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惡揚善

隱惡揚善

隱惡揚善,漢語成語,拼音是yǐn è yáng shàn,意思是指寬厚地不談人的壞處,光宣揚人的好處。出自《禮記·中庸》。

釋義


隱:隱匿;揚:宣揚。不談人的壞處,光宣揚人的好處。

出處


《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

典故


或作掩惡揚善。謂隱諱別人的壞處,而只表揚別人的好處。孔子認為,舜是一個大智人物,喜歡求教於人,樂於研究分析淺近的話,為人隱瞞缺點而表揚其優點,不走兩個極端,而用中庸之道去教化人,這才是舜之所以為舜的緣故。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掩惡揚善、人棄我取、遏惡揚善、懲惡勸善、不念舊惡、激濁揚清

反義詞

紅口白牙、吹毛求疵

用法搭配


例句

她生性寬和,即使在夫家受了不少委屈,但總是隱惡揚善,絕對不在人前批評公婆。

英文翻譯


hide one's wrongdoing and praise his good deeds

成語辨析


成語舉例:他和你是同僚官,雖有些過失,你可隱惡而揚善。(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三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惡,不能讀作“wù”。
成語辨形:隱,不能寫作“穩”。
成語謎面:報喜不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