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浪林
防浪林
防浪林是種植於堤防臨水側護堤地內,用於防浪護堤和搶險取材的專用林,是防洪工程--堤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抵禦洪水的一道有效防線,也是沿河地區的綠色生態屏障。1998年,中國長江流域發生了百年罕見的特大洪災,當時洞庭湖的洪水幾乎要漫過大堤。正是因為有了防浪林的保護,這一帶沒有發生潰堤的惡性災害。“當時抗洪軍民把防浪林繁密的枝條砍下,沉入水中,緩解了洪浪對大堤的猛烈衝擊,才保住了大堤。
築堤擋洪,是自古以來的一種主要防洪措施,但是如果沒有防浪林護堤,堤防就很難安全渡汛。1954年,長江發生特大洪水時,由於荊江大堤外灘沒有防浪林,政府動員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把離堤數十裡外的稻草、麥草、棉桿和樹枝,運來製作防浪器材。儘管這樣,荊江大堤還是被狂風巨浪打成了很深的浪坎,有的浪坎深達100厘米,險象環生。從此以後,把營造林帶防浪護堤,作為確保堤防安全渡汛的一項重要工程來抓。
(圖)防浪林
(圖)防浪林
堤外防浪林樹種的選擇原以柳樹為主。柳樹速生易長,耐水性強,經洪水淹沒后仍然能夠正常生長,防浪護堤的本領也相當高強。 《荊州萬城堤志》記述:“楊柳柔條長藤,用繩扎結,嚴如竹籬。隨長隨編,數年後,儼如牆壁,而又稀疏柔軟,可以隨波而起立,不致激水生怒,亦屬以柔克剛之策。”明朝劉天和在《植柳六法》中,評價楊柳護堤的作用說,“內則根株固結,外則枝葉綢繆,雖風浪衝擊,可保無虞。”每到夏季,荊江洪峰頻繁,水位暴漲,洪水直逼堤腳。柳樹的枝條就以它特有的耐性和韌性,隨波起伏,如同彈簧承受壓力一樣,起到了緩衝的作用,使江水到達堤邊時已經失去了衝擊力。1968年、1981年、1998年和1999年,防浪林經受了四次大的考驗。當時,洪水淹到堤外的平台上,江面又出現了五至七級的大風,由於前沿有防浪林的擋護,風浪的衝擊力在為減弱,猖狂一時的洪峰在楊柳面前失去了威力,無可奈何東流而去。
柳樹以其適應性強、生命力強和防浪性能強而見著。但柳樹易老化,材質較差,與楊樹和其他優質樹種比較,相形見絀,經濟價值也很低下,因此,80年代後期,多以楊樹取而代之。在荊江大堤的護堤護岸林中,楊樹佔有率已達到了85%才以上。
(圖)防浪林
一是加大護林的宣傳力度,該公司成立了宣傳領導小組,利用宣傳車,發送傳單,張貼標語,發布通告等形式,沿堤進行宣傳,禁止堤坡防浪林堆放秸稈,放牧。
二是防浪林責任管理制度,對防浪林進行划段承包,落實責任人,要求責任人認真做好防浪林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時澆水,除草,防病蟲害等,特別是秋收期間要杜絕在轄區內防浪林內堆放秸稈,特別是焚燒秸稈等破壞防浪林的現象發生,如防浪林樹木損壞,被盜,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三是加大巡邏力度,有防護人員組成巡邏檢查小組,晝夜巡邏,發現問題及時制止處理。
四是加大執法力度,對那些屢教不改的釘子戶依法進行處罰,有必要時可聯合當地公安機關進行聯合執法。
(圖)防浪林
岸線形態:岸線平面形態結合現有地形和環湖大道綜合確定。
縱向布置:吹填高程:為有利於岸線穩定和適應巢湖水位的變化,結合沿巢灘地高程和林木生長要求,吹填高程範圍為11~9m,最低吹填高程採用9.5m,平均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濕地可出露,最高吹填高程可採用11.5m,平均10年左右淹沒一次。
吹填寬度:吹填寬度直接影響到消浪防浪和濱湖景觀效果。為與濱湖新區景觀規劃自然過渡銜接,吹填寬度一般不宜小於50m,部分地段能滿足構築內湖和子湖鏈親水型濕地公園的要求。經比較,確定吹填寬度為50~250m,吹填總面積約為2.0km2。由遠而近向湖岸布置沉水、挺水植物和防浪林台、防浪林帶、生態工程護坡四個板塊。
岸線治理:防浪林台:在岸線最外沿,通過吹填固結形成的防浪林台能起到很好的消浪防浪和改善景觀的作用,是構築濱湖岸線形態的重要元素。為適應巢湖水位的變化,防浪林台高程11.5-9.5m,採用近高遠低的方式,隨著遠離岸邊,吹填高程逐步降低降至9.5m,以便保持有一定綠地景觀。
堤防加固:設計堤頂高程14.5m,設計防浪牆頂高程15.0m,堤頂寬8-10m,邊坡為1:3~1:5。
湖崩治理:用於治理湖崩段的護坡型式既要確保工程自身安全和防護效果,也要注意盡量維護現有自然岸線,注重發揮生態護岸的作用。在洪水位變化範圍內和風浪作用區內,有低坎和高坎兩種湖崩型式,採用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消坡護砌和分級消坡護砌,並採用植物護墊、生態砼、格賓網箱分級支擋等護砌方式。在風浪作用區以外和風浪較小的堤岸段,優先考慮採用生態護坡技術。
[1]合肥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 http://www.hefei.gov.cn/n1070/n304559/n310801/n314266/3222103.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http://www.mwr.gov.cn/xwpd/gzhc/2007092408525554557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