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胡文虎的結果 展開

胡文虎

南洋著名華僑企業家, 報業大王

胡文虎,男,客家人,1882年出生於緬甸仰光,祖籍福建,逝世於1954年,曾任永安堂老闆。

1892年被送回福建接受中國傳統的文化教育,后重返仰光學商習醫。1908年在繼承父親的永安堂之後,他發明虎標了萬金油,風靡東南亞。此後他的事業不斷擴大,相繼在新加坡、香港、大陸等地建立分行。

個人經歷


胡文虎與胡文豹合影(劉南笏攝)
胡文虎與胡文豹合影(劉南笏攝)
早年經歷
1882年1月16日生於緬甸仰光。父親鬍子欽是僑居緬甸的中醫,在仰光開設永安堂中藥鋪。胡文虎兄弟三人,長兄文龍早年夭折,幼弟名文豹。
1892年胡文虎被送回福建老家,接受中國傳統的文化教育,胡文豹則留在緬甸受英國教育。四年後,胡文虎重返仰光,隨父親學中醫,並協助料理藥鋪店務。
工作經歷
1908年,父親病故,胡氏兄弟繼承父業。胡文虎通曉中文,經常往來香港等地辦貨。胡文豹通曉英文,留守仰光店面,二人同心協力,業務日趨發達。
1909年,胡文虎周遊了祖國以及日本、暹羅(即今泰國)等地,考察中西藥業。第二年回仰光,著手擴充永安堂虎豹行。南洋氣候炎熱,日光強烈,人們容易中暑、頭暈、疲乏。
1923年,由於業務發展,胡文虎將永安堂總行遷到新加坡,留胡文豹主持仰光業務。他在新加坡興建新藥廠,並先後在新加坡、馬來亞、香港各地廣設分行。
1932年,他又把總行從新加坡遷到香港,並在廣州、汕頭建製藥廠,並先後在廈門、福州、上海、天津、桂林、梧州、重慶、昆明、貴陽等城市及澳門、台灣、暹羅(即今泰國)的曼谷,荷屬東印度(即今印度尼西亞)的吧城、泗水、棉蘭等地設立分行,市場擴展到中國東南沿海以及西南內地。
1984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宣布將胡文虎在福建的遺產歸還給胡氏家屬。胡仙將中川虎豹別墅修葺一新,捐獻給政府作胡文虎紀念館。1994年9月18日,她專程回鄉參加了胡文虎紀念館開館暨胡文虎基金會成立慶典大會。

