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俗念
無俗念
無俗念,詞牌名。著名的詞有丘祖長春真人梨花詞《無俗念》,作者乃南宋末年的一位道學名家丘處機,道號長春子。《無俗念》詠梨花,此詞表面上雖是詠物——梨花,實則是作者借不食人間煙火的梨花,以寄託自身的超塵拔世之志。
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
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
萬化參差誰通道,不與群芳同列。
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下土難分別。
瑤台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上片寫梨花開放的時間、風姿、周圍的環境。前兩句點出梨花開於晚春的寒食節前後,“春遊浩蕩”表明是芳草萋萋、漫天飛花的暮春季節。“白錦”二句,以白錦和白雪比喻梨花的潔白無瑕與香花爛漫的盛開模樣,反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形象真實而鮮明。“靜夜”至上片末,寫梨花開放的環境,暮靄沉沉天地闊的靜夜裡,梨花悄悄地綻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中。“冷”字,生動地烘托出寧靜、微寒的夜景,使讀者想到曹雪芹的“冷月葬花魂”。人間與天上都溶浸在皓月與花色交織而成的氛圍中,月光皎潔、花似雪明,給人一種高潔、脫俗的感受。
下片前三句用典,繼續以“天姿靈秀”的姑射真人來比喻梨花,《莊子·逍遙遊》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這三句就是用這典故,這位神人,修養已經達到神化難測的境界,暗寫梨花的冰清玉潔與靜若處子的仙姿。“萬化”諸句寫作者的體會與想法。由上句的“神人無功”,這位藐姑射山神人雖有大功,卻無意於求功,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志向;作者又由梨花的清高絕俗、不與群芳同伍,感慨世俗之人未能欣賞,就好像俗人對作者的清高傲骨未能賞識。畢竟,世人多醉我清醒,這種不食人間煙火、超塵拔世的清涼境界,也只有能進入洞天福地修行的有道者,才能心領神會。此詞雖是詠物,實即詠自己,這正是文人詠物詞的寄寓手法。此詞把梨花獨特超群的氣質,寫得生動鮮明,讓人有清新脫俗、靈秀異常的感覺,雖結尾不免落入談道論教的範圍,但仍不失為一首佳作。
詞人所選取的歌詠之物,往往是個人內在性情與藝術風格的表徵,因此丘處機歌詠浩氣清英、仙材卓犖的梨花,可以看出其清新脫俗的風格、靈秀異常的神人氣息,而表現於作品中,則呈現了清拔脫俗的風格特色。
丘處機(1148—1227),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名列全真七子之一,是全真教中出類拔萃的人物。十九歲出家,次年拜王重陽為師,追隨左右,甚契玄機。貞佑二年(1214)秋季,丘處機毅然率弟子十八人從萊州出發,跋涉萬里,歷盡艱難,兩年後抵達西域大雪山。太祖問他如何治理天下,他回答應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回答以清心寡欲為要。並進言欲統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太祖深契其言,禮遇甚隆,尊為神仙。後來丘的弟子李志常撰作《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述其事頗詳。他返歸燕京(今北京市)后,太祖賜以虎符、璽書,命他掌管天下道教,並下詔免除道院、道士一切賦稅差役。丘處機於是廣發度牒,建立平等、長春、靈寶等八個教會,大量建立宮觀,設壇作醮,一時教門四辟,道侶雲集,全真道獲得很大發展。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處機羽化於寶玄堂,殯於白雲觀處順堂(今北京白雲觀丘祖殿)。
丘處機的這首《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能在這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古國浩繁的詩詞海洋里凸顯出來,為現代文壇所津津樂道,不能不說是武俠小說巨匠金庸大師的功勞,因為金庸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人們知道了丘處機,知道了中國的道教,知道了國色天香純潔無瑕的小龍女,其實小說中的小龍女是道教神仙人物姑射真人,后被封為雪神或“掌雪女神”。莊子在《逍遙遊》中記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明眸,皓腕,纖足。筆者今天不道金庸大師筆下的小龍女和東邪西毒,就單說丘處機的梨花詞《無俗念》和萊州的靈虛宮。古代文人雅士一提起美女,就想到貌美如花、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傾國傾城、千古紅顏……這些都是很好的,但也是俗氣的。作為一個出家人,丘處機讚美梨花,想到最美的就是姑射真人的形象。丘處機在全真教中是出類拔萃的人物,學識修為高深,胸襟寬闊,以一個得道高人的境界讚頌人間的美景,《詞品》評論此詞曰:“長春,世之所謂仙人也,而詞之清拔如此。”由此也可以看出,姑射真人絕非穿著白衣的凡夫俗女也!
