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馬曉龍的結果 展開

馬曉龍

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生物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馬曉龍,陝西榆林市綏德縣人,教授,材料學家,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生物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密歇根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工程學院大分子科學與工程中心和牙醫學院(Richard H. Kingery Endowed)終身正教授。

人物經歷


陝西綏德出生的馬曉龍,高中畢業曾到農村插過隊,1978年恢復高考後,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化工系高分子專業,198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
馬曉龍教授
馬曉龍教授
1985年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在國內工作了3年,1988年考入美國羅格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1992獲得美國Rutgers大學博士學位,師從現代組織工程學奠基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R.Langer博士和J. P. Vacanti 教授,進行有關生物材料和組織工程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
1993至1996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系和哈佛醫學院當博士后;1996年起,在密歇根大學生物與材料科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系及高分子科學與工程中心任教授和擔任生物材料研究生教研室主任、高分子科學與工程中心執行委員等職。
近來,作為馬曉龍母校的清華大學重視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和組織工程學科研究及發展,聘任馬曉龍兼任講座教授和“長江學者”。他還被具有國內醫學強項的浙江大學聘為光彪學者和講座教授,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聘為客座教授。
”2002年,馬曉龍被密歇根大學聘為終身教授。2005年被Whitaker Foundation專題報道的五位美國生物醫學工程師之一。

研究方向


馬曉龍教授長期以來致力於生物醫學材料及組織工程,其研究領域為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組織工程,藥物緩釋,仿生、自組裝及納米材料,幹細胞再生醫學等。是國際上最早開展組織工程支架研究的科學家之一,在國際組織工程生物醫用材料和再生醫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

主要貢獻


馬曉龍在此領域已經發表了131篇同行評議類的文章,獲得了11項專利授權,另有10項專利申請待批,在學術會議上發表165報告和摘要。相關工作結果先後8次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的頂尖雜誌和專著上,發表文章總引用次數已經超過1900次。他是2006年出版的專著《Scaffolding in Tissue Engineering》的兩位編輯之一,此書被認為是“第一本全面而集中介紹組織工程支架的專著”。近年,任四個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和顧問,是生物工程與再生醫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

獲獎記錄


2000年,馬曉龍榮獲“杜邦年輕科學家獎”,使他成為該大學歷史上首個獲此殊榮的教師,也是全美僅有的14位獲獎者之一,獲獎之時,整個密歇根大學為他這位受聘加盟僅4年的中國學子而驚訝讚歎。該院院長稱讚馬曉龍的研究成果“將會給人類的醫療健康帶來重大的突破。
2006年獲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學會榮譽會員。2007年當選為美國醫藥生物工程學會(AIMBEFELLOW)。
2011入選湯森路透集團發布的2000-2010年全球頂尖一百材料學家名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