“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途徑去開宗立法,同時又沒有放棄“法古人,參造化”的路數去變易成法。他實際上是背著豐厚的“傳統”包袱,邁著艱辛的“師造化”步履,行走在中國繪畫筆墨的歷史長河中去另闢蹊徑,以開啟自創新法的壯舉。他的《通天河》和《瞿塘峽》之筆精墨妙即便是在中國山水畫的輝煌殿堂里也毫無遜色。北宋韓拙早就說過:“筆以立其形質,墨以分其陰陽,山水悉從筆墨而成。”姜坤完全諳達筆墨作為山水畫筋骨血肉的審美價值。《通天河》以非常嫻熟的筆法和十分精到的彩墨表現江源大地上的藍天、白雲、雪山、草地和流水,無不讓人感受到青山卷白雲、綠水泛清波的高潔之美。那一塊塊翠綠、一抹抹天藍和一片片嫩黃以“骨法用筆”的方式書寫而成,很自然地暈化到由焦墨皴擦和勾勒所構成的山水主體形態中,顯得格外的豐潤、清透和亮麗,具有水印木刻的神采,卻又不失“筆墨俱化”的韻味。這便是姜坤用筆、用墨、用色和用水的過人之處。他的水墨和色彩彷彿經過高原陽光的無數次蒸餾而變得特別的清透和潔凈,因而畫面總能呈現出如雨後青山一樣的明麗和清朗。姜坤對筆、墨、色所進行的探索走出了中國青綠山水的傳統,也無疑拓寬了上個世紀下半葉所延展開來的“紅色重彩的水墨範式”。而《瞿塘峽》則以濃重的筆墨揮灑出壁立千仞的山石,以隨類賦彩的原則鋪設出亮麗的褐色懸崖,再巧妙地以潑墨的方式來營造兩岸雲霧繚繞的神秘仙境,以簡練的墨線來書寫近處的山丘和江中的行船。

姜坤作品賞析


姜坤作品
姜坤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