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子集鎮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下轄鎮

店子集鎮位於沭河東岸,與莒縣城區一河之隔,南靠335省道,西臨206國道,北依膠新鐵路,距日竹高速公路8公里。店子集鎮轄83個行政村,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萬畝,總人口3.97萬人。鎮政府駐張家圍子。莒大公路與孟陵公路交匯在鎮駐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水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社會治安狀況良好。

經濟


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全鎮工商業戶1100戶,其中年銷售收入過200萬元的民營企業16家,初步形成了機械鑄造、農產品加工、服裝紡織、建築建材、交通運輸等五大產業。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民營經濟,鎮黨委、政府通過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和完善的軟、硬環境建設,正在沿莒大路、孟陵路兩側規劃開發建設10公里經濟隆起帶。
2004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8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52元。
店子集鎮小學
店子集鎮小學
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全鎮共有3處村級工業園(店子集工業園、西北崖工業園和張家圍子工業園),2006年,全鎮共引進工業落地項目19個,引進資金8725萬元。其中,外資項目3個,到位資金61.5萬美元。全鎮現有個體工商業戶1200戶,私營企業5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投資過千萬元的企業10家,自營出口企業5家,其中,有進出口權的企業4家。全鎮已經基本形成了以服裝紡織、建築建材、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為主的骨幹民營企業群。民營經濟快速發展。通過加大現有企業的技改投入,膨脹了企業規模,擴張了鎮域經濟總量。2005年,全鎮新增個體工商業戶176家,固定資產2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發展到34家,投資過千萬元的企業7家。飛地經濟成效明顯,落戶縣城工業園的企業已達4家,發展勢頭良好。全鎮已形成了服裝紡織、建築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骨幹企業群。農業產業化。2005年以來,店子集鎮積極向上爭引了3個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其中,國家級5000畝優質小麥標準化生產建設項目,目前各項配套設施已全部完成,並順利通過了各級考核驗收;另外還有兩個國家級萬畝土地整理項目,正在籌備實施。同時,在胡家村建有一處300畝的蘆筍科技示範園。全鎮大棚瓜菜、大姜、蘆筍等高產高效農業已經發展到1.2萬畝。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依託河東果品有限公司等四處龍頭企業的帶動,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和高效農業,使全鎮以大棚瓜菜為主的各類經濟作物發展到1.5萬畝。依託東正牧業有限公司、巨豐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畜牧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使畜牧業良種化、規模化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全鎮養殖專業村發展到16個,養殖小區21處,規模養殖戶650家,年出欄畜禽96萬頭(只)。走進該鎮一個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只見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昔日一片片“旱崗子”“泥巴田”,如今變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該鎮農業綜合開發實施幾年來,使5000畝“望天田”實現了旱澇保收、高產穩產,新增糧食生產能力50萬公斤。這個數字印證了農業綜合開發幾年來的顯著成效:保障糧食安全、提升農業生產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綜合開發突出特點是“綜合”,該鎮不光解決水的問題,而是實行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人力、財力、物力和科技綜合投入。農業開發幾年來,打機井8眼,配套泵站7座,建橋涵208座,開挖疏浚渠道14公里,架輸變電路3.5公里,防滲渠2.5公里;新修了道路,路兩邊都栽有防護林。今年該鎮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中用於水利設施的467萬元,農業設施182萬元,林業設施52萬元,科技設施32萬元,項目管理費17萬元。通過幾年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店子集鎮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擴大了灌溉面積,縮短了灌溉周期,並為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力地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
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穩定情況
店子集鎮共有黨總支9個,黨支部77個(其中農村黨支部57個,鎮直黨支部16個,私營企業黨支部4個),黨員1612名。全鎮入黨積極分子人數達保持在270人左右。2005年創新實施的以民主議事日、便民服務日、村務公開日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工作“三日”制度,已由縣委組織部印發推廣全縣,並被寫進縣委2006年工作要點,獲全市首屆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2005年,創新實施的以“兩項聽證(信訪聽證和重大村務聽證)、四個中心”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穩定工作長效機制,被寫進縣委2006年工作要點,獲全市政府工作創新獎。

