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副實
漢語成語
名不副實,漢語成語,拼音是míng bù fù shí,意思是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出自《鸚鵡賦》,《人物誌·效難》。
副:相稱,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
漢·禰衡《鸚鵡賦》:“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三國·魏·劉邵《人物誌·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
副:相稱。名聲與實際不相符。三國魏.劉劭《人物誌.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唐.殷璠《河嶽英靈集序》:“如名不副實,才不合道,縱壓梁竇,終無取焉。”
名存實亡、言過其實、名不符實、盛名之下、表裡不一、名過其實、徒負虛名、名高難副、濫竽充數、老婆當軍、浪得虛名、聲聞過情。
名不虛傳、名副其實、不務空名、名實相副、名實相符、當之無愧、名不虛得、名不虛立。
作謂語、定語;指空有虛名。
他是個名不副實的教授。
be unworthy of the name or the title
míng bù fù shí
從前有一個人給大兒子取名盜,給小兒子取名毆,兩個兒子聰明能幹,深得父母的喜愛。一天大兒子盜拿把鋤頭到田間除草,母親擔心他穿得太單薄,就叫盜,官吏以為盜是賊就把他抓住,母親叫毆去解釋,大叫毆,官吏於是大毆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