餡餅

餡餅

餡餅顧名思徠義夾餡餅帶層,兩層皮一層餡的只能稱為餡合子,在天津的盒子類似大餃子在薊縣,大廠三河只能稱為煎大餃子,還有一種盒子回頭,還有菜卷也是盒子的一種只是比較難做所以少於四層皮的只能稱為盒子,中國民間家常食品。製作方式有煎、烤、焗等,由餅皮包著餡料。餡料可以是各類型的食材,例如肉類、蔬菜、海鮮及蛋等,味道以北方的咸香鮮口味為主。多麥餡餅確實不錯,其口味最佳。

食品介紹


餡餅
餡餅
餡餅,也稱盒子(台灣和大陸譯作派,只有香港譯作批,兩者皆源自英語pie)是一種烤焗食品,由餅皮包著餡料。餡料可以是各類型的食品,例如肉類、蔬菜、水果及蛋醬等,主要按餡料分為咸餡餅和甜餡餅兩大類。
派的餡料填充方式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把派皮鋪在烤盤上,接著倒入餡料;第二類是先將餡料倒入盤中,再鋪上派皮;第三類是餡料完整地包覆在派皮里。
帶餡的餅,用面做薄皮,包上肉、菜等拌成的餡,在鍋上烙熟。烘烤食物,餡餅皮包含水果、蔬菜、奶油、乳酪、巧克力、奶油凍、開胃成分或糖。

歷史沿革


盒子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公元前1400到公元前600,餡餅流傳到了古希臘。
公元前100年餡餅流傳到古羅馬,當時有乳酪餡餅和蜂蜜餡餅。
12世紀,餡餅流傳到英國,其中肉餡餅成為主流,流傳到美國是英殖民時代。
現今各個國家都有不同形式的餡餅。

食品用料


餡餅
餡餅
原料:麵粉、胡蘿蔔、木耳、青菜、粉條、雞蛋、開水
調料:鹽、蘑菇精、五香粉、油

製作方法


餡餅
餡餅
一、和面
根據自己要做的餅的多少來決定麵粉的多少,其實你要問我準確的量,我還真說不出來,因為真的就是一中國人,做菜做飯,用量全憑感覺,這也是我做老下不了決心做西點的一個原因,懶得去稱去量。
因為是燙麵餡餅,所以要用開水和面,當然你不能像以前那樣,直接用手去和面,很燙的,所以用工具吧,拿起筷子,跟我一起和面吧。
準備好麵粉,在麵粉中間掏個小坑,然後一邊倒開水進去,一邊用筷子不停地攪拌,不要一次性把水都加進去,等水完全被吸收后,再加水,然後當所有的麵粉都和水融合起來,面盆里有一個一個疙瘩,如果你功夫好,可能是雪花狀的,就可以了。下來就可以用手,把這些疙瘩揉到一起了。這時候還是有些燙的,所以要小心,不要燙到了手。把這些都揉成了一個比較光滑的麵糰就可以了。下來就是蓋上保鮮膜,醒上半個小時。
二、準備餡
餡餅
餡餅
原料:胡蘿蔔、木耳、青菜、粉條、雞蛋
調料:鹽、蘑菇精、五香粉、油
1.準備好所需的材料胡蘿蔔、木耳、青菜、
餡餅
餡餅
粉條、雞蛋
將木耳和粉條都分別用水泡著
2.把胡蘿蔔、木耳、青菜、粉條都切成末;
3.將一個雞蛋的蛋清和蛋黃分開,然後蛋黃和另一個全蛋放一起一起入鍋炒熟,也剁碎;
4.將所有的材料混合,加上鹽、蘑菇精、五香粉,少許油和一個蛋清,攪拌均勻即可。(加蛋清是為了使素的餡料團結起來)
餡餅
餡餅
三、做盒子
1.將醒好的麵糰拿出,揉至光滑,然後分成小劑子,揉圓后按扁,按照敢包子皮那樣擀成皮。
2.像包包子那樣將餡料放入包好,再按扁即可入鍋。
3.鍋里放少許的油,放入做好的餅,放入煎。
4.先用中火給餅兩面都上上焦花后,改小火,至餅熟即可。

類型口味


撻(塔)、蘋果派、黑莓派、藍莓派、草莓派、南瓜派、地瓜派、肉派、雞肉派、豬肉派等。

特色餡餅


韭菜盒子

做法:材料:麵粉、韭菜、雞蛋、蝦仁、鹽、香油、蔥、姜
徠麵粉和好,揉成麵糰備用。
將韭菜洗凈切碎。雞蛋打散,用油攤熟(比較嫩),蝦仁過水焯熟備用。蔥姜切末備用。
將切好的韭菜和攤雞蛋剁碎和姜沫蔥沫少許(一點點哦)攪拌均勻,可適當放入少量香油。
和好的面切成勁兒(切成一條條后再切成塊,大小約比軟盤小一號),為怕粘連,案板上可灑少量乾麵粉,將勁兒按扁后擀皮,將餡包入,成包子狀,輕輕按扁
將鍋燒熱,放少許油,讓鍋上有油即可(平底鍋),將餡餅放入,一面烙熟再翻過來,火不宜大。

牛肉盒子

所屬菜系:川菜/快餐/主食
菜譜功效:單身食譜 青少年食譜 營養不良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菜品口感:
口味:清香味
製作材料:
主料:小麥麵粉(400克)
輔料:牛肉(肥瘦)(600克)白菜(260克)大蔥(110克)
調料:花生油(50克)醬油(30克)鹽(2克)味精(1克)
製作工藝:
1.牛肉絞過後加醬油、鹽、味精調味;白菜洗凈,切成細末。
2.麵粉用冷水和勻,揉搓3~5分鐘,再抹花生油少許,揉勻,靜置10~20分鐘。
3.將麵糰分成直徑2厘米的小段若干,按扁後用擀麵棍擀成直徑6厘米的皮。
4.包時先將牛肉、白菜、蔥拌勻,舀2.5大匙,包入皮中,捏合成餡餅。
5.平底鍋以大火燒熱,下餡餅入鍋略按扁烘一會兒,即倒入適量的花生油,煎成兩面金黃,香味四齣,即可盛出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