特色農產品

花生,西瓜,飼草,蔬菜,水果,果品,堅果,山羊,肉羊,羊羔,羔羊,種母羊,羊肉,生豬,種豬,商品豬

自然資源


店子集鎮剪紙文化
店子集鎮剪紙文化
自然資源豐富。店子集鎮地勢東高西低,東部,丘陵多、山場大,蘊藏著十分豐富的飼草資源。發展畜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鎮黨委政府大力實施“畜牧富民”工程,以鑫源牧業有限公司和東正牧業有限公司為龍頭的規模化養殖業正在形成,已建成各類養殖小區36個,養殖專業村6個,專業戶280戶,各類禽畜年出欄120萬隻(頭),存欄56萬隻(頭)。西部,緊靠沭河岸邊萬畝平原,土地肥沃,十分適宜於發展蔬菜和水果的生產。在河東果品保鮮有限公司和雙星果蔬保鮮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已形成了瓜菜種植面積1.1萬畝,年產出瓜菜500萬公斤的生產規模。

文化


店子集鎮
店子集鎮
文化遺存頗多,旅遊資源豐富。鎮域內的“屋樓崮”是莒東平原第一座突出山頭,系莒縣三大名山之一,屋樓崮山域是莒文化的發祥地,從屋樓崮頂到山下大朱家村、西大庄等地近年來發現了大宗大汶口文化遺存,以此確證,此處是東夷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散見屋樓山域的古碑殘石、野史札記以及山歌俚曲、神話故事等,為人們認識屋樓崮、開發屋樓崮旅遊業,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證。 
鎮域內的“屋樓崮”是莒東平原第一座突出山頭,海拔473米,系莒縣三大名山之一。屋樓崮山域是東夷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隨著屋樓崮風景的不斷開發,陸續發現了大量文化遺存。屋樓崮,或名石牟山、石樓山、屋樓山,位於莒城東11公里,海拔473米,面積3平方公里,是屬《戰國策·齊策》記載的“城陽山”的一山。其北麓陡險,峭壁如削,或謂康熙七年大地震時所形成。山由三峰組成:南大崮、中二崮、北三崮。西南麓有壁峰挺立,高10餘米,峰壁底端岩隙中涌水若泉,清而甘冽,終年溢而不涸,下瀦為潭,俗稱“神泉”。山陰多有“沃壤土”,褐色,輕如灰,是多年積葉枯草漚腐而成,為盆植花木的優質土壤。莒為巢樓之制的故鄉,相傳有巢氏始起於此地。《通志》認為:“有巢氏又曰大巢氏,伏羲之後,大庭氏十傳為有巢氏,居石樓”。人類“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起源於莒地,其先祖有巢氏,便是棲居於屋樓一帶的莒地先民,山因以得名。《通志》和《繹史》均以有巢氏所治的石牟山又名屋樓山或屋樓崮,在莒城東20里,是巢樓之制始起的地方。石牟山、石樓山或屋樓山,又是《史記?封禪書》稱之為“四時主”或“日月之所出”的琅琊諸山之一,是莒地先民“山頭紀曆”的測日點。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遺存中刻有日雲山圖象的大口尊與史書記載相互印證。由此可推斷,莒地不但是巢樓之制的故鄉,而且是測時紀曆的源地。
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
屋樓崮山不高而突兀,遠觀似樓塔聳立,平地挺拔。過去曾有佛殿、浮屠,今已傾圮。春光明媚的清晨,站立在莒城東望,一輪紅日從崮巔冉冉升起,古剎佛塔、蒼松翠柏,皆染上金色的霞彩,頗具奇趣,故有“屋樓春曉”之稱。古人有詩讚云:“屋樓春色曉蒼蒼,萬象登臨盡渺茫。塔勢峭孤撐碧落,松陰偃蓋浸寒塘。凝眸東嶺雙眉遠,回首西河一線長。直走群山連海岱,久稱勝概峙城陽。”屋樓崮是莒東平原第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山,也是每天清晨,太陽最先照耀的山峰。文獻記載,早在五千年前,此山就是莒地先民觀天象定時令的坐標山峰。尤其是每年春分時節,拂曉,在山右大朱家村遺址舉目東望,但見一輪紅日從屋樓主峰噴薄而出,瑞氣升騰,山川大地紅光閃爍,洋溢著盎然春意和無限生機。這便是屋樓春曉的奇妙景緻。“屋樓春曉”為莒州外八景之一。主要景觀有:屋樓山寺、藏經洞、神砌石、日晷台、醒獅吼日、一線天、鞭藥石、笑佛崖、捨身崖、瓦耳朵崖、王防洞、卧龜塋、龍王廟、瞻莒台、神泉、王靈官廟、月老亭、三磴崖、隱龍崖等

