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穗會
香港的非弁利機構、慈善團體
藝穗會是非弁利機構及慈善團體。它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近雪廠街南。原址建築物是建於1890年代,它曾用作冰庫,儲藏食物。
藝穗會原址曾經空置十多年後,在1983年12月它用作藝穗節活動。自1987年正式轉營用作藝術創作及文化交流。免費供藝術工作者氖展覽及表演場地。
直至現在,藝穗會共製作了28個藝術節,在15個城市進行了62次外地文化交流,主持了67次藝術從業人員駐場計劃,舉辦了1,400個展覽、8,150場舞台演出、1,900場音樂會和3,230次社區外展活動,包括於上海世博2010演出、策展2011第五十四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等。
藝穗會可供表演或展覽的場地包括:
可容60-75名觀眾的“藝穗會小劇場”(Fringe Studio);
可容80-100名觀眾的“藝穗會劇院”(Fringe Theatre);
“攝影廊”(Fringe fotogalerie);
“畫廊”(The Anita Chan Lai-ling Gallery);
“天台花園”(Fringe Roof Garden)。
曾駐場的藝團有“天台畫室”、“藝穗默劇實驗室”及“樂天陶社”等。
“香港藝穗節”(Hong Kong Festival Fringe Ltd)於1983年成立,參照愛丁堡藝穗節(Edingburgh Fringe Festival),本著開放及創作自由的原則,致力為從事不同藝術形式的本地及外來藝術家,營造在香港和海外展示作品的環境,並積極為他們與香港文化之間建立溝通的管道。1997年回歸前後,香港身份轉變,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呈多種可能,藝穗節於1999年更名“乙城節”(City Festival),重新定位致力推動城市文化,關注“我城”和“他城”,除了音樂、舞蹈、戲劇、視覺藝術,更探索所有與城市生活相關的課題,如城市規劃等,是唯一以都市文化為主題的藝術節。
2011年,乙城節以“牆不了的藝術節”作為新理念,把傳統密集式的藝術節貫穿全年舉行,提倡藝術融入日常生活、創作和發表自由,及藝術發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以此呼應被科技催化的社會變遷,探討藝術與觀眾的關係、欣賞藝術的方式、城市人生活方式的深刻轉變。
藝穗會會址乃一幢歷史建築物,坐落香港最繁盛的中區。這座於十九世紀末興建,以磚塊砌成,樓高三層的大樓,是極少數可以保存至今的建築物之一。大樓興建時,它的設計可作多種用途,包括工業、商業及住宅等方面;因此,大樓的建築是非常獨特的,不但反映它原先作多功能用途的目標,還煥發殖民地時期的懷舊色彩。
藝穗會於1984年接管這座大樓時,樓房已歷久失修,破爛及漏水,藝穗會創辦人謝俊興與一群熱心的義工和裝修工人,合力在短短四星期內,把被棄置十多年的冰房重新整理,變身成為今日的藝穗會。起初,藝穗會在沒有固定租約的情況下,經營了五年,後來與政府簽約。藝穗會經過多年不同階段的維修,將這座大樓好好保存下來,做出一番新面貌。除令它逃過發展商的斧鑿外,還賦予它新生命。今天,藝穗會已被公認為香港以至亞太區一個充滿活力動感的當代藝術空間,成為有價值地重用被棄置的建築物,及令頹敗的社區恢復生氣的成功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