《總論金庸》
這首《無俗念》詞,在《總論金庸》曾有討論,主要拿來比較金庸小說與梁羽生小說中詩詞的意境。當時評金庸抄此詞抄得“渾然天成,毫無斧鑿之痕”,得出的結論是金庸的抄,遠勝於梁羽生的作。
舊事重提,倒不是要“炒冷飯”欺騙讀者,只因為當年寫《總論金庸》時不曾見過原詞,待得見過牛鼻子丘處機的原作,當然又有文章可做。
在一個非常非常偶然的機會,拜讀香港大學研究金元詞專家黃兆漢先生的論文,方才讀到丘處機這首《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原作。
金庸將原詞略作修飾,以切合小說的意境,卻改得甚好。因此我應該要修正,說金庸小說的詩詞改得比梁羽生小說中自撰的詩詞更具意境神韻。金庸還“插贓嫁禍”,將“靈虛宮梨花詞”數字刪去,然後大吹法螺一番:
原詞是“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金庸改成“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本來是說每一年的“寒食梨花時節”,但到了金庸手上,硬生生將“寒食”與“梨花”分開,就將重點由“寒食”移到“梨花”上面去了。牛鼻子丘老道年年春遊,專揀在寒食時節,顯然是為了寒食而游,而恰巧在寒食遍逢梨花,因此寒食出遊是主,兼賞梨花為賓。金庸將逗號輕一挪移,就變成了為梨花而游,實是神來之筆。至於斷句不同,節奏感就很有不同,則各有千秋。
以“苞”代“葩”亦有深意。“玉樹瓊苞”,即有含苞待放之意;“玉樹瓊葩”,則是已開之花,實在不合丘老道初次邂逅小龍女時候的意態。當時的小龍女正是“含苞待放”的小美人。
“意氣舒高潔”有意氣舒展之意,自又不及“意氣殊高潔”之與下文“不與群芳同列”互相呼應。殊者,即特別,說小龍女的意氣特別高潔。丘老道詠這梨花在與“萬蕊”、“群芳”相比是仍覺其特別高潔。
“萬化參差”中的萬化原是說萬物化生的道理,金庸改為“萬蕊參差”,即以“蕊”表花,以梨花為仙人。其實丘處機原詞的用意是由觀賞梨花,從而想及萬物化生之道呀。
《無俗念》其他十一首
法輪初轉,慧風生、陡覺清涼無極。皓色凝空嘉氣會,豁盪塵煩胸臆。五賊奔亡,三屍逃遁,表裡無蹤跡。神思安泰,湛然不動戈戟。信步紫陌紅塵,飢餐渴飲,度日隨緣覓。物外閑中天地寶,時復玎鐺敲擊。后約參師,前程歸路,自有真消息。鶴書來召,坐升雲漢遊歷。
孤身蹭蹬,泛秦川、西入磻溪鄉域。曠谷岩前幽澗畔,高鑿雲龕棲跡。煙火俱無,簞瓢不置,日用何曾積。飢餐渴飲,逐時村巷求覓。選甚冷熱殘餘,填腸塞肚,不假珍羞力。好弱將來糊口過,免得庖廚勞役。裝貫皮囊,熏蒸關竅,圖使添津液。色身輕健,法身容易將息。
