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失調症
感覺統合失調症
有許多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差、做作業拖拉、多動、緊張、膽小、退縮、愛哭、不合群、吃飯挑食或暴飲暴食等性格障礙而頭疼。過去,有的人將這些問題診斷為多動症,給孩子吃藥、打針等,但效果甚微,還可能造成某些後遺症;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是有意不聽話,對孩子又打又罵,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創傷。
1970年,美國的心理學家愛瑞斯首先發現了在3~13歲兒童中,有10%~30%的兒童出現上述症候群,並不是教育問題,而是兒童大腦功能發育不協調,需要進行心理訓練來加以矯正。經過科學家的大量臨床心理研究發現,相當數量的兒童出現的上述問題是由於大腦對身體感覺統合的障礙,在醫學和心理學上稱為感覺統合失調或學習能力障礙。
因為人體各部分器官都是通過與外界接觸,向大腦傳遞感覺信息,這些信息經過大腦的有效組合,指揮人完成各項活動。當這一系統由於發育或其它原因不能正常運轉時,就會出現上述行為問題。
1: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
2:調皮任性,興奮好動,容易違反課堂紀律。
3:能長時間看動畫片,玩電動玩具,卻無法流利地閱讀。
4:害怕陌生的環境,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
5:過分緊張,愛惹別人,自傷自殘,不懂總結經驗教訓。
6:偏食,暴飲,暴食,脾氣暴躁,經常吮手,咬指甲。
7:少動,孤僻,不合群,做事縮手縮腳,缺乏好奇心。
8:方向感差,動作協調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
9:不會系鞋帶,扣紐扣,用筷子,手腳笨拙,手工能力差。
據一位兒童教育研究專家介紹,產生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原因大致分為:城市兒童生活都市化,現代家庭小型化;家長過分看重“第二課堂”等。正因為有了這些因素,致使學齡兒童的活動空間不斷縮小,從而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應有的各種感覺刺激機會大幅度減少。
有一位孩子的父親在地質勘探隊工作,常年不回家,而母親又在紡織廠上輪班,孩子家住高樓,一個人跟年逾花甲的奶奶生活。因此他的生活十分機械與單調,平時除了上學,就是回家做作業,或看看電視。這種封閉的生活自然會使孩子接受外界感覺信息刺激的機會減少,產生感覺統合的失調也就在所難免。
還有不少雙職工更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照看孩子。我們時常可見父母上班后,孩子一個人獨守門戶的現象。單就一個“獨”字,就給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與感覺統合能力的增強帶來許多不利的因素。
他們大多數又被父母過分嬌慣與寵愛,養成孤傲任性的性格,再加上又沒有夥伴群的關注,不習慣群體生活,依賴性強,獨立生活能力差,一旦父母婚姻破裂、家庭解體,孩子的心理失衡要比大家庭中的孩子嚴重得多。心理失衡是能夠嚴重削弱人的感覺統合能力的。據資料顯示,在少兒犯罪中,60%是因為父母離異,家庭不幸、心理失衡造成的。
據報載,黑龍江省最近對7至11歲孩子的調查顯示,有90%以上的孩子學過鋼琴、電子琴以及舞蹈、美術等。同時,調查也顯示,60%的兒童不會系鞋帶,不會穿衣服,甚至連球也拍不了幾下。
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總是將成人社會的競爭意識,過早地轉嫁到了孩子身上,從而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而孩子自己應有的、感興趣的東西受到了缺乏理智的和無情的壓制。在這樣環境中學習與生活的孩子感覺統合系統怎麼會不失調?
體育鍛煉:1.平衡鍛煉:太空漫步器練到能放手,要小心;走平衡木、梅花樁;雙杠上雙腳掛穩一根坐在另一根上然後倒懸;倒立也不錯。體育鍛煉都要注意安全!
2.楊式太極拳:其平衡和統合協調性不錯。
3.左右手有節奏輕拍身體各部位,以不痛為準。
其餘的用你的感覺自己摸索長期堅持。
兒童感覺統合訓練主要是由心理專家測查和診斷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程度和智力發展水平,然後制定訓練課程,通過一些特殊研製的器具,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參與,一般經過1~3個月的訓練,就可以取得明顯的效果,孩子的學習成績、邏輯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動作協調能力、人際關係、飲食和睡眠、情緒等方面均有令人滿意的提高和改善。
一位兒童心理衛生研究專家認為,先行一步的美國、日本等地從70年代就興起的“遊戲治療法”,不打針不吃藥,對糾正與治療感覺統合失調症頗有效。比如用獨木橋幫助孩子找到“平衡統合能力”;用滑板梯幫助孩子找回“觸覺統合能力”。這些對於治療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極為有益。
此外,家長還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孩子走出孤獨,讓孩子在與人交往與溝通中,刺激、調整與強化自己的各類感覺統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不要用溺愛或者不信任的目光包辦孩子的一切,只要可能,孩子的事就讓孩子自己去做。
因為這樣,孩子不僅樂意、有積極性,而且也在其中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質。比如,孩子在吃“零食”時,家長就可以通過“零食”向孩子發問,讓孩子與外界事物、季節、地理等產生“聯想”;同樣,在孩子“玩耍”時,家長也可以這麼做。
因為,“想象”正是孩子的感覺與外部事物進行碰撞的中介物,其中產生的“火花”就是新的信息、新的刺激。長此以往,就可以使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