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壩鎮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轄鎮

菜壩鎮,隸屬於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地處翠屏區西北部岷江右岸,東與西郊街道接壤,南連敘州區柏溪鎮,西鄰敘州區喜捷鎮,北以岷江河為界,行政區域面積44.73平方千米。 

清代時期,屬敘州府宜賓縣;1992年9月,菜壩、涼水井2鄉合併為菜壩鎮。2020年,菜壩鎮常住人口為28057人。截至2020年6月,菜壩鎮轄5個社區、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綠園社區。 

2018年,菜壩鎮有工業企業38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2019年,菜壩鎮有工業企業37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8個。

歷史沿革


清代時期,屬敘州府宜賓縣。
民國時期,設菜麻鄉。
1952年3月,劃歸宜賓市。
1969年,改為勝利公社,涼水井更名東方紅公社。
1984年4月,設菜壩、涼水井2鄉。
1992年9月,菜壩、涼水井2鄉合併為菜壩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菜壩鎮地處翠屏區西北部岷江右岸。

地形地貌

菜壩鎮地勢南高北低走向,從南向北傾斜。地形以丘陵為主,槽谷,山地,平壩相間。 

氣候

菜壩鎮屬亞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7.7℃,1月平均氣溫0.7℃,極端最低氣溫-3℃(1965年1月3日);7月平均氣溫26.8℃,極端最高氣溫39.5℃(1972年8月27日)。平均氣溫年較差30.3℃。生長期年平均206天,無霜期年平均344天,最長218天,最短2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023.7小時,年總輻射127.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76天(一般為2月28日至12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1091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467.9毫米(198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710毫米(1993年)。 

水文

菜壩鎮境內有岷江河,從敘州區喜捷鎮經過鎮北面,成弓形流入合江門匯入長江,在境內流程10千米。 

自然災害

菜壩鎮主要自然災害旱災、洪災、風災、雷擊、低溫、陰雨、蟲災、火災等。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菜壩鎮總人口3.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27萬人,城鎮化率8%。另有流動人口1535人。總人口中,男性19657人,女性13894人;14歲以下5179人,15—64歲24596人,65歲以上3776人。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9‰,人口死亡率0.5‰,人口自然增長率0.6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53人。 
2017年末,菜壩鎮常住人口為28772人。 
截至2018年末,菜壩鎮戶籍人口為36520人。 
截至2019年末,菜壩鎮戶籍人口為36922人。
2021年6月28日,宜賓市翠屏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截至2020年菜壩鎮常住人口為2805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菜壩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028萬元,比上年增長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4.5萬元,比上年增長1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4.4萬元,增值稅31.3萬元,企業所得稅1.2萬元。人均財政收入0.3萬元,比上年增長5%。 
農業
2011年,菜壩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9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2%。 
菜壩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3萬噸,其中水稻7700噸,小麥3000噸,玉米20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水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0.7萬畝,產量3.4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蘿蔔、紅蘿蔔,香蔥、西紅柿等,其中白蘿蔔1萬噸,紅蘿蔔1萬噸,香蔥0.5萬噸,西紅柿0.5萬噸。 
菜壩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0萬頭,年末存欄2.3萬頭;家禽年飼養量102萬羽。 
工業
2011年,菜壩鎮有工業企業28家,職工767人;工業總產值7400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200萬元,比上年增長6.8%。 
商業
2011年末,菜壩鎮有商業網點103個,職工1058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1億元,比上年增長5.5%;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億元。 
金融業
2011年,菜壩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01億元,比上年增長8%;各項貸款餘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10%。

自然資源


菜壩鎮境內礦藏特產有卵石,河沙,天然石料,天然氣。卵石,河沙分佈在岷江沿岸。每年可開採量為50億立方米。天然石料,主要分佈在幸福,蜂洞,雙河,紅旗,光華村境內儲量100萬立方米以上。天然氣分佈在工農、勞動村,儲量在3000萬立方米。 
2011年,菜壩鎮有耕地面積1.4萬畝。
菜壩鎮
菜壩鎮

行政區劃


菜壩鎮轄1社區居民委員會16村民委員會1學校。菜壩鎮人民政府駐菜壩鎮東館街13號。
2011年末,菜壩鎮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綠園勞動
石馬工農
菜利扇子
菜壩光榮
五星光華
紅旗幸福
點燈峰洞
菜勝
水庫
截至2020年6月,菜壩鎮轄5個社區、8個行政村:綠園社區、菜利社區、菜壩社區、光華社區、紅旗社區、點燈村、菜勝村、勞動村、峰洞村、幸福村、水庫村、石馬村、扇子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翠外管理區,鎮人民政府駐綠園社區。

交通


2011年,菜壩鎮有內宜、宜水2條高速公路經過境內;16個村通水泥路。宜賓機場在境內。

獲得榮譽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步上了新的台階,先後榮獲了省三級檔案管理、省級婦女兒童工委先進單位,市級衛生鎮、市級文化先進鎮、市級文明單位、市級綜合治理模範鎮、區級文明鎮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菜壩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800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7所,在校生1712人,專任教師12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6500人,專任教師31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菜壩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00萬元,比上年增長29%。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4%,比上年增長11%。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菜壩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6個;各類圖書室18個。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0.5萬戶,入戶率50%。 
2011年末,菜壩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看台設座椅800張。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菜壩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8個;病床1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2張,固定資產總值8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8人,其中執業醫師22人,執業助理醫師18人,註冊護士3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3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菜壩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6戶,人數121人,支出22.5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55元,比上年增長8%;城市醫療救助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0人次,共支出4800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17戶,人數910人,支出71萬元,比上年增長15%,月人均65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3.5萬元,比上年增長40%。社會福利費23.1萬元,比上年增長5%;敬老院2家,床位150張,收養農村五保70人。社區服務設施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8萬元,使42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7000人,參保率47%。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菜壩鎮有郵政代辦所1個,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1.3萬份(冊),郵政業務總量50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7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86%;行動電話用戶0.8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3萬戶。 
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菜壩鎮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10.95萬立方米;排水管道5千米。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菜壩鎮有綠化面積0.8公頃。

文化


● 地名由來
菜壩鎮因其境內盛產蔬菜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