漫漫苦海,似東溟、深闊無邊無底。逯逯群生顛倒競,還若游魚爭戲。巨浪浮沉,洪波出沒,嗜欲如痴醉。漂淪無限,化鵬超度能幾。唯有當日重陽,惺惺了了,獨有衝天志。學易年高心大悟,掣斷浮華韁系。十載丹成,一時功就,脫殼成蟬蛻。從師別後,更誰風範相繼。
前程路遠,未昭彰、金玉仙姿靈質。寂寞無功天賜我,棋局開顏銷日。古柏岩前,清風台上,宛轉晨餐畢。幽人來訪,雅懷閑攄機密。初似海上江邊,三三五五,亂鶴群鴉出。打節沖關成陳勢,錯雜蛟龍蟠屈。妙算嘉謀,斜飛正跳,萬變皆歸一。含弘神用,不關方外經術。
群山四瀆,暮天晴、揮斥陰魔潛伏。太一岩前風道快,千尺波翻蟾足。怒雪驚濤,沖堤拍岸,雷輥雲翻逐。青鷗白鷺,月明江上飛速。高下萬疊千群,相呼相召,會合清江曲。寶月神珠時逗引,輥出都忘鈐束。踴躍飄飄,玲瓏燦燦,價忽連城玉。含弘光大,上天入地翻覆。
深溪古岸,到秋來、莎密茸茸無極。楝擇修纖歸洞府,虛落晴天吹炙。兩束絲乾,千條繩就,不假良工織。閑軒親自,結成漁父裝飾。時伴樵牧嬉遊,青山綠水,帶雨和煙適。妙絕珍琅幽徑晚,披雪沖開蘆荻。我本忘名,人皆易號,喚作蓑衣客。佗年功滿,化雲天上無跡。
十洲三島,運長春、不夜風光無極。寶閣瓊樓山上聳,突兀巍峨千尺。綠檜喬松,丹霞密霧,簇擁神仙宅。漫漫雲海,奈何無處尋覓。遙想徐福當時,樓般東下,一去無消息。萬里滄波空浩渺,遠接天涯秋碧。痛念人生,難逃物化,怎得遊仙域。超凡入聖,在乎身外身易。
霜風盪颺,舞飄零、木葉斜飛阡陌。極目長郊凝望處。衰菊斕斒猶坼。點點蒼苔,漫漫朝露,漸結清霜白。山川高下,盡成一片秋色。瀟瀟萬物摧殘,凄涼天氣,愁損征途客。水谷雲根無可攫,獨有蒼蒼松柏。悟道真仙,忘機逸士,亘古同標格。欺寒壓眾,自來天地饒得。
同雲瑞雪,正三冬、欎閉嚴凝時節。寂寞山家孤悄悄,終日無人談說。敗衲重披,寒埪獨坐,夜永愁難徹。長更無寐,朔風穿戶凄冽。求飯朝入西村,臨泉夾道,玉葉凌花結。凍手頻呵仍自恨,濁骨凡胎為劣。晝夜參差,饑寒逼迫,早晚超生滅。須憑一志,撞開千古心月。
虛心翠竹,稟天然、一氣生來清獨。月下風前堪賞玩,嘲謔令人無俗。嫩葉蕭騷,隆冬掩映,秀出千林木。英姿光潤,狀同玄輔寒玉。好事東里田侯,南溪新種,使我開青目。盡日高吟窗外看,風颭筠梢搖綠。冉冉幽香,蕭蕭疏影,坐卧清肌肉。雲龕閑伴,雅懷惟稱仙福。
迎今送古,嘆春花秋月,年年如約。物換星移人事改,多少翻騰淪落。家給千兵,官封一品,得也無依託。光陰如電,百年隨手偷卻。有幸悟入玄門,擘開疑網,撞透真歡樂。白玉壺中祥瑞罩,一粒神丹揮霍。月下風前,天長地久,自在乘鸞鶴。人間虛夢,不堪回首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