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老北京旗人民俗美食家

姜波,男,老北京旗人民俗美食家,中國起源地智庫專家,國家級點心技師·營養師。師承13位國寶級大師,國寶級烹飪大師劉俊卿老先生入室親傳弟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蜜供姜第五代傳人,北京市東城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曾任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建福宮餐飲市場出品總監。服務行業里讚譽為“京城飲食民俗第一人”、“北京城裡的活化石”。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姜波4歲學京劇,6歲學書法,8歲學古琴。自幼跟隨京劇大師張君秋,梅葆玖,冀韻蘭,趙榮琛(趙朴初先生之堂弟),王吟秋等老先生學習國粹京劇藝術,后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吳吟秋老先生,(現國家級非文化物質遺產傳承人)。
1994年拜劉俊卿老先生為師學習面點製作技術(劉俊卿老先生早年師從於清宮御、壽膳房名師趙茂林老先生,后又拜港、澳、台、粵“四大點心”天王之首的褟東凌老先生為師)。還先後得到面點大師郭文彬、康富友、劉廣華、滿恆榮、怡慧雲,熱菜大師黃子云、康輝、金永泉、王義均、李悅忠、李玉芬,國宴總管鄭連福、服務大師張玉賢、中醫、營養權威翁維健、王鳳歧、吳大真;李瑞芬、于若木、張曄,飲食文化、原料知識權威王仁興、李桂蘭,語文研究所所長劉桂芳,書法大家啟功,古琴研究會副會長楊青,廣陵派第十二代傳承人古琴家·書畫家李家安先生,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晉、王世襄等老先生的點拔、提攜,技藝大進。

個人作品


作品全稱
《御饌·姜述》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
1996年首屆北京面點、冷拼、食雕烹飪大賽面點金牌組第一名
1998年“北京第四屆烹飪大賽”面點金牌

主要成就


同年多種報刊雜誌還刊登《論老北京餐飲管理及風味特點》、論《老北京壽宴堂會》及《論北京61中學烹飪專業模塊教學》等文章。2005至2006年赴邀前往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進行表演及講學,並傳授傳統的面點製作技術,他創製的“蟹籽養湯燒麥”轟動了全椰城,同時也成為很多美食家、巨富商賈餐桌上的首選,至今仍流行於東南亞地區及日本。

社會活動


2007年12月至今,北京電視台BTV生活頻道《快樂生活一點通》嘉賓主持。
2011年10月,搜狐視頻,北京電視台BTV科教頻道《健康大智慧》特約嘉賓。
2012年4月-6月,雲南衛視《養生匯》特約嘉賓。
2012年12月,河南衛視《創意時代》特約嘉賓。
2013年8月,56視頻《美食大王牌》特約嘉賓。
2013年9月,重慶衛視《愛尚健康》特約嘉賓。
2014年1月,北京電視台BTV文藝頻道《我家有明星》特約嘉賓。
2015年2月,CCTV科教頻道《健康之路》特約嘉賓。
2015年1月-4月,江蘇衛視《萬家燈火》特約嘉賓。
2015年10月,CCTV《中國味道》第4季,紅樓名菜特約嘉賓。
2015年2月,天津衛視《食全食美》特約嘉賓。
2015年12月,北京電視台BTV文藝頻道《春妮的周末時光》做客美食家。
2016年2月,北京電視台BTV生活頻道《光榮綻放》特約嘉賓。
2016年5月,河北電視台《家政女皇》特約嘉賓。

任職經歷

姜波,老北京旗人民俗美食家,國家級點心技師•營養師。師承13位國寶級大師,國寶級烹飪大師劉俊卿老先生入室親傳弟子,著名北京京劇表演藝術家吳吟秋先生之徒,著名民俗家學者王作楫先生之徒,廣陵派第十二代傳承人古琴家·書畫家李家安先生入室弟子,著名中醫、養生大家翁維健老先生之徒,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蜜供姜第五代傳人,北京市東城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烹飪協會會員,北京烹飪協會會員,中國中醫藥研究所促進會食療養生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食療養生師,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建福宮餐飲市場出品總監。服務行業里讚譽為“京城飲食民俗第一人”、“京城第一服務師”、“北京城裡的活化石”。
姜波原北京61中學烹飪專業教師,后曾在森帝美食娛樂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餐廳、外交部部長餐廳、北京市政府天安門管理集團天廣美食園,上地產業信息基地康得賓館,金玉大廈御都精品菜,中央玉泉山服務局,北京海灣綠洲大戲樓餐飲有限公司,故宮博物院建富宮文化院工作並擔任重要部門負責人,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客座教授。
2007年至2010年被中央廣播電台1018欄目、北京廣播電台1039,87·6欄目、北京電視台生活頻道等欄目聘為嘉賓主持,並參與節目的策劃、修改、製作、改版等工作。

人物軼事


2015年3-4月,《十二道鋒味》第二季開拍前期,姜波為主角謝霆鋒進行關於各地風味美食以及北京特色美食烤鴨的文化講解,並策劃《十二道鋒味》第二季的美食細節。2015年10月,CCTV《中國味道》第4季,姜波為紅樓名菜特約嘉賓,講述名著與美食的傳承。《紅樓夢》中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時說起的名菜“茄鯗”是宮廷流傳出來的。因為姜波的奶奶,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光緒皇帝的堂妹。而慈禧太后喜歡吃這道菜,家裡便傳承下來。宮廷里叫蒸茄鯗,家裡稱大茄缸。宮廷菜講究“圍”,“配”,“鑲”,“釀”,製作工藝繁瑣,圍指菜品的圍邊擺放;配指配菜多樣,明確的營養搭配,但不能輕易變動;鑲指菜品鑲嵌,惟妙惟肖;釀指在菜品裡面釀入餡料。姜波的出品,技藝精湛,贏得小南國,眉州東坡,花家怡園,外婆家,渝鄉辣婆婆,印象小館,大聯漁港,等各企業老闆讚譽,紛紛想合作傳承宮廷菜。2010年參加編寫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審定中心面點技能高級、技師、高級技師》一書,此書出版面市。自1995年至今他還不計薪酬的全國講學,弘揚真正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精髓,眾多媒體都對他進行報導和專訪,也被譽為“北京城裡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