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

2013年4月,經省委、省政府批准,整合成立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

主要職能


一、貫徹實施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負責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及網路系統建設、運行、管理,為進入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各類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提供場所、設施和服務。
二、依據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目錄,承擔國家指定交易項目,省級工程建設項目、政府採購、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藥品及醫療器械採購等交易事項的進場交易服務和集中採購工作。
三、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各類進場交易活動的技術標準、交易流程、操作規程和現場管理制度,依法依規組織進場交易活動,維護交易現場秩序。
四、會同有關部門建設和管理省級綜合評標專家庫,負責現場評標專家的抽取。收集、儲存、發布各類交易信息,為市場主體提供信息諮詢服務。
五、協助配合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對招標文件內容、招標採購形式、評標委員會組成等進行合法性複核,核驗進場交易市場主體資格和交易項目資料是否完整,整理保存交易過程相關資料。
六、為行業監管、行政監察提供平台,接受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部門等各方監督,見證場內各類公共資源交易活動,記錄、制止和糾正違反交易現場管理制度的行為,接受有關方面的投訴並按職責分工及時處理,建立入場各交易主體的現場交易信用和紀律檔案。
七、協助省公共資源交易委員會辦公室指導市縣公共資源交易業務、建立專家子庫並與總庫聯網運行、統計分析全省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情況。
八、完成省政府和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組織機構


內設辦公室、機關黨委、綜合處、規劃財務處、受理服務處、開標組織處、評審組織處、監督處、政府採購處、礦權處、醫藥採購處、產權處、信息中心,派出機構有蘭州新區分局。

平台建設


甘肅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局建設堅持“規範高效、服務周到”的理念,以“制度+科技”為手段,形成分區布局、物理隔離,集中受理、分段管理,統一監管、全程監控,相互協作、相互制約的獨具甘肅特色的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
●建成了由候標和詢標區、交易服務大廳、行業集中監管區、電子行政監察區、開標區、隔夜封閉評標區和封閉評標區、辦公區7個功能區組成的1萬平方米的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設有開評標室32個和高清晰音視頻監控系統,配置了多媒體查詢機、高清晰投影儀、指紋門禁、通信屏蔽設備、詢標系統,每天可進行20個項目的交易,並滿足封閉評標、全程監管的要求。
●按照快捷便利,分段管理,獨立監督的原則,構建了受理與組織相分離、開標與評標相分離、操作與監督相分離,標書統一代售、項目統一進場、信息統一發布、場地統一安排、評標專家統一抽取、保證金統一收退的“三分離六統一”運行機制。
●配備了自主研發省公共資源交易網、電子政務平台、交易平台、網路監管平台、評標專家管理系統、遠程異地評標系統、電子行政監察系統、詢標系統、多媒體顯示系統、全省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共享和誠信記錄平台為主體的“一網九系統”,建立了全省範圍內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公開和資源共享互聯互通機制,完善了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信用信息體系,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確定甘肅為國家電子招標投標政府綜合試點省份。電子招投標軟體系統於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別獲得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國際軟博會金獎。
●電子行政監察系統由交易數據統計、量化監督、定性評價三個子系統構成,將工程交易、產權交易、土地招拍掛、政府採購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全部納入監察範圍。交易數據統計子系統以數字化圖形圖表形式顯示,可及時、全面、準確提供各類交易情況。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共設置定量定性監督警示點160個節點。所有監督警示點以顏色為標註表現違法違規行為的輕重程度,並實時發出蜂鳴警告。實現了電子監察對交易過程的全覆蓋。
●對外網站專門設立了社會監督通道,內部設置了監督窗口,形成了綜合監督、部門監管、行政監察、社會監督、現場見證“五位一體”的監督機制。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甘肅經濟建設呈現一片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下,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全體幹部職工將進一步增強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緊迫感、責任感,努力打造獨具甘肅特色的省級公共資源交易“陽光平台”。

領導信息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局長:趙喜泉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副局長:吳育紅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副局長:張 正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副局長:董 楓

獲得榮譽


2015年2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