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龍洋

日本貨幣的一種

日本貿易銀元是近代流入我國外國銀元中較為常見的一個品種,因幣面有飛龍圖案,故俗稱為日本龍洋。其正面圖案為環繞的珠圈和十六瓣八重表菊紋,兩側側為呈弧形排列的櫻花枝葉,中間的文字為漢字“一圓”,下面是綢帶紮成的同心結;背面的圖案為“飛龍戲珠”,周邊的文字有“大日本”和“明治xx年”“大正xx年”“昭和xx年”的字樣。

鑄造背景


日本初鑄銀圓,其意是驅逐當時在日本大肆橫行的本洋(雙柱)、鷹洋,統一貨幣。由於頭版的龍銀鑄量少,人們一時不能接受,結果這場銀圓戰是以日本龍洋的大敗而終。
明治三年開始,日本維新政府為適應大力發展資本主義,開展對外經濟和商品貿易的需要,始鑄面值為“一圓”的貿易銀元,歷時45年,直到大正三年(1914年)止,累計鑄造貿易銀元約兩億枚,日本貿易銀元,共有三種版式,但是以明治三年到明治三十年的銀元最好,成色96.3%--98%,所以這個時間段的錢幣現在價格最高,一般都是數十萬到百萬,其他時期的錢幣開始大量發行,成色已經達不到以前的要求。當時鑄造最多的版式就是明治七年鑄造的貿易銀元,最少是明治三年,四年,八年,十一年。
明治元年,日本由香港購得全套鑄幣機器(英國人的機器,1866至1868年曾在香港鑄造過香港第一套貨幣),在大阪成立國家造幣廠。明治三年,造幣廠落成,馬上開鑄銀圓,大小幣值分為5錢、10錢、20錢、50錢、1圓5種,將“圓”定為日本的本位貨幣,即實行銀本位制度。於是明治八年,日本又鑄造了貿易銀。這種貿易銀與舊版相比,成色不變,重量增加,結果又被民間收藏熔鑄,日本再敗一陣(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
日本連敗兩陣后,馬上應變,於明治十一年停鑄貿易銀,恢復到明治三年的成色重量水平,唯圖案稍作改變,背面的太陽徽記改成醒目的“一圓”字樣,正面原來標記面值的地方改成英文。明治十一年至三十年,龍洋的鑄造量逐步遞增,進入了日本龍洋的黃金時代。此時的日本龍洋不但成功地在本土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而且把影響力擴大到了東亞、東南亞的廣大地區,其中中國東北、華東、華南地區受其影響較深(日本通過《江華條約》、《中日天津條約》,對朝鮮擴張,其後更有《馬關條約》等,將矛頭直指中國,其勢力不斷壯大,1880年成立了橫濱正金銀行后,通過這個經濟侵略的中樞向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不斷傾銷日本龍洋,進行經濟掠奪)。

過程


明治七年到明治三十年,日本仿照西方當時的風氣,實行金本位制,發行5、10、20圓等面值的金幣,次年停鑄銀圓。此項措施引起日本人的巨大恐慌,紛紛拋售銀圓,套購黃金。為了防止人們用龍洋到日本國內套換黃金,日本政府準備將手頭上約2百萬枚銷往中國、中國台灣、朝鮮等地的各式龍洋經由東京、大阪兩廠打上“銀”字。所以明治七年到三十年(含三十年)以前龍洋均有這種“銀”字版存世。分“左銀”、“右銀”兩種。“銀”字打在龍洋背面“一圓”兩邊的空白處。“銀”字在左,是大阪造幣廠產品,稱“左銀”,830,000枚;“銀”字在右,是東京造幣廠產品,稱“右銀”,1,166,000枚。也發現有把“銀”字打在龍洋正面,或者直接打在“一圓”上面的,其併發行4,000金箔壹仟圓及金箔壹萬圓,壹仟圓(18.7-19.3克)貳仟圓(26.2--27克)壹萬圓(51.8--53.4克),成色96%--97.2%,錢幣雖然寫著金箔,其實就是銀幣,比較少見。
日本龍洋
日本龍洋

結果


明治三十四年恢復鑄造銀圓,完全沿用明治三十年前的模式,直至大正三年(1914年)。這個階段的日本龍銀延續了明治三十年前的“瘋狂”勁頭,銀圓貿易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