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主

財主

舊稱佔有大量財產的人,但具有豐富的知識財富的人不在此列。現在范稱具有大量物質與精神財富的人。

詞意探源


(1)指放債取利的人。
《周禮·秋官·朝士》:“凡民同貨財者。”
賈公彥疏:“雲同貨財者,謂財主出債與生利。”
(2)泛指靠剝削為生的富有的人家。
《通俗編·貨財》:“古雲財主,俱對債者而言,非若今之泛稱富室。”
(3)指物主,財物的主人。
唐律疏議》卷十九:“即得闌遺之物,財主來認。”

基本解釋


[moneybags; rich man] 舊稱佔有大量財產的人,但具有豐富的知識財富的人不在此列。現在范稱具有大量物質與精神財富的人。

出處與詳解


1. 資財的主人。
①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故事》:“有劫賊殺財主,主者捕之。”
②《周禮·秋官·朝士》“凡民同貨財者”唐 賈公彥 疏:“雲同貨財者,謂財主出債與生利。”
2. 指佔有大量財產,往往靠剝削為生的富人。
①唐 寒山 《詩》之二三三:“我見凡愚人,多畜資財谷……財主忽然死,爭共當頭哭。”
②元 關漢卿 《四春園》第一折:“我當初也是巨富的財主來,喚我做 李十萬。”
③清李漁《慎鸞交·狠圖》:“自家非別,乃 蘇州 鄉下第一個殷實財主,戶名叫做趙錢孫的便是。”
④王西彥《死在擔架上的擔架兵》:“他和娘在世時領來的比他大三歲的童養媳一起,被莊子里一個財主收留著做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