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奧蘭納斯
科利奧蘭納斯
《科利奧蘭納斯》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晚年撰寫的戲劇,是一部悲劇,首次出版於1623年。
該劇講述了羅馬共和國的英雄馬歇斯(被稱為科利奧蘭納斯),因性格多疑、脾氣暴躁,得罪了公眾而被逐出羅馬的悲劇。作者以英雄與群眾的關係為主線,揭示出人性的弱點。
作品通過羅馬的上層統治者與人民之間的尖銳矛盾、羅馬同伏爾斯國的民族矛盾的描寫,展現了伊麗莎白女王統治末期,斯圖亞特統治初期的英國多方面的複雜的社會生活面貌。
飢荒引燃了羅馬平民與貴族的不和。民眾特別憎恨傲慢的卡厄斯·馬歇斯。他是伏倫妮婭之子,從不掩飾對民眾的蔑視。城民懷疑貴族屯糧據為己有,起事反對貴族,獲得的補償是兩位民眾代表就任護軍官,從而得到了列席元老院的新權力。而與鄰邦伏爾斯人發生的戰事打斷了民眾暴亂,在攻打科和奧里城一役中,卡厄斯·馬歇斯以驚人的膽色率領軍隊行動,得到了“科利奧蘭納斯”的尊號。之後,貴族敦促科利奧蘭納斯謀求執政一職。他勉強答應,並根據要求,當眾以謙卑的姿態來博取城民的贊同,卻因無法掩飾對他們的鄙夷,招致他們的再度反對。他們不但反對科利奧蘭納斯當選,還在護民官的挑唆下,將他逐出羅馬。科利奧蘭納斯為了復仇,聯合伏爾斯人和昔日的敵人塔勒斯·奧菲狄島斯一道進攻羅馬。他的老戰友前去求和,都被他拒絕。最終還是因為他母親和妻兒出面干預,他才饒恕羅馬。他為雙方締結了停戰協定,自己卻死在滿懷憤恨的伏爾斯人劍下。
該劇開場時出現的糧食短缺和囤積問題據說與1607年至1608年英格蘭中部地區發生的暴動有關。這些年流行的瘟疫令劇場基本處於關閉狀態,該劇或是為1608年4月至7月這段劇場開放期而作。
《科利奧蘭納斯》是莎士比亞以羅馬史為題材寫的最後一部悲劇,是他十部悲劇中倒數第二部。它第一次出現在1623年的第一對開本中,通常被認為是1607—1608年寫成的。
卡厄斯·馬歇斯 | 后稱卡厄斯·馬歇斯·科利奧蘭納斯 |
泰特斯·拉歇斯 考 密 涅 斯 | 征伐伏爾斯人的將領 |
米尼涅斯·阿格立巴 | 科利奧蘭納斯之友 |
西西涅斯·維魯特斯 裘涅斯·勃魯托斯 | 護民官 |
小馬歇斯 | 科利奧蘭納斯之子 |
羅馬傳令官 | |
塔勒斯·奧菲狄烏斯 | 伏爾斯人的大將 |
奧菲狄烏斯的副將 | |
奧菲狄烏斯的黨羽們 | |
尼凱諾 | 羅馬人 |
安息市民 | |
阿德里安 | 伏爾斯人 |
二伏爾斯守卒 | |
伏倫妮婭 | 科利奧蘭納斯之母 |
維吉利婭 | 科利奧蘭納斯之妻 |
凡勒利婭 | 維吉利婭之友 |
維吉利婭的侍女 | |
羅馬及伏爾斯元老、貴族、警吏、侍衛、兵士、市民、使者、奧菲狄烏斯的僕人及其他侍從等 |
科利奧蘭納斯
這位羅馬貴族原名叫卡厄斯·馬歇斯,為了他在戰勝伏爾斯人的科利奧里建樹的“新的光榮”,馬歇斯被羅馬將士們稱作“卡厄斯·馬歇斯·科里奧蘭納斯"。多年的出生入死不僅使他獲得了極高的榮譽,也使他形成了不同凡俗的性格品質。與他這種品格對立的不僅是民眾,他是根據民眾們的價值來喜愛他們的。因此,他的高傲不被民眾理解,但他也投有像他的貴族朋友要求的那樣虛假地做人,使他不理解的是貴族們既然要倚重他的強大力量為什麼又要他放棄自己的人生原則。因而,與他對證的是整個社會。為了銷毀難聞的氣味,他不惜讓糠屑和穀子在自己狂怒的烈火中同歸於盡,孤傲照見了他的非凡品格,也使他必須為自己的原則付出生命的代價。
米尼涅斯·阿格立巴
羅馬貴族,科利奧蘭納斯的朋友。他是一個具有強烈貴族意識,熟諳世事,圓滑乖巧的人。悲劇一開始,他就出現在暴動的市民面前,試圖平息群憤,稱平民為“同胞”、 “朋友”,說貴族們是非常關心平民, “像慈父一樣”愛護他們。
伏倫妮婭
科利奧蘭納斯的母親,她是一個具有強烈愛國感情的貴夫人形象。
伏倫妮婭非常愛自己的兒子馬歇斯。當他還是一個身體嬌嫩的孩子的時候,就放他出去追尋危險,參加一場殘酷的戰爭。她認為額角上的血“更可以顯出他的英武的雄姿,遠勝於那些輝煌的戰利品”。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在兒子身上培養著堅強不屈的性格,使兒子勇猛無敵,力大無窮,在戰鬥中所向披靡。當兒子以科利奧蘭納斯這一光榮的名字載譽歸來時,她欣喜激動,並且盼望兒子取得更大的榮耀,成為羅馬的“執政官”。這是伏倫妮婭母愛的最突出表現。
《科利奧蘭納斯》通過科利奧蘭納斯的悲劇命運,深刻地揭示了個人同時代的關係這樣一個命題。在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尖銳存在的複雜環境中,傑出的個人可能成為眾望所歸的英雄,也可能成為遭人唾棄的敗類。這就是這部劇作的思想意義之所在。