個人事件


鬍子欽早年行醫時,曾用一種國內帶去的中成藥“玉樹神散”(功能清神解暑)給人治病,頗受歡迎。胡文虎根據中西藥理,採擇中、緬古方,並重金聘請醫師、藥劑師多人,用科學方法,將“玉樹神散”改良成為既能外抹、又能內服、攜帶方便、價錢便宜的萬金油;同時,又吸收中國傳統膏丹丸散的優點,研製成八卦丹、頭痛粉、止痛散、清快水等成藥。永安堂“虎標良藥”從此暢銷於整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廣大地域,包括中國、印度和東南亞這3個人口最多的市場,銷售對象達到全球總人口的半數以上。特別是在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和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以後,當時中國的前方、後方——包括敵占區以及整個東南亞所缺的物資,除武器彈藥和食物外,就是藥品,即使是一般成藥,也是到處奇缺。
虎標良藥
胡文虎制訂的辦報方針是“為國家服務、為抗日努力”,他主張新聞自由,開明辦報,不僅使報紙辦得很有特色,很有聲譽,而且成為促進抗日,激勵華僑愛國熱情,傳播祖國傳統文化的輿論陣地。胡氏亦被譽為“報業大王”。當然,星系報業在宣傳虎標良藥方面起了特殊的作用,使萬金油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世人皆知;而萬金油的興旺,又為辦報提供了雄厚的資金。
這一時期,胡文虎已贏得“東南亞華僑首富之稱”,他擁有萬貫家財后,繼續擴展虎標永安堂分行,除了辦中文報紙,還有英文版報刊,促使他的企業形成跨國網路系統。同時,他還投資經營開設銀行、房地產業等,自購飛機載送報紙,這在當時東方世界,都算一件破天荒的創舉。日本經濟學家游仲勛著的《東南亞華僑經濟簡論》一書中,高度評論了胡文虎的產業規模,成了東南亞華僑中的“銀行、保險、製藥、報紙等多種行業企業的財團”。
廣攬人才 創辦報紙
胡文虎創辦報社
胡文虎創辦報社
胡文虎一生中,用了很大一部分財力與人力辦報紙。他是最著名的星系報業的主人。早在20世紀初,胡文虎便開始他的辦報活動。1908年,他在仰光集股合辦《仰光日報》。他獨資興辦的第一家報紙是1929年1月在新加坡發刊的《星洲日報》。兩年之後,他又在廣東汕頭創辦《星華日報》。1935年初,他的第三家報紙《星光日報》在廈門出版。同年底,他在新加坡辦的中文晚報《星中晚報》也正式發行。他還籌備在廣州創辦一份大型報紙《星粵日報》,並開始修建印刷廠,后因華南局勢動亂,計劃拖延了下來。1938年8月1日,他在香港辦的《星島日報》正式出版,聘請名記者金仲華為總編輯,報紙編排新穎,內容充實,是胡文虎星系報業中辦得最成功的一份。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他在馬來亞檳榔嶼辦的《星檳日報》順利出版了,唯在緬甸的《星仰日報》和在荷屬東印度的《星巴日報》因戰爭爆發,半途而廢。但星系報業已是碩果累累,無疑是胡氏一生事業中的又一輝煌成就。他本人雖只讀過幾年書,然而能獨具慧眼,把握時機,不惜投入很大一部分資金、人力去辦報,終於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可謂“適應時勢,恰逢其時”。先是1929年的世界經濟恐慌,繼之是中國的“九·一八”、“七·七”抗戰和第二次大戰以及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人人關心戰爭局勢,新聞報道倍受重視,報業也就無不利市三倍。1945年抗戰勝利后,胡文虎雄心未泯,東山再起,除了迅速恢復戰前已經出版的報紙外,又在福州創刊《星閩日報》,在上海籌辦《星滬日報》。此外,還計劃在北平、漢口、瀋陽和台北設立報館,並恢復戰時被日軍拆毀的廣州印刷廠,但因當時國內局勢動亂,都未能實現。1949年3月,胡文虎在香港創辦英文《虎報》(TIGER STANDARD)。第二年,又在泰國創辦《星暹日報》,在新加坡也增刊英文《虎報》,甚至購置了專為運送報紙的私人飛機,這在當時的東方世界(包括日本在內)都是一個破天荒的創舉。這樣,星系報業便成為華僑界獨一無二的托拉斯,在輿論上具有較大的影響,胡氏本人也獲得“報業巨子”的稱號,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胡文虎認為辦報與建立學校、創辦醫院,都是直接服務於社會的重要事業。他標榜以商業立場辦報,為民眾作喉舌。實際上,他辦報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便於給虎標藥品做廣告,擴大他的商業影響。同時,由於辦報,有了印刷廠,藥品的商標、包裝紙、說明書等等都可以自己印刷,又節省了印刷費。因此,他對報館主編及編輯人員的任用也比較放手,只要能擴大報紙發行量就行。所以星系各報的立場、言論並不統一,同一報紙在不同時期立場、觀點也不一樣,甚至同一報紙的不同版面的立場、言論也不盡相同,均隨主編及各版編輯的政治態度而定。許多著名的進步文化人士,如金仲華、俞頌華、郁達夫等,曾在香港、新加坡星系報館中任過主編、編輯。著名畫家葉淺予、攝影家郎靜山等也曾任圖畫副刊特約記者。星系報紙在抗日戰爭中起過積極的作用。胡文虎本人也曾自稱:“本人除熱忱愛護國家,希望祖國富強、華僑地位提高外,對政黨政治,素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