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光

第三軍醫大學第九研究室主任

李曙光,男,54歲,漢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員,專業技術3級,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第九研究室主任

個人簡歷


李曙光,男,54歲,漢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員,專業技術3級,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第九研究室主任。

主要事迹


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第九研究室主任李曙光潛心軍事醫學研究近40年,每年用1/3的時間深入邊防、海島一線部隊調研,成功研製的全身掃雷防護裝具,被聯合國指定為維和部隊裝備;成功研製的兩棲裝甲救護車,填補了我軍有編製無裝備的空白。1998年至200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軍首屆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軍事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二等獎3次。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重慶直轄十周年優秀共產黨員”。

化學家


李曙光,地球化學家,1941年出生於陝西咸陽, 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系地球化學專業,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1983-1986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地球與行星科學系訪問進修。回國后在科大繼續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任副教授,教授,主要從事痕量元素地球化學教學及同位素年代學及地球化學研究。1994-2003年曾4次赴德國馬普化學所宇宙化學研究室和地球化學研究室,1次赴香港大學地質系做訪問學者,進行合作研究。 2003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和北京大學“教育部造山帶與地殼演化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委員。
李曙光早年曾從事富鐵礦床地球化學研究。尋找富鐵礦曾是我國當時(1976-1080年)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李曙光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鞍(山)-本(溪)隊黑富礦研究組長。弓長嶺礦床是我國最大的富磁鐵礦床,礦山急需要在該區尋找深部礦體擴大儲量。李曙光應用“趨勢面分析”多元統計方法成功預測出鞍本弓長嶺礦床的深部富礦體,並被鑽探驗證成功,在預定深度打到厚層富礦。此外,李曙光等應用C同位素證明弓長嶺富磁鐵礦石中的石墨為菱鐵礦變質分解成因,據此提出該富鐵礦床成因的新模型。由於該工作為查明黑富礦成因及擴大富礦儲量做出了重要貢獻,因而獲得1978年科技大會重大成果獎和1982年中國科學院科技二等獎。
1983-1986年李曙光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訪問時師從S. R. Hart教授,系統進修了同位素年代學與地球化學,並利用MIT的實驗條件測定了一批中國秦嶺-大別造山帶和華北太古代岩石的同位素年齡。回國后的20年裡,他將自己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變質(尤其超高壓變質)同位素年代學和大陸深俯衝化學地球動力學領域,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了系統研究並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