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葉風吹楠
琴葉風吹楠
琴葉風吹楠,漸危種。常綠喬木,高10至24米,胸徑30至45厘米。分佈於雲南部分地區海拔500至800米的溝谷或山坡密林中。在適當的喬木層覆蓋和林下灌木稀疏的情況下,天然更新良好。花期5至7月,果期4至6月。林中小獸喜食其果,天然更新受到影響,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琴葉風吹楠
中文名:琴葉風吹楠
拉丁科名:Myristicaceae
中文科名:肉豆蔻科
保護級別:3
分佈:雲南
現狀:漸危種。琴葉風吹楠是我國熱帶季節性雨林中的一個特有種,分佈區狹小。由於數量少,雨林過度毀壞,雌株為數不多,天然繁殖較差,又因商業部門收購種子,群眾伐樹收果,因此植株日漸減少。
海拔下限(米):500
海拔上限(米):800
琴葉風吹楠
琴葉風吹楠(HorsfieldiapandurifoliaHu)(漸危種)屬於微域分佈植物,僅零星分佈於西雙版納及其附近地區的熱帶雨林中;通過6年時間對琴葉風吹楠生物學特徵和對雄花序和雌花序特徵的研究,結果表明,雄花序和雌花序的外部特徵在花蕾期就表現出明顯區別,主要表現在花序結構、花蕾顏色、花蕾形態以及花(序)梗顏色等幾個方面。
琴葉風吹楠
琴葉風吹楠種子含水量的下降速率表現中等,在經前24h脫水后二者的種子含水量下降了近1/3,經過96h脫水后,琴葉風吹楠種子含水量從25%下降到7%,箭毒木從44%下降到21%;而思茅木姜子的種子含水量下降最為緩慢,經96h脫水后,種子含水量從51%僅下降到42%。所以,從4個樹種的種子含水量下降趨勢,可以將它們的種子脫水耐性劃分為高、中、低3種類型,即思茅木姜子種子具有高的脫水耐性,琴葉風吹楠和箭毒木種子具有中等的脫水耐性,而絨毛番龍眼種子為低脫水耐性。
琴葉風吹楠的種子萌發率在30%光水平下顯著低於10%和3.5%光水平;箭毒木的種子萌發率在30%和10%光水平下顯著高於3.5%光水平;在同一光照水平下,不同樹種的種子萌發率顯著不同。例如,絨毛番龍眼的種子萌發率總是最高;琴葉風吹楠在不同光處理下的平均萌發周期顯著不同。同一光水平下,平均萌發周期從小到大的順序。對比遮蔭試驗和森林萌發試驗發現:除絨毛番龍眼外的其餘3個樹種的平均萌發周期在兩個試驗中差異顯著,如:遮蔭試驗中思茅木姜子的平均萌發周期在145和3&65光水平下為209,在林窗中心(近2個月);而琴葉風吹楠和箭毒木的在遮蔭試驗中的平均萌發周期也顯著高於森林內部相同光環境。
琴葉風吹楠
雨季初期散布的琴葉風吹楠和箭毒木種子具有中等的脫水耐性,能夠保證種子在降水高峰到來時具有較高的存活率,但是遮蔭試驗中對種子採取規律性的澆水,沒有體現自然降水增減的變化,從而造成琴葉風吹楠和箭毒木在遮蔭試驗中的平均萌發周期大於森林試驗;思茅木姜子在乾旱季初期散布種子,高的脫水耐性有助於種子經過4個月的乾旱季后保持一定的存活率,遮蔭試驗中們保證了種子萌發的水分條件,而森林種子萌發過程中沒有澆水,導致乾旱季森林土壤水分由於降水的缺少而乾燥,因此森林試驗中思茅木姜子的種子平均萌發周期顯著高於遮蔭試驗。上述結果表明季節性降水對於種子的散布和萌發具有重要影響。具有較強幹燥耐性種子的樹種選擇在乾旱季傳播,而乾燥耐性相對較差的樹種選擇雨季傳播種子,體現了植物對時間和空間等生態條件充分利用的能力。
琴葉風吹楠脫水耐性也有低、中、高之分,通過對比發現,種子散布時間和種子脫水耐性存在一定聯繫:雨季初期散布的琴葉風吹楠和箭毒木,種子具有中等的脫水耐性;而乾旱季初期散布的思茅木姜子,種子具有高的脫水耐性。除絨毛番龍眼外的樹種在遮蔭試驗和森林試驗中平均萌發周期顯著不同,季節性降水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