社會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2005年,店子集鎮以“項目建設年”活動為契機,狠抓軟硬環境建設,樹立店子集鎮新形象。全鎮共招引項目22個,到位資金7300萬元,引進外資800萬港元。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8億元,農民收入達到3760元。各類設施配套功能齊全。中小學教學設施配備達到省定標準,信息技術教育建設走在全縣前列,五分鐘一班的城建公交車,使鎮駐地與縣城的公共交通融為一體,快速便捷。

新農村建設

店子集鎮黨委、政府立足自身產業特色,發揮自身優勢,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切實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店子集鎮突出搞好產業布局規劃。鎮黨委、政府通過邀請專家、店子集籍社會知名人士、離退休老幹部、群眾代表等參與新農村建設規劃,制訂詳盡的規劃方案,形成了新農村建設格局。突出加快農村工業化進程,膨脹農村集體經濟規模。規劃建設了店子集、西北崖、張家圍子三處村級工業生產小區。目前,進園工業項目已達18個,去年下半年以來進基地工業項目9個,其中過千萬元的項目6個。2008年1—5月份,新進園工業落地項目6個,引進資金4900萬元,完成任務的126%。加快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產品檔次升級。國家級5000畝優質小麥標準化生產項目建設完成後,將大大提高該地域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農業生產質量將進一步得到提高。店子集鎮已經形成了以瓜菜、畜牧、花生等為主的農業主導產業,產業鏈上有龍頭加工企業8家,農村合作組織26個,帶動農戶0.3萬戶。

人口民族


總人口37339
18632
18707
家庭戶戶數12039
家庭戶總人口(總)37290
家庭戶男18598
家庭戶女18692
0-14歲(總)9378
0-14歲男4914
0-14歲女4464
15-64歲(總)24550
15-64歲男12145
15-64歲女12405
65歲及以上(總)3411
65歲及以上男1573
65歲及以上女183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6598

獲得榮譽


鎮黨委政府先後榮獲縣級“文明鄉鎮”、“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先進單位”,“全市鎮域經濟發展進步鄉鎮”、“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基層單位”等榮譽稱號。

行政區劃


店子集村張家圍子村田莊村大宋家村小宋家村陳家莊村西北崖村王家坪村
前西庄村后西庄村何家村大朱家村鄭家石槽村范家石槽村馬家石槽村
荊家石槽村東穆家莊子村西穆家莊子村楊家莊子村劉家坪村李家城子村陳家城子村
薛家城子村梁家城子村董家城子村徐家城子村胡家村東溝頭村西溝頭村
康家村徐家村東大庄村西大庄村城口村程家窪村李家崮村
范家溝村神集村馬家石河村張家石河村紀家石河村魏家石河村垛水溝村
前嶺村后嶺村小朱家村西屋樓峪村東屋樓峪村徐家屋子村姜家村
略庄村村民松元村劉店村於家石河村歷家石河村武家石河村
高家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