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糧於技

藏糧於技

藏糧於技是指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式來增加糧食產量和質量,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糧食等大宗農產品主產區建設,探索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推進農業標準化和信息化,健全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農業社會化服務等體系,及時調整糧食生產策略。

背景


糧食
糧食
中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只有堅持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毫不放鬆地發展糧食生產,才能確保飯碗永遠端在自己手上。然而,當前,中國除了“人多地少”之外,還存在耕地質量偏低、污染損毀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製約了糧食安全。因此要牢固樹立“堅守耕地紅線就是守住13億人的口糧底線”的觀念,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促進種地養地結合。統籌考慮種養規模和環境消納能力,積極開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試點示範。
從中長期看,中國的糧食並沒過剩,要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未來“十三五”,中國的人口總量會增長,城市人口比重會上升,消費水平會升級,這三個因素就意味著,中國糧食需求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還是剛性增長的。
中國糧食生產已經實現了“十二連增”,“十三五”不追求糧食連續增產,他表示,“‘十三五’中央的方針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一定要鞏固和提升糧食產能。要保護耕地,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建設高標準農田,推廣高新技術。抓好主產區,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國家的糧食70%以上是主產區生產的,特別是商品糧,比例更高,所以要加強主產區的建設。另外要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和效率。”
中國長期以來實行的是藏糧於倉和藏糧於民、以豐補歉的策略。耕地佔補質量嚴重不平衡,耕地總體質量下降,致使糧食生產能力不足,只能儘可能擴大糧食播種面積和提高單產,利用豐年的節餘彌補歉年的不足。這就帶來了高額的倉儲費用,形成了財政的巨大負擔,同時也影響了其他作物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特別是不能保證中國的糧食安全,如果連續幾年歉收,就給糧食的供應帶來很大壓力。
耕地質量低必然增加農業生產的物質與勞力投入,從而提高農產品成本,降低農業經濟效益,致使許多農民單靠種糧難以脫貧致富,還導致我國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此外,耕地質量低還限制了其他農業生產措施發揮應有效益,消減了科技進步的應有作用,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人民的身體健康,加速了生態環境的惡化。

具體舉措


研究耕地質量管理技術

梯田管理
梯田管理
提高耕地質量,歐美髮達國家最重要的經驗是重視建立可供農民廣泛採用的耕地質量分區管理技術措施與規範。由於耕地質量的變化過程較慢且具隱性效益,使得中國各地對提高耕地質量研究重視不夠,尤其是用於了解土壤耕作、農田養分管理、中低產田改良、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技術效率所必須的長期試驗極為欠缺。各地基本不能為農民提供科學性強而又易於操作的耕地土壤管理技術規範與措施。
研究顯示,中國各主要農區廣泛存在不合理耕作、過度種植、農用化學品大量投入和溝渠設施老化的問題,已經導致農田土壤普遍性的耕層變淺,土壤板結,養分非均衡化嚴重,鹽漬化增加,防旱排澇能力差,耕地土壤基礎地力下降等問題。
1998年以來,儘管中國化肥、農藥、農膜等農用物資投入量一直在增加,但糧食單產卻沒有出現大幅度提高。農民在蔬菜、花卉、水果等高經濟價值農田上的施肥極度不合理、不規範,不僅造成農產品質量下降,農民收入減少,同時也導致中國最好的農田土壤功能衰退和生產性能下降。舉例來說,同一個村子,在作物、土壤肥力相差不大條件下,不同農戶肥料用量相差可超過10倍。由於中國化肥用量水平已很高,靠化肥投入量的增加能夠引起的產量增長已近極限,若不重視依靠農業科技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僅一味靠化肥、農藥、農膜等物資的大量投入來增加產量或維持高產,受報酬遞減率的作用,將難以實現糧食單產生產能力的繼續提高,對中國糧食安全造成威脅。
為此,應加強耕地質量管理技術研究,了解不同氣候和栽培條件下,耕地土壤質量變化規律,為農民提供科學而具體的耕作、輪作、施肥、灌排等耕地質量管理技術規範。耕地質量試驗研究通常需要多年連續進行,應適當延長目前相關研究工作的運行周期。與此同時,加強現代高新技術,特別是數字土壤技術應用,儘快完成覆蓋全國的高精度數字土壤(每個圖斑代表94畝耕地的精度),通過數字技術如實、高效地了解中國耕地土壤質量狀況,進行耕地質量管理。
土壤應用技術研究不僅需要專業理論,還需要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與閱歷。多年來農業科研專業院所特別是省、地區一級的地方院所培育了一批常年在農村工作,有豐富農業生產經驗,了解農村實際狀況的專家,應發揮這批人才的作用,加強對農業專業院所的硬軟體條件建設,提高中國在耕地質量管理應用技術方面的研究能力。

培肥土壤加強農田地力

南方產糧區,包括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江西等省現在和1998年相比,糧食總產和單產長時間、大幅度、大面積減產,有些經濟發達的省份,人均佔有糧食(包括飼料糧)不足300公斤,除了非農產業佔用糧田的因素以外,主要是現在採用的是一種非常粗放的生產方式。它破壞了農業生產的物質循環規律,違反了科學上“歸還定律”的原則,拋棄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精耕細作”的傳統,走的是一條浪費資源、剝奪地力、破壞環境的道路。結果使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生產資料土壤出了問題,致使土壤結構破壞,土壤肥力耗損,土壤質量下降。一句話,導致了土壤嚴重退化。有些地方,大量濫施化肥,單純使用化肥,使許多農田耕層變淺,土壤生物活性和保肥、保水能力降低。在許多地方產生面源污染,使許多水體富營養化,使土壤吸附能力下降,可塑性、緩衝性、抗逆性減弱,在這種土壤上生產的農產品,品質下降,風味變壞,有害物質超標。

戰略意義


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的戰略措施。萬物土中生,土壤是作物生產最重要的自然資源。
科技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糧食生產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習總書記也曾經說過:“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中國的農業發展,已經到了需要更多依靠科技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的新階段。
這也是習總書記在湖南代表團參加審議時說要“藏糧於技”的深意。因此,我們不但要向土地要糧,還要向科技要糧。要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產的內涵式發展道路。通過研究開發糧食科技,用科技手段維持糧食供求平衡。根據糧食市場的平衡狀態,適時地採用相應的技術,始終保持科學技術的接續能力。通過涵養土壤,推廣優良品種,採取標準化高產高效綠色技術模式等,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和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給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