種子休眠期
季節性降水與種子散布肉豆蔻科風吹楠屬的植物具有尚未完全發育的胚,本屬植物的種子具有形態休眠或形態生理休眠。種子具有未完全發育的種胚並且萌發時間小於30d的為形態休眠,大於30d的為形態生理休眠,琴葉風吹楠種子的平均萌發周期小於30d,屬於形態休眠。箭毒木為桑科植物,桑科植物種子的胚發育完全並具有透水的種皮,應產生無休眠或生理休眠的種子,箭毒木種子萌發時間小於30d,屬於無休眠種子結果一致。木姜子屬的植物具有透水性的種皮以及完全發育的胚,產生無休眠或具生理休眠的種子,種子萌發時間小於30d,屬於無休眠種子。
琴葉風吹楠
光能作用——熱散消耗
非光化學猝滅對光強的響應曲線表明,隨著生長光強的增加琴葉風吹楠的熱耗散能力增強,而生長在全光和25%光照條件下的熱耗散能力都比琴葉風吹楠樹種葉片中O(-@)2、H2O2含量、SOD和CAT活性均隨著生長光強的增加而提高;上述結果表明,在光抑制條件下,通過提高保護性酶的活性來保護光合機構免受損傷,中層樹種琴葉風吹楠卻較大程度通過增強非光化學猝滅來耗散過量光能;琴葉風吹楠對強光的適應性差。
琴葉風吹楠
分佈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和鄰近的孟連,西南部耿馬、滄源及西部盈江。散生或在優越的局部環境上有較密集的分佈,通常生於海拔500-800米的溝谷密林或山坡密林中。
琴葉風吹楠
琴葉風吹楠是典型的熱帶季節性雨林成分,為中國特有,在熱帶植物區系研究中有一定學術意義;種子以含14碳酸為主的固體油,含油量達56.18%,是一種重要的工業油料植物。
保護措施
分佈區大部已劃為自然保護區,應明確列為保護對象,加強保護,並採取有效措施促進天然更新。建議產區有關部門,合理採收種子,進行栽培種植,確保這一重要資源永續利用。
種子保存
種子保存被認為是保存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手段全世界共建立了大中型種子庫,225個分佈於99個國家儲存了大約500000份種質材料,但目前對熱帶地區種子儲藏特性仍未有廣泛研究缺乏系統資料。根據乾燥對種子生命力的影響可將熱帶種子分為兩大類即頑拗型種子與正統型種子頑拗型種子不能進行乾燥處理,在日常濕溫度條件下乾燥也會很快喪失生命力其種子的含水量,通常不能降低到12以下否則種子將死亡這類種子也不能在低溫下貯藏。
琴葉風吹楠
人工栽培技術
擴大繁育和栽培是人工促進珍稀植物保護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案。對於自然狀態下種子萌發率較低或者萌發時間較長的樹種,可以預先處理種子,從而獲得最大的種子萌發率或縮短種子萌發的時間,為合理安排繁育幼苗的時間和空間創造便利條件。預先處理要綜合考慮種子的萌發特性、休眠性和乾燥敏感性等各方面因素,例如:種子乾燥敏感且無休眠,播種后萌發迅速,不經過脫水的種子萌發率最高,因此種子收集后應儘快播種;琴葉風吹楠和箭毒木在雨季初期的5-6月份散布種子。
在一定時間內能夠保持較高的種子萌發率,若育苗的時間和空間有限,綜合考慮種子萌發周期和脫水耐性等因素,要先對琴葉風吹楠種子進行處理;剛剛散布種子萌發率低,可先將其種子進行一定程度的脫水處理,並保證苗床的土壤濕度在一定水平,這樣能夠顯著提高種子的萌發率,縮短繁育時間。此外,在10%光水平下4個樹種都能獲得較高的種子萌發率,因此種子萌發時要注意將遮蔭水平控制在最優光強下進行。
瀕危種。琴葉風吹楠是典型的熱帶季節性雨林成分,為中國特有,在熱帶植物區系統研究中有一定學術意義;種子以含14碳酸為主的固體油,含油量達56.18%,是一種重要的工業油料植物。
大葉風吹楠風吹楠風吹楠屬 海南風吹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