悲劇從描寫人民的騷動場面開始,表現出人民暴亂的正義性。人民由於賴以生存的穀物全被貴族掠去,生存受到了威脅,所以他們才協同舉事。他們雖深知自己社會地位低賤,不能與貴族相比,但也同樣明白他們的一致行動是一種力量,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劇作家筆下的平民,雖然沒有主見,左右搖擺,但卻不再是俯首聽命的奴隸,而是有自己的要求,能夠維護自己權利的民眾。他們擁護為自己謀利益的人,贊成符合民眾意願的事。科利奧蘭納斯的悲劇就在於他的感情、慾望不能同平民向他提出的要求一致,他把個人的品格置於現實的嚴峻要求之上,才導致自己的崩潰與毀滅。這也充分地說明人文主義作家莎士比亞對現實異常敏銳,因而對社會的政治生活做出了公正的評價。
全劇以科利奧蘭納斯為中心,通過他母親伏倫妮婭的對話交代出他青少年時代的輝煌歷史。戲劇從市民暴亂開始。伏爾斯人的入侵緩和了國內的階級矛盾,科利奧蘭納斯隨隊伍出征,並取得新的更大的功績,使他有希望成為羅馬帝國的“執政”。但由於他致命的“高傲”這一弱點被政敵所利用,挑撥市民們再次暴動,把他驅逐出境。他走投無路,只好投靠他過去的手下敗將奧菲狄烏斯,並引導伏爾斯人攻打羅馬。伏爾斯大軍所向披靡,直抵羅馬城下,羅馬的一切抵抗,一切求和努力均告失敗,這時,科利奧蘭納斯卻聽從了母親的勸告,停戰撤軍。情節發展至此,過去的一切矛盾衝突似乎都已結束。伏爾斯人報了失敗之仇,羅馬人保全了國土城市,科利奧蘭納斯發泄了心頭之恨,和平來到,每個人都各得其所,但奧菲狄烏斯與科利奧蘭納斯的矛盾又突顯出來,情節再向前發展,終於以科利奧蘭納斯的死結束全劇。
莎士比亞的戲劇情節都是使各種矛盾衝突充分發展,到了頂峰時再急轉直下,推動情節大變換,使矛盾進一步發展。科利奧蘭納斯爭取當“執政”轉下“同意”時功敗垂成使人嘆息;最後和平到來,卻又突然被誣衊遭殺害,更使人惋惜。豐富曲折的情節使觀眾同悲劇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極大地增強了悲劇效果。
情節的豐富性還表現在情節線索的交叉。該劇除科利奧蘭納斯這條主線外,還有以奧菲狄烏斯為代表的伏爾斯人與羅馬人的民族矛盾線索。幾條情節線索平行發展,又與科利奧蘭納斯時時交叉,展現了古羅馬時代廣闊的社會面貌。
米尼涅斯為了說明平民反抗貴族的無理,講了身體各部器官聯合起來向肚子反抗的寓言故事,這個比喻,構成了《科利奧蘭納斯》全劇的比喻基調,他稱個最愛多嘴多舌的市民為大拇腳趾頭。科利奧蘭納斯時而稱護民官為“平民大眾的候舌”,時而又稱他們為民眾的嘴巴”。市民丙說“忘思負義的群眾是一個可怕的妖魔;我們都是群眾中間的一分子,都要變咸這妖身上的器官肢體了。”這樣用人體器官去比喻各種事理,既淺顯易懂,又含有調的意味,具有一種特殊的藝術趣味。
近代文學家梁實秋:一個受有特殊教養的羅馬貴族軍人,勇敢、高傲、自負,遇上政客挑撥,民眾愚暗,於是由民族英雄而變為流囚,由憤恨而投敵而進攻祖國,但是由於禁不住母親妻兒的哀求,終於軟化以至於死。這其間的錯綜矛盾,形成了高度的悲劇性。莎氏的致力處不在歷史準確性而在人物性格,有時對歷史背景不求甚解,甚至有意無意的把伊利莎白時代的色彩混到羅馬生活里去。
該劇未見有早期演出的任何記錄。1681年上演太特的改編本。但不很成功。這個劇在莎士比亞悲劇中比較不大為人所注意,但很有生命力,特別是它的愛國主義思想和許多政治觀點很適合現代潮流,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被不斷搬上舞台。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b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於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後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隻身到倫敦謀生,據說從事過馬夫或僕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後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隨著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他在劇團里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後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4月23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