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庄鄉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轄鄉

肖庄鎮,位於茌平縣西部,鎮政府駐地距茌平縣城25公里。西接賈寨鎮,東、南靠博平鎮,北鄰菜屯鎮和韓屯鎮。1971年2月設肖庄人民公社,由韓屯、楊官屯、賈寨、菜屯、博平公社的部分村莊組成。1984年7月改為肖庄鄉,2011年8月肖庄撤鄉設鎮,改為肖庄鎮。省道257線、254線從境內穿過,七里河、老徒駭河、位山引黃第二乾渠、肖庄分乾渠流經境內。2012年,肖庄鎮轄28個村委會、40個自然村,總人口2.5萬人。版圖面積56.49平方公里,耕地3474公頃。

地理環境


肖庄鎮位於聊城市茌平區西部,鎮政府駐地距茌平城區25公里。西接賈寨鎮,東、南靠博平鎮,北鄰菜屯鎮和韓屯鎮。1971年2月設肖庄人民公社,由韓屯、楊官屯、賈寨、菜屯、博平公社的部分村莊組成。1984年7月改為肖庄鄉,2011年8月肖庄撤鄉設鎮,改為肖庄鎮。省道257線、254線從境內穿過,七里河、老徒駭河、位山引黃第二乾渠、肖庄分乾渠流經境內。

行政區劃


乜堂村朱樓村朱啟虎村小胡村小高村高營村
席店村王菜瓜村王麻子村落角園村八劉村馮營村
后場村康孟村李橋村李井范村皮鼓李村運算元李村
河子張村班庄村田莊村蔣庄村郝庄村許庄村
許寨村趙公宣村馬場胡村   

人口民族


2012年,肖庄鎮轄28個村委會、40個自然村,總人口2.5萬人。版圖面積56.49平方公里,耕地3474公頃。

經濟


肖庄鎮以農業為主,沙質土壤面積較多。1977年以來,肖庄鄉在貫徹土地承包責任制的前提下,注重加大農業科技及水利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幫助農民選購良種,指導農民科學種田,最大程度地提高糧食產量;同時注重發揮區位優勢,在沙土地上種植樹木,保水護土的同時使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2005年,農田林網化面積3200公頃,四旁植樹88.20萬株,棗糧間作1000公頃。
1986年以來,歷屆黨委、政府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確立了以韭菜(薹)、圓鈴大棗、花生為主的支柱產業。2012年,鎮黨委、政府確立“打造棗韭名鎮,建設生態肖庄”的目標,打造“紅綠”兩個特色產業,即紅色大棗產業和綠色韭菜(薹)產業。大力扶持合作社發展,以合作社為龍頭,積極開拓市場,努力把兩個特色產業打造成為真正的生態產業、富民產業、名牌產業。
作為博陵貢棗原產地,肖庄鎮按照保護壯大傳統大棗產業的發展思路。全力推進萬畝“棗鄉生態園”建設,打造中國圓鈴大棗之鄉。加大對包括棗樹王在內的老棗樹的管理力度,對老棗樹進行技術改造。園區包括棗園、蘋果園、桃園、梨園、核桃園、花卉園、溫室蔬菜園、有機韭菜園、勞動體驗園、生態養殖園等十個特色園區;建有中國圓鈴大棗博覽館、孝慈湖、二十四孝廣場、棗鄉廣場、望晉台等歷史人文景觀,成為集觀光、休閑、娛樂、採摘等為一體的現代化觀光農業示範區。
肖庄鎮以創建全國最大的無公害韭菜生產基地為目標,探索新形勢下“互換並地、土地流轉、家庭農場與產業發展”“四位一體”的新型土地種植經營模式。促進種植模式多樣化,大力開展反季節韭菜,實現四季有韭菜。同時加大韭菜無公害管理,確保產品綠色、無公害、無農藥殘留,保證了韭菜(薹)產業健康發展。

代表人物


【肖庄鎮】運算元李
李圭元朝李村人(今茌平縣肖庄鄉運算元李村),以精通算學名於世。
李圭幼時家境貧寒,以牧羊維持生活。他酷愛讀書,尤喜算學。放羊時常在學校窗外偷聽老師講課,回家便用磚頭、坷垃擺成算盤樣式,揣摩苦練。晚上藉助月光在肚皮上寫字。老師見他聰敏過入,而又勤奮好學,就免費收他為學生。李如虎添翼,不到三年時間,不但通讀了四書五經,而且創出了新的快速計演演算法。
李圭五六歲時,縣衙招慕珠算名人,對全縣土地重新丈量。李圭毛遂自薦。縣令見其年少,衣冠破舊,便半信半疑。於是當場出題讓他解算。誰知縣令題剛出完,李圭便脫口而出答數,縣令驚喜過望。丈量土地時,只見李圭步當尺,口當算盤,一邊邁步一邊口算。邁完地,地數便準確無誤地記到本上,一個人的效率比兩個人還高出幾倍,觀者無不稱奇。自此,神算李圭名聲遠揚。
元帝國建立后,皇帝任用李圭為幽州刺史。他到任后整頓田賦,征納稅物,深得朝廷信任,被提拔為平章事(副宰相)兼管田賦稅收和國家財政收支。每次朝廷查問,他都對答如流,收付數字分毫不差,在任十多年沒有半點虧空。朝廷稱他為“運算元李”,誥授光祿大夫。
時間長了,李圭所在的村莊也隨著他的封號叫起運算元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