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恕誠
余恕誠
余恕誠,漢族,安徽肥西人,無黨派人士。1939年出生,1961年畢業於合肥師範學院中文系,生前執教於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1987年獲教授職稱。主攻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向是:唐宋文學、唐詩風貌、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唐詩與唐代其它文體關係研究。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常委,曾憲梓獎二等獎獲得者,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省重點學科負責人。出版有《唐詩風貌》、《李商隱詩歌集解》(與劉學鍇合著),成果曾獲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全國首屆古籍整理圖書三等獎。
2014年8月23日下午2:30在北京逝世,享年75歲。
![余恕誠](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b/meb63d2d74512c13a23043b4f8778f15b.jpg)
余恕誠
唐宋文學
唐宋文學、唐詩風貌、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唐詩與唐代其它文體關係研究
![余恕誠](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0/mb0bd5a88d8454bf82a3474e215fc7da5.jpg)
余恕誠
《李商隱詩歌集解》(與劉學鍇教授合著,中華書局,1988年12月版,2004年增訂重排第二版;台灣洪葉文化有限公司,1992年版)
《李商隱文編年校注》(與劉學鍇教授合著,中華書局,2001年版)
《李商隱》(與劉學鍇教授合著,中華書局,1980年11月版)
《李商隱詩選》(與劉學鍇教授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8月第一版,1986年11月修訂再版,至2002年重印6次)
《李商隱研究資料彙編》(與劉學鍇教授合著,中華書局,2001年版)
《王安石文選譯》(與劉學鍇教授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
《杜甫詩選讀》(活頁文選,上、下兩輯,中華書局,1999年8月~12月版) 《歷代名人傳記選》(與葉孟明、張先覺合著)(黃山書社,1985年版)
《增訂註釋全唐詩·第三卷》(與劉學鍇、陶敏共同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版)
![余恕誠](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7/mf714d6f095c74d099c34647295c3de0b.jpg)
余恕誠
《唐宋詞概論》(與丁放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唐代文學論著集成(第一卷)》(與葉幫義合著,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詩情畫意的安徽》(與周嘯天、丁放合著)(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0世紀中國詩學研究》(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余恕誠](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4/m043de1e86811ce39bbc460ad0e3fb1df.jpg)
余恕誠
《唐詩風貌》(中華書局,2010年4月版)
《唐詩與其他文體之關係》(與吳懷東合著)(中華書局,2012年1月版)
《李白與長江》(《文學評論》,2002年第1期)
《賦對李商隱詩歌創作的影響》(《文學遺產》,2004年5期)
《唐詩所表現的生活理想與精神風貌》(《文學遺產》,1982年2期)
《戰士之歌與軍幕文士之歌》(《文學遺產》,1985年1期)
《杜甫在肅代之際的政治心理變化》(《文學遺產》,1992年4期)
《韓白詩風差異與中唐進士階層思想作風分野》(《文學遺產》,1993年5期)
《初唐詩壇的建設與期待》(《文學遺產》,1996年5期)
《李商隱詩歌的多義性及其對心靈世界的開拓》(《文學遺產》,1997年2期)
《"強韻"考論》(與張柏青合作)(《國學研究》,2000年7期)
《樊南文集舊箋補正》(與劉學鍇教授合著)(《中國古籍研究》,1996年11月,創刊號)
![余恕誠、劉學鍇《李商隱詩歌集解》](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d/mad2040509af4e9ca5554a5bd83333d5d.jpg)
余恕誠、劉學鍇《李商隱詩歌集解》
《論政治對李杜詩歌創作的正面推動作用》(《江淮論壇》,1995年3期)
《從阮旨遙深到玉溪要眇》(《文學遺產》,2002年第1期)
《樊南文與玉溪詩》(《文學遺產》,2003年第4期)
《“詩家三李”說考論》(《文藝研究》,2003第4期)
《李商隱開成末南遊江鄉說再辨正》(與劉學鍇教授合著,《文學遺產》,1980年第3期)
《古代散文欣賞的三個角度》(《文史知識》,2005年第7期)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與文體之間的交流互動》(《光明日報》,文學遺產專欄)2005年5月27日
《20世紀李杜研究及其差異》(《文學遺產》,2006年2期)
《追求“知音”的教學境界》(《中國高等教育》,2004年19期)
《中國詩學研究》(《中國高等教育》,2004年10期)
1939年1月生,籍貫安徽肥西縣。
1957年由六安師範保送入安徽師範學院(安徽師大前身)中文系(本科)讀書。
1961年畢業留校任教。
![余恕誠《唐詩風貌》](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6/m76865bc2378c190935c4f0af53d4395d.jpg)
余恕誠《唐詩風貌》
1997年獲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獎、曾憲梓教育基金會全國高師教師獎二等獎。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唐宋文學)教學與研究。
2014年8月23日安師大著名教授余恕誠去世,享年75歲。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兩方面:
一是與劉學鍇先生合作,出版和完成了《李商隱詩歌集解》(中華書局)、《李商隱文編年校注》 (中華書局)、《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李商隱卷》(中華書局)、《李商隱》(中華書局)、《李商隱詩選》(人民文學出版杜)。其中《李商隱詩歌集解》獲全國首屆古籍整理三等獎、全國高校首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李商隱詩選》獲安徽省社科二等獎。
![余恕誠](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e/m2e7d998033e15e081db4d61be101ed43.jpg)
余恕誠
1992年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1997年獲全國高等師範學校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教師二等獎、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獎。
2003年獲全國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專著《李商隱詩歌集解》(合著)獲全國首屆古籍整理圖書三等獎、首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李商隱文編年校注》(合著)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全國古籍圖書一等獎。
《中國文學史》(合著)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
《李商隱詩選》(合著)獲安徽省社科二等獎
《唐詩風貌》獲安徽省社科一等獎。
論文《李白與長江》獲省社科一等獎、《文學評論》1997-2002年優秀論文獎。
論文《論政治對李杜詩歌創作的正面推動作用》獲安徽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2012年,榮獲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稱號。
![余恕誠](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a/m7aa1fe2e9c60511951d430e60c98557a.jpg)
余恕誠
![余恕誠](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d/mfd372954554cd8cbea7403fca34fd759.jpg)
余恕誠
余恕誠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對余老師的教學與為人表示佩服與尊敬。“余老師,謙遜、素淡的風格感染了他的學生”,目前是余恕誠同事、文學博士的俞曉紅說,“聆聽過幾次余老師的課,堅持給本科生上課的他,仍是每次重新備課,同一詩歌,不同版本的‘貼鬍子’成為中國詩學研究中心的佳話”,“余老師的講課風格是絢爛之極歸於平淡”。
2000年前,曾有一位法國留學生,因為欽仰余老師的師德,轉學至余老師門下,做唐宋方面的博士論文,在余老師的學術熏陶下,要求再延長一年時間,隨余老師做學問。
從1987年,獲得教授職稱以來,第八屆安徽省政協常委,安徽省政府參事,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李商隱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博士點負責人,獲得過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等無數榮譽。余恕誠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唐宋文學)教學與研究,在業界具有很高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