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劉海鷹的結果 展開

劉海鷹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

劉海鷹,男,1964年出生,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現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擅長脊柱退變性側彎及特發性側彎、腰椎管狹窄症、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等疾病的診斷及手術治療、腰椎非融合手術技術、重度脊髓型頸椎病後路椎板開門成形術、頸椎前路人工椎間盤置換術等脊柱手術。

2017年2月獲國家衛計委、中央電視台“2016年度中國最美醫生”。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86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

工作經歷

畢業後於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工作,經過3年主治醫師的臨床工作后經考試成為我國首位獲布勞恩(Braun)獎學金的臨床外科醫師。
劉海鷹照片
劉海鷹照片
1988年考入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師從我國骨科界泰斗、中華骨科第一屆主任委員馮傳漢教授,攻讀外科學臨床技能研究生。
1993年獲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1995~1997年赴德國脊柱外科中心醫院、Hessing骨科醫院、ST-Josef醫院深造,先後從師於歐洲脊柱外科大師(德國脊柱外科學會主席)Metz-Stavenhagen教授、歐洲頸椎外科大師Matzen教授、德國骨科學會主席Kramer教授。
回國后,於2001年下半年組建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脊柱外科。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回國后,相繼開展了類風濕性寰樞椎半脫位經側塊關節螺釘固定、重度脊柱側凸矯形、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畸形矯形、脊柱滑脫、椎管狹窄後路減壓融合固定、腰椎後路非融合手術、陳舊性脊柱骨折脫位側前
劉海鷹教學圖片
劉海鷹教學圖片
方減壓固定手術、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頸椎後路椎管擴大成形術、頸椎病晚期前路多節段減壓內固定手術等脊柱外科疑難手術逾6000例,創造了無一例神經系統嚴重併發症發生的佳績,並以其良好的手術療效,獲得了廣大患者的信賴,先後完成多項中央保健任務,成功的為數十位院士,前奧運體操冠軍等社會精英施行手術。
擅長脊柱退變性側彎及特發性側彎、腰椎管狹窄症、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等疾病的診斷及手術治療、腰椎非融合手術技術、重度脊髓型頸椎病後路椎板開門成形術、頸椎前路人工椎間盤置換術等脊柱手術。
在科研上善於發現臨床疑點、難點,勇於專研,曾承擔北京市科委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北京大學985“微創脊柱外科臨床研究”基金等多項科研基金。

論文著作

編撰了《兒童骨科手術圖譜》《骨科臨床特殊病例大討論—脊柱外科分冊》《中華骨科治療學》《脊柱內固定學》《實用頸椎外科學》等著作,並通過大規模臨床研究得以證實,在與國內外的著名脊柱外科專家廣泛溝通後於2014年完成了我國首個《腰椎管狹窄症手術治療規範》的專家意見稿。
先後於《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中華醫學雜誌》《中華外科雜誌》《中國脊柱脊髓雜誌》等發表論著逾50篇。
在國內較早研究並報道了“類風濕性寰樞椎半脫位經側塊關節螺釘固定”、“中老年下肢關節疾病與脊柱疾病處理順序”“術前預存自體血與術中引流血回輸在脊柱外科手術中應用”、“退變性脊柱側凸的外科治療”“退變性側彎的手術固定技巧”等文章。

獲得榮譽


2013年12月獲首屆新華網“中國好醫生·醫德高尚獎”。
2014年榮獲首屆”中國公益行動獎”;獲中國醫師協會第五屆“中國醫師獎”提名獎。
參加活動
參加活動
2016年7月獲民政部“情暖高原,大愛西藏”突出貢獻證書。9月獲首都公益慈善聯合會“首屆首都慈善獎·愛心人士楷模獎”。12月獲人民網、健康時社報“第九屆健康中國(2016)十大公益榜樣”。
2017年1月獲健康時報“醫療衛生界生命英雄·科技之星”。2月獲國家衛計委、中央電視台“2016年度中國最美醫生”。6月獲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12月獲《環球時報》《生命時報》“敬佑生命2017榮耀醫者·人文情懷獎”。同年獲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委辦公室“2017北京榜樣提名人物”;獲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2015-2017北京市社會組織系統先進個人”。
2018年1月獲醫師報社“2017年度中國健康公益星·十大公益人物”;同月獲中國科學報社“2017中國十大醫學新聞人物”。6月當選“中國好醫生”6月月度人物。7月獲中央文明辦、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12月獲人民好醫生組委會“2018人民好醫生年度人物”。
2019年1月獲人民網人民健康“2018年度人民健康宣傳大使”。

社會活動


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脊柱外科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腰椎研究學組委員,國際矯形與創傷學會(SICOT)中國部脊柱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預防醫學會脊柱疾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華裔骨科學會脊柱外科分會委員,國際脊柱功能重建委員會中國分會常委,《中華醫學雜誌》《中國脊柱脊髓雜誌》《中國矯形外科雜誌》《中國骨與關節外科雜誌》等雜誌編委。
公益事業
2011年發起創立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公益基金會,基金會以“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傳統美德,促進全民健康發展”為宗旨,致力於貧病殘脊柱疾病患者救助、救治,以及為欠發達地區培養脊柱專科人才,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
劉海鷹工作照
劉海鷹工作照
基金會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共同開展了“中美脊柱外科醫師聯合培養計劃”,為我國優秀中青年脊柱外科醫生提供了交流學習深造的綜合性平台;基金會更與德國Hessing基金會共同建立中--德脊柱外科協作中心,近年來已陸續培養了四批次中青年醫師赴德國進行專科培訓;基金會項目連續三年獲得“中央財政購買社會組織服務”資助項目;並在民政部門開展的社會組織評估工作當中被評為4A級社會組織。
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公益基金會共完成義診救助脊柱病患1700餘例,培訓基層醫生147人次,49位重症患者接受手術后得以康復並徹底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十數位欠發達地區的骨科醫生成長為學科帶頭人。
5年間基金會專家的足跡遍布祖國西部、中部貧困地區。在青海玉樹地震災區、四川阿壩泥石流救援現場、山西呂梁大山深處、內蒙草原腹地、寧夏寧南固安回族聚居區、雲南邊陲、大涼山彝族村寨,都有基金會醫學專家、志願者跋山涉水、全力施救的身影。數十名脊柱外傷少數民族兄弟獲救,其中重症接受基金會專家手術救助得以免於癱瘓的藏族同胞3人、羌族1人、回族2人、彝族1人,獲得各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